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刀词剑
字体: 16 + -

第三十五章·通知

    三更锣声过,夜已深。

    赵屺点着灯,静静地坐在刑捕司的衙门里,翻阅白龙寺一案的卷轴。这案子已经查了一月有余,但还是没什么进展。上面给的压力很大,白龙寺方面虽然没有催促,但赵屺知道他们已经暗中自己派人调查。

    其实这案子一直悬停不动,并不是没有线索。相反,赵屺在一个月之前就已经查到是谁做的。可是,领他苦恼的是,嫌疑人不见了踪迹。

    一个月前,白龙寺和姜家村同时事发,那一夜,云州城中暗潮涌动。得知《大佛经》失窃以后,赵屺第一个怀疑的就是李诲。因为他在那一夜之前的一个月就和李诲打过交道,当时李诲向他透露了关于白龙寺的信息。那时他没有在意,但之后他自然就想起了李诲。

    可惜,他带李诲去白龙寺查证,洗清了李诲的嫌疑。在那之后,赵屺也曾监视李诲一段时间。可是,李诲除了每天连连武,照顾姜人秋就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调查一度进入僵局。

    后来,是姜家村的案子给了他方向。他手下的黄牌神捕调查姜家村与上月寨的案件时,发现上月寨的人全部消失,一个不剩,只留下空荡荡的山寨。

    赵屺发现了不对的地方。

    上月寨是个刑捕司都不好处理的毒瘤。每次查办,不是没有十足的证据,就是被随便找个顶缸的人替死。朝廷想要剿匪又因为错综复杂的地势,每次只能缉捕一些外围成员,根本没法让其伤筋动骨。

    可这样一个帮派,这样一伙人,竟然一夜之间全部消失不见?

    赵屺可不相信是因为姜家村的事情。别说他们只杀了姜人秋家的三口人,就算他们屠了全村,也只需要找几个顶罪的,然后在刑捕司把案子交给普通县衙后上下打点一番,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但这一次,他们为什么全部躲起来了?

    这伙欺软怕硬的恶人,躲起来的唯一原因只能是他们害怕了。

    害怕什么?

    显然不是姜家村的案子,说句不好听的,这个案子连赵屺都不怎么在乎,更别说那帮活土匪。

    只要稍稍联想一下,就能发现,能让上月寨害怕的,只会是《大佛经》的案子。

    白龙寺的和尚与朝廷与刑捕司不同。

    朝廷剿匪那是小打小闹做做样子,上头的达官贵人每天连国家大事都处理不好,哪有心思剿匪,只是给百姓一个心安而已。

    而白龙寺不同。

    丢了《大佛经》,那帮僧人就真敢拼命,那是不死不休的局面。对于白龙寺的人来讲,信仰比性命更加重要。《大佛经》放在玄地都是上乘佛法,更别说是在大梁。这部佛经,可以说是白龙寺的根基所在。

    上月寨的人要是被查到有一丁点儿的关系,那就将永无宁日。所以他们才会选择躲避,毕竟他们只是土匪山贼,纵然几个当家是能对垒玄牌的高手,但他们可能面对的是武人院。那里的僧人,都是深得白龙寺真传。

    就比如慧真和尚,那疯魔棍法,连赵屺都要避让三分。

    如此一来,案子就十分明了。

    上月寨的人盗取了《大佛经》想要和什么人交易,在此之前为了躲避白龙寺的追查,整个帮派销声匿迹。

    然而,赵屺知道了真相也无济于事,因为刑捕司也查不到上月寨的行踪。他甚至都怀疑这帮人会不会藏身在云州城中,可云州城每日来来往往流动人口无数,上月寨的核心从来没有露过面,除了已经死了的四当家,其他的连副画像都没有。

    “唉······”赵屺叹了口气,有种有力无处使的感觉。

    这一个月以来,他们抓了无数疑似上月寨帮众的人。可这些被放出了走动的,根本不会知道他们的藏匿地点在哪里。这就是个无解的死结。

    “笃笃笃”

    敲门声响起,赵屺微微皱眉。子时已过,衙门里除了几个留守当值的兄弟,就没有别人了。

    “进来。”

    门应声打开。

    外面走进来一个身穿黄色捕快服的黄牌捕快。

    赵屺抬抬眼,显得有些意外:“小陈?有什么事?”

