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仙侠影
字体: 16 + -

第429章 陕州攻破守将战死

    护国军见安平王回来了,一个个大喜,欢欣鼓舞。李杰关怀了一翻士兵的身体状况,立即带领士兵赶往城内。

    延安府守将得知安平王来了,忙出城迎接。李杰寒暄了几句,带领士兵进城休整,前往守将府邸下榻。

    随即,派出探子打探二十万护国军、淮西兵、蒙古兵撤退的位置。

    同时,李杰写了几封文书,盖上“天下兵马大元帅”帅印,命人八百里加急送往福建路“神勇侯”沈天霸,京西南路“武信侯”罗景龙,淮南西路“武安侯”方天傲,命他们即刻出兵攻打山西。

    而“苏州侯”岳飞云远在苏州,李杰也就没有调派他手上的十万兵马。

    有罗景龙、方天傲、沈天霸这三十万大军,也足够剿灭南宁王、逍遥王六十五万大军了。

    当罗景龙、方天傲、沈天霸三人,一接到李杰的军令,三个人刻不容缓,立即带兵开拔火速赶往山西。

    护国军、蒙古兵、淮西兵撤退的位置,李杰也打探清楚了,他们已经撤出了平阳府,退到了黄河以东的潞安府。

    李杰下了一道军令,让他们休整兵马就地补充兵力等待命令。

    同时又给淮西侯赵葵下了军令,命他领兵出征讨伐逍遥王,与全子才五万淮西兵会师。

    李杰调动兵马,很快就奏报到了朝廷。一时间,满朝文武人心惶惶,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是听说逍遥王谋反,南宁王也参与了。

    可事情的真假,却是扑朔迷离,谁也弄不清楚具体的。最主要的还是,朝廷并未收到安平王的奏报,一切消息都是外面传闻,丞相奏报。

    还有消息传闻,安平王在山西被逍遥王、南宁王打的节节败退,伤亡惨重。如今安平王已经撤出了山西,退到了陕南的延安府去了。

    如今,神勇侯、武安侯、武信侯已经发兵增援,大战一触即发,必定造成生灵涂炭,百姓流离失所。

    宋理宗早就接到了安平王奏报,逍遥王私自招兵买马谋反的文书,以及犯下种种罪名的证据。

    只不过,没有在朝廷上公布,也只是跟丞相商量过个中细节。

    如今就连南宁王也参与谋反,外面传闻说的有鼻子有眼,而逍遥王也奏了文书给宋理宗,说李杰自视功高谋反。南宁王也奏报了文书到朝廷,整顿朝纲清君侧,诛杀李杰。

    孰是孰非,一时间宋理宗不好判断到底该相信谁。眼下山西、山东发生兵变,罗景龙、方天傲、沈天霸出兵那是不争的事实。

    宋理宗与大臣们商议过后,下了三道圣旨,分别发给安平王、逍遥王、南宁王,命他们罢兵归朝,有什么事回到朝廷上说清楚,以免兵连祸结生灵涂炭。

    可是,逍遥王、南宁王接到圣旨的时候,已经出兵南下渡过黄河攻打陕州。对于皇上的圣旨,他们直接无视了。

    李杰攻打逍遥王,擒拿过王妃,他们铁了心要诛杀李杰,否则难解心头之恨。

    要不然,这口怨气没法出。

    而李杰接到圣旨的时候,原本打算赶回朝廷面圣,可探子来报,逍遥王、南宁王已经渡过黄河攻打陕州。

    李杰大吃一惊,当即回复传旨的官员:“刘大人,请转告皇上,军情紧急,将在外君命难从。如今逍遥王、南宁王起兵谋反,倘若本王不赶去阻止,陕州一旦失手,河南必定难保。那时,逍遥王、南宁王的大军长驱直入,临安危已。”

    官员拱手道:“安平王,您的话下官一定转告皇上。可是,安平王有没有想过,这样一来您便是抗旨。更何况,朝廷议论纷纷,逍遥王、南宁王又说您谋反。安平王要是执意出兵,将来就算打败了南宁王、逍遥王,恐怕对于安平王也是不利,他们毕竟是皇室宗亲。”

    李杰拱手道:“多谢刘大人良言相告。孰是孰非,无需争辩。我李杰忠于职守,其他的不重要。将来,即使皇上要降罪于我,我也无话可说。”

    刘大人长叹了一口气,拱手道 :“安平王保重,下官告辞。”

    李杰命人送刘大人出府,随即询问探子沈天霸、罗景龙、方天傲三路大军到了哪里。

    探子一一回报三路大军行军路线,以及所在位置。此刻,他们都赶到了荥阳,距离陕州只有数百里了。

    李杰当即下令,让他们火速增援陕州,阻击南宁王、逍遥王南下,同时又传令给潞安府的护国军、蒙古兵、淮西兵,命他们火速南下,从背后袭击南宁王、逍遥王的六十五万大军。

    而李杰也带领着八千护国军离开了延安府,赶往陕州与大军会师。

    此刻,六十五万大军将陕州围的水泄不通,南宁王下令攻城已经一个时辰了,那守将急的大汗淋漓,援军再不来,城门就守不住了。

    随着“嘭”的一声巨响,城门被撞开了,山东兵、山西兵鱼贯而入。城门一破,没多久陕州便失守,守将战死。

    逍遥王、南宁王率领大军进城,百姓们纷纷躲避,谁也不敢逗留在大街上。

    逍遥王向百姓们说明来意,安平王李杰谋反,他身为皇叔起兵整顿朝纲,清君侧,绝不骚扰百姓。

    然而,不知道从哪里传来一声叫喊:“安平王剿灭反贼,灭了金国中兴大宋,怎么可能谋反?”

    又有人说:“我们安居乐业,你既然是皇叔,为何要攻打我们陕州?”

    逍遥王四下扫视了一翻,却看不见说话的人,大喝道:“是谁在说话?站出来。”

    无人回应。

    这时,探子来报,一百里外发现六路大军正朝陕州赶来。不日就会兵临城下。

    南宁王心里一惊,追问道:“来了多少兵马,是谁领兵?”

    探子说:“回南宁王,前来的兵马有神勇侯沈天霸,武安侯方天傲,武信侯罗景龙,以及淮西侯赵葵,护国军、蒙古兵等,共六十万兵马。”

    南宁王再次追问:“护国军中可有李杰?”

    探子说:“并未发现李杰,帅旗写的是张,是护国军总兵张满光挂帅。”

    逍遥王皱了下眉:“想不到他们来的这么快,李杰竟然调来了罗景龙、沈天霸、方天傲三人,他们都是征战多年的老将,不可小觑。”

    南宁王轻点了下头:“皇叔的担忧不无道理。那沈天霸天生神力,两个八面鎏金锤互撞无人能敌。在战场上,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乃是天下第一猛人。”

    南宁王又说,“那方天傲、罗景龙也是勇冠三军,百万军中能取上将首级。这三个人绝对不能轻敌,否则必定付出惨痛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