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地看守所
字体: 16 + -

501人物篇之撩子郭海涛

和海涛在一个号子共同度过了15天,从那个想和我聊几句案情的初识到我转号到502的那份不舍,一直到我出狱时路过501时的羡慕与祝福,我从心里对这个悲哀的杀人犯有了很深刻的印象。

    郭海涛是75年的,比我大两岁,从开始管我叫哥,到后来随着四哥等一些人都喊“律师”。我从和他的接触中发现他是个理想主义者,他把兄弟情看的比他的命都重要,从90年代的打打杀杀到21世纪的义气千秋,他始终认为只要有哥们、有朋友,那就是千金散尽还复来。多年的江湖生活和他的性格把他的家庭弄的一塌糊涂,媳妇和他离了婚,孩子放到了老母亲家里........我印象中当初和xc董x一批的混子团伙,到了2004年后都销声匿迹,他们其中大多数人的生活状况都不尽如人意,我想可能是大哥的思维和做事方式脱离了社会的发展步伐,发展到后期整个团伙或在缺少金钱的支撑下,团伙部分成员为了谋于生计而各奔东西,进而使整个组织支离破碎,最终土崩瓦解。

    在我和海涛相处的半个月里,我自始至终都没从法律的角度上帮过他什么,不是我不想帮,是我不能实话实说。因为我知道,他可能觉得以“蓄意杀人”给他定罪实在是难以接受,他主观上一直就觉得他不是杀人犯,更何况他也没真的杀死人(他前妻后来经过抢救生还,三刀并未命中要害),而他也一直以为“故意杀人”比“蓄意杀人”要重。单从我掌握的法律知识来看,故意杀人罪分为故意和蓄意,他的情节据他本人我也认为构不成蓄意,因为他去找他前妻的时候并没有杀人的动机,但可能就是因为他揣了把刀子而把整个案件的性质改变了。

    至今依稀记得我们的一次谈话。

    “律师,我快下起诉了,我想过不了多久就该上庭了。”重案犯最渴望开庭,同时也是最惧怕开庭的一类人。

    “没事,伸头缩头早晚挨这一刀。”我那时的语言真的容易让人产生歧义。

    “你是说,我这......”他果然理解为必死无疑。

    “哎~,我是说,早晚不都得开庭?人又没死,法律都是以最终结果来确定量刑轻重的。”我只能尽量的以他听不懂看起来专业的语言让他确信我说的是真的。

    “哦,那你觉得我这事能判几下(一下就是十年)?”他目光充满期望。

    “还几下?你那点事,最多1下。”我想能让他放宽心一天是一天吧。

    “不能吧?我都没听说蓄意杀人的还有低过一下半的。”他说的并不一定是听别人说的,他只是在怀疑我说话的真实性。

    “那就一下半吧,你说的对,我想没准开庭的时候,法官心情不好,直接判死你,反正你这蓄意杀人就是蓄谋已久的杀人行为毙了也正常。”我半真半假的说。

    “呵呵,律师,你别吓唬我,我这破事最多也就一下,我都知道。”他终于露出了笑容。

    “我说的是真的。”我继续开出良方。

    “好,好,你说的是真的,我信。我死了做鬼把你老婆领走。”他终于相信了我编造的善意的谎言。

    “草。”

    ..........

    (此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