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鳞飞龙传
字体: 16 + -

第一百六十八章 八方风雨问来人

    初夏的早晨仍然有些凉意,金銮殿前的御林军士兵,睫毛上都挂着露珠,却依然个个挺直了身子,目不斜视,一只手,紧紧握着腰间的佩刀------这便是这个时代权力的象征。

    强权即正义,这是这个年代很多人都信奉的真理;他们却往往忘记了,强中更有强中手的道理-----你能用强权战胜别人,总会有更强的人,用更加强大的权力战胜你。

    金銮殿之内,早朝正在进行,在讨论了一般性事务之后,按照多少年来约定俗成的规矩,太上皇便退朝,只因朝廷的“廷推”大会,即将召开。

    九五之尊,却不能参加“廷推”,就连旁听的资格都不能有,这也是规矩-----在和平时期,一个高级官员,不经廷推进入内阁,或者担任尚书.侍郎.总督.巡抚这样的要职,不是光荣,而是耻辱。

    于是金銮殿上,暂时有臣无君,一场惊心动魄的“廷推”,即将展开。

    众臣行礼如仪,恭送太上皇退朝之后,站立在大殿之外,密密麻麻的四品以下官员也都自觉的散朝而去-----他们的级别本来就很低,连进入金銮宝殿的机会都没有,只能站在大殿之外的品级台上,充当无聊的看客,连宫殿里面说什么都听不到,更不用说,参与朝廷至关重要的廷推大事了。

    闲人离场,正事登台。

    内阁首辅大学士徐谦环视众臣,昂然说道:“列位臣工,今日我等按照规矩,举行廷推大会,公议朝廷各项三品以上官员人选。老臣蒙众位同僚信任,草拟了一份拟提拔大臣名单,现在请大家传阅,然后畅所欲言,共议人选。”

    说完这些冠冕堂皇的废话,徐谦便从袖子当中取出了一份名单,在大臣们手中传来传去,足足看了半个时辰,方才重新回到了徐谦手中。

    群臣窃窃私语,他们都知道,按照过去几年的惯例,接下来徐谦就会说,各位还有无别的人选?众臣便会异口同声说没有,然后分别发言,将名单上的十几个人隆重表扬一番,无论多肉麻的话也都要讲出来,简直就像嘴里抹了蜜一般;等到他们夸够了,就进行表决。

    这场表决,当然也是形式上的,除了被推举者自己礼貌性谦让性的“反对”之外,其他所有的人都赞成,最后形成结果:所有的人选都获得通过,太上皇接到奏报之后,按照惯例,必须一律批准。

    很多大臣,甚至连名单都没有看清,人名都没有记住,就稀里糊涂的表示赞成,心里只想着表决完毕,快点回家吃早饭。

    这些名单是不必较真的,只因为它是徐谦提出来的-----没有人敢不给徐谦面子,除非他真的不想在这朝堂之上继续混下去了。

    而朝廷内外,很多人更是崇拜徐谦到了盲从的地步:“救国老书生,济世徐

    宰相”的所有决定,一定都是不会错的。

    果然,徐谦拿着名单,再次用威严的目光环视众人,慢慢说道:“列位臣工!各位都已经看过了名单,看来对老夫所提名人选,应该没有什么大的意见------但正所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老臣选人,难免也会有不到之处,还请各位大人不吝赐教,以匡过失。现在按照规矩,老臣要连问各位大人三声:还有没有其他人选?”

    一声底气十足的问话说出,却并没有人回答,金銮宝殿上鸦雀无声。

    “还有没有其他人选?”徐谦威严的声音在大殿当中回荡,什么叫不怒自威,什么叫威风凛凛,什么叫大义凛然,现在都有了最好的解释。

    依旧没有人回答,只有金銮宝殿之外御林军的大旗,在风中呼呼做响。

    “还有没有……”徐谦第三次问道,这也是朝廷的规矩,他必须要说的话,如果这第三次问话还是没有人回答,那么他的这份名单,就会变成现实。

    徐谦很自信,他不相信有人敢公开挑战,他,堂堂徐谦的权威------他已经是本朝历史上最有名的宰相,匡扶社稷,两立皇帝,威震天下,万民称颂,谁敢不服?!

