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仙侠影
字体: 16 + -

第423章 大破反军背水一战

    逍遥王损失五名大将,士气大减,他深知李杰武功高强,单打独斗根本没人是他的对手。再这么打下去,所有的将军都会被他斩于马下。

    如今,士气大减,出兵更是大大的不利。逍遥王正打算收兵,改日再战。

    然而,王妃却说:“我去会会他。”说话的同时,她已经催马上前了。

    逍遥王大急:“快回来……回来!”王妃已经冲了上前,喊不回来了。

    李杰见来人是个女将军,那银甲银光闪闪,穿在她的身上英姿飒爽。这反而让他想起了昔日剿灭反贼杨飞白、史弥远时,与他一同披甲上阵杀敌的亲人韩紫云、水月、蓝彩蝶、李雪。

    他收了“龙头湛金枪”立在地上,不禁问道:“你是谁?通名报姓,战场上本王不杀女流!”

    王妃狠狠瞪着李杰,疾言厉色道:“我与你有不共戴天的仇,我就是杨天雪,今日我就要杀了你为杨家堡惨死的人报仇雪恨。”

    李杰淡淡说:“原来你就是杨天雪,逍遥王的王妃。”冷笑了一下,又说:“你二十岁就离开了杨家堡,这三十多年你根本就不知道你大哥杨天赐,二哥杨天在,三哥杨天宇做过什么事,他们死有余辜。”

    “住口!”杨天雪怒火攻心,显得很激动:“我杨家堡武林第一世家威震武林,都是因为你和水月那个贱人毁了我杨家堡。”

    李杰火冒三丈:“岂有此理。本王念及杨家堡昔日的名声,一直在保全你们杨家堡在武林中的地位。可你们杨家堡的人,不思进取竟然变本加厉。杨飞白为了称霸武林,加入神宗祸害武林,野心勃勃又图谋不轨造反,比起杨天赐有过之而无不及。”

    李杰又说:“杨天赐、杨天在、杨天宇三人更是禽兽不如,前往水月山庄做客,灌醉水玉书,竟然对他的妻子图谋不轨,害怕事情暴露,不但杀了水玉书,还火烧水月山庄,多少人葬身火海你知不知道?”

    杨天雪嗤之以鼻:“你胡说。我大哥义薄云天,二哥侠肝义胆,三哥一言九鼎,人尽皆知,你休要血口喷人污蔑他们。”

    李杰斥道:“事实胜于雄辩,你若不信大可去问杨飞飞。不过,你和逍遥王起兵造反,只有死路一条。倘若你们肯放下武器不动刀兵,本王保你们不死,否则,今日就是你们的死期!”

    “休要猖狂,谁死还不一定呢!”杨天雪怒不可遏,立即催马上前,挥舞着双剑攻击李杰。

    “本王有心饶你不死,既然你一心寻死,那就休怪本王枪下无情!”李杰杀气腾腾,扬起“龙头湛金枪”去挡扬天雪的剑。

    “铛铛”两声脆响,杨天雪双手中的两把剑撞击在“龙头湛金枪”上面,整个身子都往后仰,她只觉得虎口吃痛手臂发麻。

    心中暗暗叫苦,怎么也没有想到,李杰随便一击竟然有如此大的威力,他的内力简直就是深不可测。

    正当杨天雪要坐直身子的时候,猛然看见那金光闪闪的湛金枪扫了过来,她吓的满脸煞白,忙一跃而起躲避。

    一击不中,李杰立即跳了起来,凌空一个翻转,手中的湛金枪砸向杨天雪,她吓的冷汗直冒,李杰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根本来不及躲避。

    “嘭”的一声闷响,接着“啊”的一声大叫,随即“噗嗤”一声,那一枪砸在她的胸口,杨天雪喷出一大口血来,最后“噗通”一声掉落在地上。

    李杰坐落在马鞍上面“呼”的一声,“龙头湛金枪”顶在了杨天雪的咽喉。立即有两个士兵跑了过来,李杰喝道:“绑起来!”

    两个士兵押着杨天雪后退,拿绳子五花大绑。

    逍遥王看的满脸诧异,想救都来不及。眼见王妃被活捉了,他怒火攻心下了军令:“全军出击!”

