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之运朝天下
字体: 16 + -

第十章 水陆大会

    话说李世民将劫云带离长安后,李承乾便传令让广场上的人有续撤离,让军队负责维护场面,严令任何人不得作乱,以防发生混乱,等到大家都撤离了以后,李承乾才和一众皇朝高层离开,李承乾对魏征道:“魏大人,本宫不放心父皇安危,承乾欲拜托魏大人照看一下皇宫,我要去寻找父皇,”

    魏征听后连忙道“太子万万不可,皇上离开前让太子监国,处理国中一切大小事物,这是皇上对太子殿下的嘱托,望太子殿下不要辜负了皇上的信任,”

    李承乾听后幡然醒悟,连忙对魏征道:“多谢魏大人提醒,本宫受教了,但本宫实在是担心父皇的安危,方才没了方寸,现在确是不知该如何是好,”

    李承乾平静了一下后看着龙一道:“龙一,本宫现在命令你,亲率御龙卫,找到皇上的渡劫之地,为皇上护发,皇上渡劫之地,方圆百里,任何人不得靠近,违者,杀无赦,”太子说这话的时候,可谓是杀气腾腾,杀机外露。

    龙一听后,跪地领命道:“谨遵太子命令”随后点齐御龙卫,快速的冲出长安,龙一太头看了一下劫云去的方向,率着御龙卫飞速而去。

    御龙卫来到李世民渡劫的山脚下,让九千将这里围住,自己也率领一千御龙卫进去查看,见里面没任何的生灵后,也没有什么潜伏的危机,龙一便率领众人回到山脚,驻守在这里,所有人都望着天空中黑压压的劫云,虽然相隔很远,但还是感觉到劫云传来的阵阵威压,仿佛将要灭世一般,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生不起抵抗的念头,心想,自己将来也许也会有这一天,到那时,自己也不会屈服的便各自一边驻守,一边观摩李世民渡劫,当看到李世民冲入劫云后,他们都是一阵的佩服,这得需要勇气,大无畏大毅力,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的决心,方能如此,整个御龙卫都震惊了。

    他们没有轻举妄动,更没有出声,他们怕打扰到李世民,他们就那样静静的看着,直到李世民一口吞了劫云所化的雷池,他们又一次震惊。

    山脚下的事,当然逃不过李世民的神识,李世民炼化了雷池之后,一闪身,便出现在龙一的面前,此时的李世民看上去英姿飒爽,在他成为天仙的那一刻,他的容貌便开始变得年轻起来,在天下人面前恢复到了他二十几岁时的模样,看得天下人羡慕不已,这是生命层次的升华,甚至还有的人打趣说:“现在的皇上真的成了万岁爷了,”

    龙一看着李世民到来,连忙参拜,李世民让龙一起来问道:“龙一,你和御龙卫怎么会来到这里啊”

    龙一听后道:“回禀皇上,是太子殿下担心你的安危,才特地让属下带领御龙卫前来为皇上护法。本来太子殿下想要来,不过被魏征大人被,太子殿下不能来,要处理国家大事,还说这是皇上安排的,”

    李世民听后心中一暖,被人关心的感觉真好,从李承乾派来的是御龙卫,李世民就知道,李承乾真的是担心他的安危。李世民道:“召集御龙卫,跟朕回宫。”

    随后,李世民带着整个御龙卫往长安而去。

    皇宫朝会大殿,李承乾正在听着殿下的汇报,正在说着大法师玄奘的事。

    魏征道:“启禀太子殿下,今日清晨,陈玄奘大师在化生寺聚集一千二百高僧,诵经作法,此乃陛下为曾经魂游地府时许下的诺言,也是陛下昭告天下的大事,如今陛下不在,臣以为,太子殿下当代表陛下进行封赏,并代表陛下前往化生寺,一来可以彰显我大唐的威仪,二来可以提现出我大唐皇朝对水陆大会的重视,”

    李承乾听后道:“魏大人所言极是,只是本宫现在也不知道该如何封赏,还请诸位大人提点一二,本宫现在就着人拟旨,不知诸位觉得该封陈玄奘法师什么呢?”