    “微臣有其他人选!!”忽听一人,沉声而出。

    众臣无不大惊失色!!!

    所有的人都明白,这时候提出不同意见,就等于当庭扫了徐谦的面子-----什么人这样大胆?!

    赫然竟是,内阁次辅大学士,李乾!

    徐谦看着李乾,这个自己唯一看走眼的人,微微一笑,道:“李大人,请问你对老夫提名的哪一个职务有不同人选?”

    李乾微笑,向徐谦轻轻一揖,慢慢说道:“回禀老大人,本官对所有的职务,都有不同的人选-----这是我的名单!”

    他从袖子当中取出了一份名单,双手捧着,躬身献给徐谦,态度极其恭敬,徐谦却分明感到,他递过来的,是一把锋利的刀------他丰富的政治阅历告诉自己,他和李乾两人之间的交锋,迟早都会发生,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竟会来的这样早,而且是在这样看起来“无关紧要”的问题上。

    徐谦并没有伸手接这份名单,他环视大殿之内的形形色色的文武官员,冷笑道:“李大人何必着急,你这份名单一定煞费苦心,老夫就先不看了------你们谁先看一看?”

    这一句话问出来,满堂文武,竟然没有一个人敢接话的!!

    更不用说,有谁敢大着胆子,伸手接过这份名单来了!!

    李乾双手捧着名单,却根本“卖”不出去,不由得浑身颤抖,一时之间,好不尴尬-----他脸上的冷汗都慢慢出来了。

    “各位臣工!!!这是朝廷的规矩,你们竟敢看都不看?!”忽听一个雄壮的声音从人们身后传来,声

    震大殿,嗡嗡作响------底气如此充足,此人绝对是一个武功高手。

    于是所有的人都震惊的回头观看,却见四个太监,缓缓推动了一辆木轮车子,吱吱呀呀的从大殿的后门走了出来-----竟是从后宫方向!!

    车子上面,却坐着一个壮硕的汉子,年约四十余岁,体重不下两百斤,他的一条腿弯曲成一个奇特的形状,脸上却带着自信的微笑,自信的穿过人群,来到了朝堂中央-----此时,这里更是像一场风暴的暴风眼,谁都不知道,这一场新的风暴,会给整个朝廷,会给在场的每个人,带来些什么。

    汉子微笑着,“坐在”当朝的两位风云人物中间,脸上神色,丝毫也不受这样的气氛影响------这是一个见惯了尸山血海的大将,如此文人之间的小小睚眦,他还真的看不进眼睛里去。

    “参见两位大人!”汉子拱手,在车子上微微向徐谦和李乾点了一下头,就已经算是见礼了-----他有这个资格,他本来就与徐谦.李乾两人品级相当;这些年他一直闲居府中,坐看朝廷上的风云人物起起伏伏,正所谓不知有汉,何论魏晋------徐谦和李乾的威望再高,也对他没有丝毫威力。

    “驸马辛苦!”徐谦和李乾同时说道,也同时向他拱了拱手;李乾忽然发现,此时徐谦的嘴角不由自主的跳动了两下-----这就说明,徐谦失算了,他绝对没有算到太上皇会使出这个杀手锏,这个不请自来的怪客,身份着实特殊。

    原来这个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当朝皇太后的女婿,益阳公主的丈夫,太上皇和皇帝的姐夫,小侯爷孙道志的父亲,前任京营总管大将军,一等经武侯孙堂!!

    孙堂微笑道:“两位大人,好久不见!!数年以来,孙某身有残疾,有碍观瞻,所以向来不参加大朝会;但近日屡受太上皇责骂,说我不以国事为重,简直不配做皇亲国戚------孙某无奈,今日只好硬着头皮赶来上朝,却还是迟到了------这不,刚刚又被叫进宫去,被皇太后她老人家狠狠训斥了一顿,所以此时才来参会,请各位大人宽恕孙某迟到之罪!”

