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第一女侠传奇
字体: 16 + -

43 曼城山水一色新(千花千叶指5)

    且说倪大爷等徒拿起砍刀便不顾一切地向问昕砍来,砍刀耍的呼呼有风,问昕倏然闪避,脚踏刀尖,腾身而起,纤腰一摆,便避开砍刀,裙尾如花朵般绽放,往院墙墙顶一踏,便飞立在了墙头,冷冷地看着阿五。

    阿五手中耳环轻摇,对着问昕的脸蛋比了比,只觉问昕立在墙头上,身姿笔挺,神貌动人,那耳环虽离问昕远,但对着问昕的脸边,只见那红点下银丝流苏飘动,给问昕的雪白的脸做陪衬,也是很令人心旷神怡的。

    阿五乃心头一动,出口调戏,“你这般美貌,手上功夫又一般,哪里像是会偷东西的人,我瞧这耳环定是你的定情信物,我偏要强占了,你又如何?”

    问昕愠怒,双手一抬,便一道掌风打了过去,阿五却是打累了,只就地一滚,便猛蹿到屋子后头,跳墙离开了。

    阿五想着这女子武功颇高,自己怎能打得过,又不甘将耳环给她,只好先躲一阵了。

    总之,这个阿五,一向是走为上计的。

    问昕素来嫉恶如仇,哪里容他逃走,当即飞身掠去,这已经是小巷子的尽头了,屋子之后,便是一条长河,那河水颇为浑浊,且散发着淡淡的臭味与粪味,问昕立在河侧,风将味道吹来,问昕内力不曾收回,那股臭味几乎一下子伴随着内力运行而吸收到丹田处,问昕只觉肠胃翻转,几乎呕吐出来。

    阿五却攀在高树顶上,因他换了一身灰布衣,这高树枝叶繁盛,树干灰白色,树干之内有个小洞,却颇能承负人的重量,阿五坐在那高高的横出的树干的小洞之内,双腿盘着,干净好看的双手扒在树干上往下看,只见问昕捂着嘴,几乎吐出来,忍不住发笑:“原来这小美人儿,竟然如此爱干净。”

    阿五将手中耳环举起来看了看,心道:“倪老大他们这种混迹市井的,从不嫌弃这里的脏臭,这个小美人儿却如此嫌弃,可见她果真是高贵出身的女子,这女子的皮肤又那样白皙,怎么可能是在江湖里头刀头舔血的人呢,既然不是,那她如此看重这耳环,可见这真的是她定情信物了.。”

    阿五举起手,轻轻拍了拍自己的脑袋,在心里骂道:“梅老五啊,梅老五,你自诩是个文偷,不偷穷人,不偷可怜人,不偷伤心人,只偷有钱人九牛上的一毫毛,怎么,你今日一偷,却偷了人家的好姻缘呢!”

    阿五又低头看去,见问昕到处打量,又沿着河道寻找,便想:“这个女子虽然有武功在身,但是却身姿纤细,看起来,颇为娇柔,她的情人怎么放心她独自出来呢?她的情人不陪伴她,竟然还叫她离家出走,这怎么是孝道呢?可见她的情人只是玩玩她罢了,对她并无怜香惜玉之情,梅老五今日便是偷了这定情信物,也是一桩好事!”

    梅老五如此自思,便觉得心头微微畅快,又趴在树上,见问昕远远去了,身姿如一个粉线般悠悠远去。

    梅老五便从树上一纵而下,欲跟着问昕,却转念一想,自思道:“那女子功力甚好,我要是跟过去,难免被她发现,如果被发现了,那又该当如何?”

    梅老五如此作想,便一直在树上等着,直待到问昕远去,方才从树上一跃而下,他小时候就是翻墙越户的贼人,又承袭了他老爹翻窗爬户的本事,长大后也没有停止修炼,故而这一跃而下,也不觉得惊心,跳下树后,梅老五便直接越过了自己住的大院子,往街市上走了,完全不曾注意到,院子里,倪大爷他们已经被人劫走了。

    问昕一路追寻梅老五,一直走到了市集,却也不曾追到,心中却不甘作罢,毕竟那副耳环是琴娘的。

    问昕心里想着晚上再折回去,杀他们个措手不及。

    如此想着,心下略略宽心,便继续往前走去。

    孟安府有一样美食,是孟安特产,名叫仁义须。

    问昕之前下过山的师兄妹们,也曾与她说过,故而问昕,对仁义须,颇感好奇,便想寻一个高档客栈,进去点份仁义须尝尝。

    但想起自己身上没有多少银子了,便先向这条街上的银庄分号走去了。

    这大端朝一向轻赋薄役,经济繁荣。

    故而商人到处可见,银庄分号也到处可见。

    行走江湖,第一重要是讲江湖义气,也就是品德,第二重要便是有个强大的师门,第三重要便是自己能耐高。但有这些都算不得什么,最最重要的,便是有钱。

    所谓一文钱难倒英雄好汉。

    没有钱,纵然你武功盖世,剑气横行,最后也还是饿死的份。

    自从慧帝登基,江湖便受整治,官兵驻守各个辖区,不容江湖人肆意横行。

    整个天下分成了千府百城十州,这些都是朝廷管辖范围,江湖势力胆敢在这些范围自建分舵,自行其是,自然是要被官兵打散,但是在这平坦的千府百城十州之外,便是山峰山岛了。

    这些山峰山岛为江湖人所霸占,或者占山为匪,或者占山开宗立派,自成宗门,或者开山建立分舵,效忠朝廷,为朝廷打探各种消息,还有的,便是做江湖与朝廷之间的桥梁,如每年朝廷册封的某某剑宗师,某某刀王,朝廷给江湖面子,江湖也不会蠢到不给朝廷面子。但凡在对外的扩张掠夺,需要江湖人出一份力的,那自然是义不容辞,或者朝廷需要一点半点江湖人留意捉拿某个乱臣贼子的,武林盟主也会下江湖追杀令,将捉拿的逆臣送给朝廷。

    江湖,看起来是个刀光剑影,开宗立派,抢夺弟子与武功秘籍的地方,实则内外都讲究一种平衡。

    特别是在金钱方面。

    江湖人,最实在,朝廷还有为万世开太平的广大追求,而江湖大部分人,除了追求武功秘籍,追求成为一代宗师,一代侠者之外。

    大部分江湖人,不过是普通的朝野之臣,为了吃香喝辣而已。

    在金钱方面,江湖与朝廷有种特别的契约。

    所以,在千府百城十州的辖区之内,分布了各种钱庄。

    这些钱庄,不仅仅管理着普通商人的金银来往,还管理着江湖某些门派的金银。

    譬如归于派,宗门在南方,难道弟子北上,还要带大把盘缠在身吗?那样会引起山中匪盗的嫉妒,也会挑起各个门派的争端,一旦杀人见血,朝廷也对于插手与否有一番权衡,所以,武林盟主早与慧帝有约,各个辖区都设立银庄,可供江湖人使用。

    南方弟子一路北上,可直接从银庄里头支使银两,银两凭据双方拿住,等到年底,再一次性还清,或者,各门派,先放些银两在银庄里,弟子需要,便直接取。

    而银庄是江湖门派一同出银子建的,因在朝廷辖区,也受朝廷管辖,更受江湖规矩限制,所以不必担忧言而无信。

    像天山嫡系,每年都会往银庄主动送十万两,支系象征性地出几万两,所以,在金钱方面,江湖中人,也是只知天山嫡系,不知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