    群臣听后,都在说该封什么,说什么的都有,最后李承乾道:“本宫觉得了,就带替父皇封陈玄奘左僧纲、右僧纲、天下大阐都僧纲之职,待父皇归来,本宫自会向父皇禀明。”

    很快一道圣旨便拟好了,李承乾盖上大唐的圣旨官印,着人带上圣旨,仪仗威仪威慑四方,和一众群臣前往化生寺。

    化生寺内,陈玄奘正在和一众高僧诵经念佛,樊音阵阵不绝于耳,佛陀罗汉凭空显影,庄严善目,使人听闻,仿佛灵魂得到了升华,洗尽一切烦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有一种想要放下一切,皈依佛祖的想法,而冤魂厉鬼听闻,洗尽怨气戾气,不再面目狰狞,双手合十,一起诵读南无我弥陀佛,佛光尽显,宝相庄严。

    李承乾带着群臣进入化生寺后,侍卫高喝道:“太子殿下道”。一众僧人听后,纷纷给李承乾让出一条道来,他们虽然说是因为李世民聚集起来做法会的。但谁也不敢小视当今的朝廷,想想前一天,李世民只是拜一个天地,那些天庭的土地山神河神的下场。

    李承乾走上高台后,陈玄奘对李承乾行了一个佛礼道:“贫僧陈玄奘,参见太子殿下,”

    李承乾随和道:“玄奘大师,不必多礼,父皇因有要事,抽不开身,本宫大替父皇前来礼佛,以表父皇替天下无辜妄死苍生感谢大法师以及众位大师的劳苦,”

    李承乾说罢:“侍卫从一僧人手中接过香烛,对着化生寺拜了一拜,”

    李承乾刚拜了第一拜,化生寺的佛相突然剧烈的摇动起来,在瑶瑶晃晃中,佛相居然则过了身,避过了李承乾的一拜,李承乾代要下拜,一旁的一个高僧连忙道:“太子殿下,能够屈尊一拜,我佛一感受到了太子殿下以及陛下的诚意,太子殿下身份尊崇,切不可再拜。”

    太子身边的大臣们也是一脸的愕然,以前的太子可没有这等威势,自从上了封神榜以后,就连这化生寺的佛相都差点承受不了太子的一拜,连他们这些上榜之人,都明显感觉到了,武者对于武道的领悟没有以前那么艰难了,文者更加容易地孕养出胸中浩然正气了。他们也曾听闻天庭好像也有一个封神榜,可不是听说封神榜上榜之人终生修为不得存进,封神榜不悔而上榜之人不死吗?

    其实这两个封神榜的差别简直就是一个天这个地,玉皇大帝掌握的那个封神榜是束缚和封印别人的真灵,是神道,让受封之人为其驱使,上了封神榜之人,不要想着什么出工不出力,那样只要玉帝灭了其真灵,那么便会死得不能再死,而为天庭战死了,则需要玉帝同意使用其信仰之力,才能让其真灵重塑肉身,所以天庭众神仙会偶尔下界除一些为祸人间的小妖,比如地仙之流天仙之流的妖修,收集信仰,但他们不会传给下界之人任何修炼之法,因为只有弱者才会有信仰,信仰才会纯粹,强者奉行的准则也是强者为尊,我命由我不由天,众神们为了信仰,唯一的选择是,让弱者更弱。

    而李世民手中的封神榜,所封的不是真灵,而是天地业位,所封之人,不但不会被限制修为,而且还会受到天地业位的加持,修炼速度是别人的十几倍,就拿现场大唐皇朝来说,李世民乃是大唐皇朝的创立者,享有下位的天地业位,修炼速度是别人的二十倍,而朝中的那些一品大员则享有软位的天地业位,修炼速度是别人的十倍左右,而,而皇后乃是一朝之凤尊,母仪天下,享有同李世民一样的二十倍速度,不过还是软位,太子有十五倍的修炼速度,当然,这些都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实际情况还是会受很多因素影响的,比如修习功法的优劣,天地灵气的浓度,自身的财力等。

    话说李承乾听了那高僧的话后,便不再拜了,随即让跟随自己的太监宣读圣旨。

    太监拿出圣旨道:“陈玄奘接旨,”

    陈玄奘双手合十,道了一声“偶弥陀佛”才跪地道:“贫僧陈玄奘接旨,”

    太监将圣旨打开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大德高僧陈玄奘,主持水陆大会有功,特赐你左僧纲、右僧纲、天下大阐都僧纲之职”宣读完毕,太监将手中的圣旨交给陈玄奘,陈玄奘双手接过圣旨,道了一声谢皇上隆恩,陈玄奘虽然自由再出家,但生在大唐这个皇权至高无上的大唐,抗旨就是大逆不道,抗旨就是满门抄斩。这点常识他还是知道的。

    李承乾用过素斋后,带着群臣回宫去了。

    而李世民回到皇宫后,没有告诉任何人,只是让龙一按日常驻守,抓紧修炼,自己则是直接去了后宫,自从他散去后宫佳丽三千后,后宫就变得冷清起来。

    这一章少点字,在这里和各位书友们说声对不起,下一章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