    金銮殿内的众人听了,面面相觑,甚至触目惊心-----他们都不傻,更何况孙堂的弦外之音,便是傻子也听得出来。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孙堂看似粗俗,只是一介赳赳武夫,实际上他却极其精明。

    刚才他的那一番东拉西扯,看似杂乱无章,实际上却条理清晰,更是暗藏杀机:他已经向所有人公开表明,从现在开始,自己正式复出,参与朝政;而且他的背后,有太上皇和皇太后明确的支持,还有数量众多的皇亲国戚,都在他这一边。

    徐谦脸上表情丝毫也

    没有变,心里面却突然间倒海翻江------他是何等精明的心思,片刻便已经知道,这一定是太上皇知道了自己昨晚与众人“夜议名单”之后,采取的反击措施,而且孙堂和李乾,一定是二龙出水,相互策应-------若非处心积虑,李乾仓促之间,又何以拿得出如此完整的名单?为何孙堂早不出来,晚不出来,李乾的名单无人“欣赏”,他便这样及时的出现了?

    孙堂将那份名单拿在手里,妆模作样,大大咧咧的看了一遍,便大笑道:“好!!!李大人果然善于选材!!!这些都是朝廷经纶满腹之臣,素有民声,若能提拔,必能成为朝廷股肱之臣------你们大家看看,都看看!”

    这一位强力人物的突然接入,顿时改变了朝堂的局势,名单开始在大臣们之间传阅,大臣们看了名单,竟然不时发出了叹息声----不得不说,这实在是一份迟到的名单。

    名单上面列举的人物,大多数人确实比徐谦的名单上的人选要好一些--------对徐谦来说,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打脸呀。

    其实,这些人的才干,徐谦又怎么会不知道-------整个朝廷的大事小情,都在他的眼睛里--------但因为“非我族类”,这些人一向与徐谦的派系没什么牵扯,不是徐谦的“自己人”,所以迟迟得不到提拔。

    李乾是何等心思,早就煞费苦心,将这样的人一一挑选罗列出来,伺机而动,专抓徐谦的漏洞-------好深沉的心机,好可怕的能力!!

    徐谦冷笑,道:“各位大人,既然两份名单诸位都已经传阅,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个职务,一个职务的讨论吧。”

    这一句话出口,大臣们不禁在心中连连叫苦------十几个人选一一讨论下来,怕是要到下午了,午饭是吃不成了。

    更重要的是,所有的人都已经看出来,今天的廷推,实际上是一场较量------是否推翻徐谦权威的较量。

    但他们已经别无选择,漫长的讨论开始了……

    ---------------------------------------------------------------------------------------------------------------------------------------------------------------------------------------------------------------------------------------------------------------

    ---

    “姜青阳这厮,叫爷爷这么早就来开会,开会之后,料理了几件芝麻绿豆大的事情,没说几句屁话就散帐了!!!这个龟孙子,让老子来回跑上一百里地,真是猪鼻子插大葱------装什么洋象(相)!!”一个身着将军官服的人,一边在马上飞驰,一边连声埋怨道,身后的二十多个亲兵只是笑,这正是丘八本色,见事不骂娘,简直就不能算当兵的了。

    他叫童大洲,是京营最有战斗力的主力部队-------勇毅军的主将,更是徐谦多年来刻意培养的亲信。可以这样说,他的部队,就是徐谦盘踞在京师郊外的一只利爪,这些年来,徐谦不停的向这支部队投入资金,增加人才,就是要让这支部队,在关键时刻,发挥关键性的作用。

    太上皇集团发动夺门之变的时候,由于事发突然,情况不明,他的三万多精锐部队,当时也紧急动员起来,他的数十名探子,进入了京师侦察事态------当时只要徐谦有一个小小的纸条,他们就可以立刻杀入京师------无论是皇帝集团,还是太上皇集团,徐谦让他干掉谁,他就能干掉谁。

    可是徐谦没有发出这个纸条,他便按兵不动,京营大多数部队,居然也不约而同的跟随他,保持着中立------所以姜青阳,一共才动员了不到两万人马冲入京师,若非皇帝一派更加虚弱,夺门之变,根本不可能成功。