    “头儿,外面有个人说要见你。”小陈表情看起来怪怪的,“他······他还······”

    “支支吾吾地说什么呢?到底是谁?”赵屺见小陈结结巴巴的样子,气不打一处来。

    “不认识,他带着一个漂亮的女子还拿着一个穿夜行衣的人,说是来交罪犯。”小陈总觉得来人有些奇怪,但赵屺问起,他也只好如实作答。

    “嗯?”赵屺楞了一下,“带过来。”

    “是。”

    赵屺的房间距离刑捕司的大门并不远,没过多久,小陈就带着三个人来到了门前。

    “李诲?”赵屺疑惑,不知道大半夜的李诲来找他干嘛。确定排除嫌疑之后,他已经很久没有关注过这个性格古怪的人。

    李诲旁边的人赵屺也认识,是姜人秋,姜家村村正一家唯一活着的人。

    “难道是来给姜家村报案的?”赵屺猜测,但很快又被推翻。时间都过去了一个月,这时候报案完全没有道理。

    “赵捕头,好久不见。”李诲打了声招呼。

    “你来干什么?”赵屺看着李诲吊儿郎当的样子,觉得自己实在是不擅长对付这样的人。

    “说了,送罪犯。”李诲说着,把手里抓着的采花贼丢在地上,“喏,采花贼。”

    “采花贼?”赵屺挑眉,严肃的脸上出现怪异的神色,“从哪抓的?”

    “家里啊,我可没那么闲,大晚上的出门抓贼。”李诲耸肩,一脸淡然。

    “你家?”

    “我家啊。”李诲很自然地回答,没看出赵屺怪异的脸色,也没听出他语气里的古怪。

    一旁的姜人秋倒是听出了赵屺的话里有话,脸色变得有些不自然,皱起眉头,看起来并不高兴。

    “你家有女人吗?”赵屺问道。

    这下李诲听出了赵屺的意思,立马摆下脸色,说到:“你瞧瞧这说的是人话吗?赵捕头,这你都要怀疑我?怎么?瞧不起我们家小姜的脸?我告诉你,也就是我,要是换了你和姜人秋住一个月,你连你媳妇都不记得了!”

    “我没有媳妇。”面对李诲的挤兑,赵屺显得很淡定,嘴上不饶人的人他见多了,李诲还排不上号。

    “哦……”听到这句话,李诲气焰一消,露出了怜悯的眼神,“对不起……”

    “嗯?”赵屺不明白李诲为什么露出这样的神色,更不知道他为什么道歉。

    “头儿,这是这个月第四个了。”一旁的小陈突然搭话。

    “四个?”赵屺皱皱眉头,这种采花时间一般轮不到他管,顶多最后汇报到他这里由他审阅,“怎么回事。”

    “是方守节,陛下大赦天下,他也被放了出来。当年他的传说流传很广,所以多了很多模仿的犯人。”小陈低声说,又些尴尬,毕竟这是刑捕司职责。

    “多多注意。”赵屺不满地说,在外人面前,他算是丢了大脸。

    “咳咳,赵捕头,先别管淫贼的事。我还有个消息,你要不要听?”李诲手扶着门框,露出神秘的微笑。

    赵屺却是不屑:“你能有什么消息?少来诓我。”

    “哦?我可是听说白龙寺一案,赵捕头十分着急啊?”李诲玩味笑笑。

    “你说什么!?”赵屺提高了声调,表情一下子凝重起来。

    “我说……白龙寺的案子,赵捕头有没有兴趣?”李诲微微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