    士兵们喊杀震天,如潮水般冲了过来。

    李杰一挥手里的“龙头湛金枪”,大喝一声:“杀!”

    蒙古兵早就按耐不住了,安平王一声令下,一个个嗷嗷叫,提着长矛冲了上前,与反军交战在一起。

    李杰挥舞着湛金枪左手横扫,一挥就是十几个士兵死在他的枪下,只是一眨眼间,杀出一条血路来,地上躺满了反军尸体。

    张满光、何天傲率领护国军赶了过来,左右夹击反军。士兵立即禀报逍遥王,他立即意识到遭了伏击,三十万大军遭遇左右夹击,正面交战的又是李杰亲军蒙古兵,这仗没法打了,再打下去必定会被包围,三十万大军得全军覆没。

    逍遥王立即下令撤兵,退回军营。可又有士兵来报,后方出现了数万大军包抄,已经无路可退。

    逍遥王满脸诧异,前后左右都被攻击,三十万大军已经陷入包围圈了,得赶紧突围,要不然要被全歼。

    他立即下令从左侧突围,内心清楚的意识到,没有一个统兵的帅才,这仗根本没法打,李杰的战术用的太绝了,竟然轻而易举的包围了三十万大军。

    经过一翻拼命厮杀,逍遥王多次突围都失败了。看着四周全是自己士兵的尸体,他绝望了,护国军、蒙古兵、淮西兵个个勇猛无比。

    三十万大军被打的军心涣散溃不成军,兵败如山倒。连续激战了三天三夜,就被歼灭十来万兵马。

    骤然间,逍遥王剩下的兵马被护国军、蒙古兵、淮西兵二十五万大军重重包围,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圆圈,将逍遥王的兵马困在里面。

    而此时,双方兵马都是异常的疲惫不堪,人困马乏腹中饥饿难忍。眼看着三军将士站都站不稳,李杰心疼将士们的身体,更珍惜他们的生命。

    此刻,逍遥王的兵马只不过是困兽之斗,再打下去只会徒增伤亡。

    李杰下令停止厮杀,催马上前喊道:“逍遥王,投降吧,你再抵抗只会徒增更多的杀戮。”

    逍遥王面如死灰,仰天长啸了起来:“本王宁可战死,绝不投降!”

    李杰轻摇了下头,高喊道:“将士们,你们再追随逍遥王谋反,只有死路一条。只要你们放下武器投降,本王保证既往不咎。”

    一连喊了三遍,逍遥王的士兵一个个面面相觑拿不定主意。李杰下令:“弓箭手准备!”

    登时,三军弓箭手立即拉弓搭箭涌到了前面,等待安平王下令放箭。

    李杰疾言厉色道:“我是大宋天下兵马大元帅,安平王李杰,逍遥王谋反居心叵测,你们追随逍遥王造反,只有死路一条,本王保证,投降不杀!”

    话音刚落,三军将士立即高喊了起来:“投降不杀……投降不杀……”

    三军将士呐喊震天,逍遥王的兵马早已军心涣散,此刻更是躁动不安,纷纷交头接耳议论了起来。

    逍遥王见军心不稳,立即高喊:“投降者杀无赦,只有战死的军人,本王军中没有投降的军人。将士们,要死我们一起死,要生一起生,誓死不降。”

    话音刚落,将军们立即高喊了起来:“要死一起死,要生一起生,誓死不降。”

    军心涣散的士兵,瞬间被逍遥王以及将军们的呐喊感染了,纷纷举起手里的兵器高喊:“要死一起死,要生一起生,誓死不降!”

    李杰见逍遥王军心大震,士气高昂了起来,而他又不想徒增杀怒,长叹了一口气,下了军令:“撤兵。”

    何天傲满脸诧异:“王爷,他们已经被我们团团围住,为何要撤兵?”