    童大洲这个人为人忠诚,但似乎有些气量不足-------就因为他的部队没有参加夺门之变,太上皇颁发的封赏,他的部队都没有份儿------最后还是徐谦替他向太上皇争取,才得到了些许封赏。

    童大洲对此颇为不满,常常在军营发牢骚,这些话当然会被锦衣卫的卧底听到,传到太上皇耳朵里,“手握重兵,胸怀怨望”,这是太上皇这个九五之尊绝对不能容忍的,更何况,夺门之变的时候,这位老兄也曾经“坐观成败,首鼠两端”,两条死罪加一块,太上皇早晚是必然要对他下手的-----不过先要迈过徐谦这一道关卡,更要防止,童大洲手下的三万精兵会起兵谋反-----京师只有咫尺之遥,以他们的战斗力,打下京师并不困难。

    不带兵的人永远也不知道,军队对他们的主将是何等的服从------童大洲的兵,一向只认他和徐谦的命令,姜青阳表面上威风凛凛,其实只是他们名义上的主帅罢了。

    所以还有一个人,必须要让童大洲死,这个人,正是姜青阳。

    童大洲骂的起劲儿,身后旗牌官笑道:“将军,这一路上您光顾着骂了,卑职也没缝插嘴,忘记了向您禀报一件事情。”

    “你个狗犊子玩意儿,有屁快放!!”童大洲笑骂道,这旗牌官

    也是徐谦派给他的,很是聪明伶俐,将来必然出人头地的------事实上,童大洲的部队,已经有很多军官,被徐谦提拔起来,派到其他部队任职,徐谦的用意不言自明-----恐怕再过五年时间,整个京营的所有部队,都将只认一个“徐”字了。

    “是,那卑职就放屁了:您在总管大人大帐里面开会的时候,我在外面等您,抽个空找到一个偏僻处撒尿,”那旗牌官笑道:“隐约听到旁观的一个帐篷里有人说话,好像说什么‘孙小侯爷带着人,一大早赶到勇毅军去了’------这个小侯爷,怕是又想打猎了吧?”

    “哎呀!!!”童大洲大叫一声,猛勒住马,身后众军官亲兵,吓得立刻乱七八糟,队形大乱,有两个还从马上掉了下来!!

    “将军,您……”旗牌官惊恐的看着童大洲,嗫嚅道:“难道孙小侯爷,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吗?那他又为何不通知您一声,自己就赶过去了?”

    童大洲努力让自己保持着冷静,他知道,这个节骨眼上,他绝对不能自乱阵脚,于是他努力挤出一个微笑,道:“太上皇终于对徐大人动手了;你们别忘了,今天是廷推之期,他们在朝堂上对付徐大人,在京营就来对付我-------我日他妈妈的,姜青阳跟我玩了一着调虎离山,把老子调到京营大帐,另外一边,孙道志这个小王八蛋,一定去接管咱们的部队了------快跟我走,咱们拐个弯儿,去找虎威军的宋大成,离这里很近,只有二十里!!他是我的结拜兄弟,也是徐大人的心腹,咱们带着虎威军回军营,就不怕那个小王八蛋翻天了!!”

    “孙小侯爷,不,小王八蛋不过是一个纨绔子弟,他又怎么可能夺您的兵权?”旗牌官莫名其妙,众人却都跟上了童大洲的马匹,他们拐了个弯儿,正在冲向虎威军的军营方向。

    “你们不知道,咱们的老底子就是孙堂孙侯爷的部队,我的八个副将,有六个都是孙堂的结拜兄弟------孙道志如果拿着圣旨,到现场只要一番话,这些人就会反水的!!”童大洲满脸大汗,然后讲出了他这辈子唯一一句埋怨徐谦的话来:“都怪徐大人心慈手软,我早就劝他除掉这些人……”

    他的话戛然而止,因为两边的树林里,突然射出了成百上千的箭镞!!!

    童大洲震惊的看着自己身上,突然出现的几十支箭,他并没有感觉到疼痛------突然眼前一黑,便落下了马……

    他到死也不知道,埋伏在这里的,究竟是谁的人马,又为什么要杀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