十殿阎罗听我宣
字体: 16 + -

第七十章 论道(下)

    王母娘娘一言既出,虽然说得十分尖锐,却不乏几分道理。毕竟仙神不同于先天之灵,他们是凡人因修道而成,倘若以人的生老病死为天道的话,修仙从一开始就已经是逆天道而行了。

    镇元子方要反唇相讥,吴常却抬起手阻止了他。他整整袍袖,向前几步走到老君面前坐下,微笑道:“既然如此,请老君先说吧。”

    太上老君深深地看了吴常一眼,仿佛从未见过这位大司命一般。然后他深深吸了一口气,闭目凝神,头上三道清气笼罩全身,开口道:“上善者莫如水。请大司命以水论道。”

    镇元子闻言,顿时愤愤不平起来:谁都知道太上老君最早悟道便是在河水之畔,看到河水将坚硬的岩石冲刷得圆润、光滑,由此走上柔以胜刚的大道,最终修成正果。此乃太上老君的修身大道,倘若与他论此道,便是径直走入彀中去了。

    菩提老祖亦有些发愁,他微微蹙起眉头。在这个话题里,只怕他也没有完全的把握可以胜过太上老君。

    吴常听得太上老君出此问题,心下略略一想:倘若以“柔弱胜刚强”的说法,那不过是重复太上老君证道的逻辑,无论说的多好,都是佐证了太上老君的大道,因此这是一个有输无赢的局面。

    既然如此,要想胜过太上老君,只有一种办法:跳出整个的思维逻辑。

    水是什么?

    太上老君得道之时,曾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是说水能够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争利。但他没有更向前推进一步。

    “水是万物之源。”吴常微微一笑,开口答道。

    这句话虽然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简直就是前世随处可见的公益广告语。但在这个世界中,无论是仙神还是佛祖,都没有明确地体悟到“水是万物之源”的道理。

    此言一出,迦叶手中的舍利子光芒大盛。此时不仅是太上老君,就连周围的迦叶、菩提老祖、镇元子、太乙真人也都陷入沉思。唯有王母娘娘并不思索此事:她所证大道实属偏门旁支,与天地大道无关。

    吴常没有更多加解释,便开口问道:“如今我请问老君。以天下人之利,而损一人之利,其合天道否?”

    这虽然没有直说孙悟空之事,但众人都心知肚明吴常的所指。

    老君沉声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命神秘而不可测,仙神与凡人相近,所能做的都不过是在不可测的天命之中努力求存。倘若损一人而可利千万人,则吾愿担此因果!”

    他所言铿锵,面容庄严,言下有一种近乎壮烈的意味。

    迦叶手中的舍利子微微放光,喻示着老君的回答依旧是符合大道的。太乙真人与王母娘娘见了,也都微微松了口气——看来他们所作之事尚未违悖大道,按道理来说,那便是可以为之的了。

    吴常微微一笑,他并没有认为这一个问题能够说明什么。他没有给老君说话的机会,继续问道:“既然如此,倘若损二人而可利千万人,则又如何说?”

    老君闻言一愣,这句话与前一句没有太大差距,不过一人换做二人罢了。他觉得似乎有什么不对,但此时无暇细想,只得硬着头皮回答道:“二人与千万人相较,则千万人之性命为我所向。”

    吴常不给他喘息的机会,目光灼灼,直视太上老君道:“既如此,损三人而利千万人,老君其往乎?”

    太上老君张口结舌地看着吴常。他此时才明白吴常的意思:倘若他回答可以,则吴常会不断攀升前面这个数字。牺牲一个人可以,那么牺牲两个人呢?牺牲十个人、一百个人、一千个人呢?

    到底哪一个数字会让人必须停下来说“不可以”,又为什么会停在那个数字上?

    老君看着吴常清澈的眼神,口中微微长叹道:“不可。”

    他说出这两个字的时候,仿佛重若千钧,眉心竟然微微裂开一条黑色的缝隙,那是证道不稳、差点走火入魔的迹象!

    迦叶手中的舍利子光芒微微抖动了一下,然后彻底熄灭了。

    王母娘娘没有想到吴常居然一句话便将死了局面,但方才众人已经说好,论道以赢者为准,她也不能当面反悔。何况方才吴常的一番询问,竟能让太上老君这样的大修为者差点道心不稳、走火入魔,这更令王母娘娘对这位不知深浅的大司命充满了忌惮。

    吴常静静地看向面色青白的老君,慢慢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损一物,便是损万物;杀一人,便是杀众生。”

    老君闻言,微微点头。他头顶上的清气笼罩住全身,很快将他眉心的裂隙抚平。

    “大司命,受教了。”太上老君站起身,竟躬身向吴常行了一个大礼,而吴常亦坦然坐着接受了。

    太上老君说完话,眉心的裂隙如同水波一般倏然散去,他的身上不由自主地散发出一种大道的韵律,就连迦叶手中的舍利子也似乎感受到了什么,微微散发出闪烁的光芒。

    “咦,这是?”太乙真人惊讶地看着太上老君的变化,只见太上老君沉思已罢,大笑三声道:“好!好!好!”

    “大道补缺?”王母娘娘低声道,脸上现出惊愕的神情。

    要知道,没有任何一个修道之人的所修之道是完美无缺的,正因如此,无论是仙还是神,都会有无数的规矩条约约束自己,性差踏错,则有走火入魔的可能。

    而越是大道趋于圆满的仙神,便越可以逍遥世间,不以规矩为意。

    然而修道越近乎圆满,变越难以精进。向太上老君这样的修为,几乎已是数千年来无有进益了,而他亦已是天庭中实际的大道之尊。

    然而吴常此时区区一席话,便能令太上老君有所体悟,并且弥补自己的大道之缺,简直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太上老君笑完,向众人一拱手道:“今日所悟,都拜大司命所赐。孙悟空一事,正是我有所蒙蔽,转错了念头。我回兜率宫去也。”

    迦叶点点头,他将手心握起,半空中那个金色的“*”字顿时消失,太上老君亦不再多言,竟扔下太乙真人、王母娘娘,兀自驾云头而去了。

    不过众人皆知,太上老君这一去,必然是去兜率宫中闭关修行;不补全大道,稳固根基,便不会出关。

    王母娘娘此时面色颓败,她心知大势已去,便也只得草草行礼,急忙随太上老君驾云头而起,生怕再遭到镇元子的奚落。

    倒是太乙真人留步下来,随众人走下花果山,方才在水帘洞门口各自行礼:迦叶驾祥云回西方灵山复命,太乙真人向东回洞府,镇元子回五庄观。

    菩提老祖见众人都散去,复又向水帘洞中唤出孙悟空来,命他向吴常行礼,自己道:“多谢大司命相助。”

    吴常微笑点点头道:“此事不足论。不过我却有一事,想请老祖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