    李杰没有解释,再次强调:“传令,撤兵。”

    何天傲不再多言,应了声:“是。”立即高喊撤兵。

    李杰又对逍遥王说:“逍遥王,本王暂时退兵一百里,希望你能迷途知返,否则,本王他日再来,绝不留情。”

    逍遥王深知李杰用兵如神,此刻他有意留情,又退兵了,见好就收并不答话。

    将士们得到休整,逍遥王并未作罢,他利用机会修书给感情至深的侄子南宁王。书信中痛斥李杰以权谋私,拥兵自重,赵家天下岌岌可危。

    如今,身在自己的封地,竟然遭到安平王李杰攻打,是可忍孰不可忍,就连王妃也被抓了去,皇家颜面扫地。他希望南宁王就算不念及叔侄情义,也得顾及赵家颜面出兵相助。

    当远在山东济南的南宁王接到叔叔的书信时,整个人都震惊了。一拳砸在桌子上,怒不可遏:“李杰实在是欺人太甚,丝毫不把我们皇室宗亲放在眼里。”

    随即,又对信使说:“回去告诉王叔,本王即刻发兵攻打李杰,让我王叔从正面进攻,与我前后夹击。”

    “是。多谢南宁王,小的立即回去禀报我家王爷。”信使感激涕零,立即离开了。

    南宁王离开王府,径直来到了军营校场点兵点将。他这个王,比起逍遥王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逍遥王虽然也是裂土封王,那只不过是徒有虚名而已,并无实权。可南宁王不同,昔日李杰收复失地之后,宋理宗便将山东封给了南宁王,他除了没有先斩后奏的权利,手上的权利大着呢。

    在山东,南宁王就是实至名归的“王”,拥有招兵买马的特权,就连担任天下兵马大元帅的李杰,都没有权利调动他的兵马。

    一旦发生战争,李杰也只能给他下军令文书派遣出兵,听派不听调。

    南宁王手中的兵权是独立的,昔日更是参加过北伐战争,麾下战将如云,都是立过赫赫战功的。灭了金国之后,宋理宗便将山东封给了南宁王,作为他的封地。

    这些年,南宁王在山东一直在招兵买马,从未停止过训练自己的兵马。他有雄心壮志,为的就是有朝一日,一旦上了战场,五十万大军能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保卫大宋国土,不再受到任何人的欺负。

    如今,自家叔叔被一个外姓王欺负,他岂能咽下这口气。李杰简直就是自视甚高,目中无人,丝毫不把他们皇室宗亲放在眼里。

    南宁王对于李杰用兵,这些年深入研究学习过,不敢说了如指掌,他有自信掌握了十之八九。更是深知李杰用兵出神入化,要教训他就得出奇兵,否则很难取胜。

    一来到校场,他便点了三十万精锐之师,兵发六路每路五万大军进军平阳府,袭击李杰的二十五万兵马。

    这一招他是从李杰那学来的,化整为零,形成合围之势,瞬间就能实现包围全歼敌军。如今,他用来对付李杰。

    而剩下的二十万兵马也没闲着,南宁王可不打没有把握的仗。更何况他的敌人是李杰,昔日北伐六年,大小战争不下三百次,从未有过败绩。

    面对如此强大的对手,他得未雨绸缪,做好最坏的打算。那二十万兵力,全都开拔进军黄河边上驻扎。

    一旦前方战事吃紧,后方二十万兵力可以随时支援,不至于惨败。

    南宁王五十万大军,参战的兵力有三十万,再加上他叔叔逍遥王还有二十万兵力,总共有五十万大军,后方还有二十万大军支援,他信心倍增,一定能一举歼灭李杰的二十五万兵马。

    一旦开战,即使李杰要调其他地方驻扎的兵力过来支援,南宁王相信,远水救不了近火。围歼只要在极短的时间内结束战争,胜利就是属于他的。

    这场战争必须速战速决,绝对不能跟李杰打持久战,否则形势会对他不利,天知道李杰会有什么奇谋妙计出现,战场上瞬息万变,输不起。

    大军一开拔,南宁王就给麾下的将军们下了死命令,火速行军,携带五天的水和干粮,三天内必须渡过黄河赶到平阳府。

    当晚三更吃干粮填饱肚子,四更时分对护国军、蒙古兵、淮西兵发起突袭,贻误战机者,斩。

    将军们接了军令,带领着士兵加急行军渡黄河。谁都清楚,这是死命令,南宁王置之死地而后生,背水一战。

    一旦不能在两天内结束战斗,打成持久战,不用打,三十万大军就是饿都会饿死。

    可是,将军们又哪里知道,在他们的后方还有二十万大军随时支援。南宁王这么做,只不过是要前方三十万将士们下必死的决心,你不以命相博,那就只有死路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