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鳞飞龙传
字体: 16 + -

第一百四十三章 金銮宝殿廷争烈

    太和殿就在五六百步之前,太上皇却忽然举手,道:“停下。”

    姜青阳拱手道:“怎么,太上皇,您……”

    太上皇笑道:“就在这里等,放下龙椅!”

    姜青阳不解道:“等?等什么?”

    太上皇面色凝重,慢慢说道:“现在我们进太和殿,属于闯宫夺权,不合规矩;朕要等里面的文武大臣,主动出来迎接朕,这就是群臣拥立,千载青史,谁也说不出朕什么二话来!!”

    “太上皇圣明!”姜青阳点头,忽然道:“大家过来,将太上皇掩护住,不要让人看见龙驾所在!!”

    大军立刻从命,呼啦啦过来,里三层,外三层,将太上皇遮蔽在密密麻麻的人群当中,从外面看,根本无法看见坐在一把破旧龙椅之上的太上皇。

    -----------------------------------------------------------------------------------------------------------------------------------------------

    稍早之前,太和殿里。

    满朝文武高级官员,已经都到齐了,哪怕很多人身有疾病,却依然被家人搀扶,蹒跚到此;只因朝廷规矩森严,闻得景阳钟而不到者立斩!

    但几个关键人物却还是没有到,一个,是皇帝特旨不准参加一切朝廷典礼的前京营大将军孙堂,另外一个,是在京“闲居”的襄王,朝廷规矩,藩王非奉明诏,不得参加朝会,照此规矩,正在毓庆宫里学习的襄王世子也不能参加,尽管他的老师们,听到钟声个个都扔下他不管,跑过来参会。

    文武到齐,主角皇帝却迟迟未到,徐谦和周达各据大殿一方,身边围着心腹,彼此虎视眈眈。

    此时两人都在心里盘算着一会儿该如何辩论,徐谦想的是如何引经据典,如何得到百官呼应;周达想的却是如何逼皇上雷霆震怒,当场下令,不顾一切的拿下徐谦。

    只要君臣二人当场彻底翻了脸皮,那么大量的文武官员,就只能做一个二选一的抉择,是忠君,还是忠于徐谦!

    忠于徐谦,就意味着在千古史书上,留下骂名;就意味着,各地藩王,随时可以援引祖训,起兵勤王清君之侧,一旦藩王联军杀入京师,忠于徐谦的人,就一个也跑不了,个个都会以谋逆大罪,诛灭九族,满门抄斩!

    这是挑战徐谦权威的唯一方法!!

    侯龙波立在殿外,他的身份,只是一介草民,没资格进殿里去的,此时的他,内心焦急,颇有功亏一篑的感觉。

    徐谦和姜青阳重掌大权,他也搞倒了双龙会,本来事情看似很顺利,但他此时才意识到,整个行动都需要一个前

    提,便是皇帝仍然被蒙在鼓里。

    万没想到现在皇帝竟主动反击,敲响景阳钟,召集满朝文武,要与徐谦公开辩论,输赢形势,陡然而生变数!

    现在他只有一个翻盘的希望,便是遥远的南宫,他现在很是后悔,还不如让孙氏兄弟,直接杀进南宫,救出那太上皇来呢。

    现在京营群龙无首,将领们随时都会反水,何况姜青阳的伤他也亲眼看过,怕是连马都骑不上去了,这样的一个大将军,又真的能威慑住手下如狼似虎的众将领吗?!

    这可如何是好?!

    半个时辰过去了,皇帝竟然还未上殿!!

    众文武面面相觑,个个直冒冷汗,这恐怕是他们这辈子最艰难的时刻了。

    突然,金殿后面传来太监们一声慌乱的公鸭嗓子大喊:“不好了,不好了,皇上晕过去了!!”

    文武官员,登时大乱!!

    便要一齐冲向后宫,去见皇上!

    徐谦大喝道:“哪个敢动?!”

    众人立刻被他镇住,不敢动身,周达回过头来,恶狠狠的向徐谦喊道:“徐大人,你到底是何居心,你竟要阻止百官探视皇上吗?!”

    徐谦冷笑,道:“正是!朝廷规矩在此,外官非奉诏不入后宫,你们,竟是要强行闯宫吗?!”

    周达道:“凡事从权,皇帝晕厥,岂有诏命?!”

    徐谦大怒道:“朝廷章典法度,乃太祖太宗明诏所颁,岂能从权?!今天老夫倒是要看看,有谁敢硬闯后宫?!”

    周达冷笑一声,只一努嘴,三个手下亲信官员立刻冲出殿门,冲向后宫,却马上被三个守门太监手执利剑,当场砍翻!!

    太监们武功虽差,对付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却实在是容易得很。

    一个太监随后走进殿中,大喊道:“老奴是后宫总管太监高国忠,祖宗规矩,外官不奉诏不得擅入后宫,违令者以谋逆论处!谁还敢动?!”

    现在轮到徐谦也惊讶万分了,高国忠,怎么会帮着他说话?!他不是太上皇的仇人吗?!

    高国忠过来,向徐谦躬身施礼,道:“启禀首辅大人,皇上突然昏厥,至今沉睡不醒;幸得万岁在昏厥之前,命令首辅大人即刻恢复职务,主持一切朝政!”

    徐谦躬身还礼,道:“微臣遵旨!”

    高国忠突然向徐谦使了一个眼色!!

    徐谦大惊,那眼神,分明是在暗示徐谦,皇帝已无亲政的能力!

    “等一等!”周达大喝道:“高公公,请问皇上亲笔旨意何在?!”

    高国忠大怒,道:“皇上昏厥,如何会有亲笔旨意?这是他的口谕!”

    周达道:“既无皇上亲手旨意,谁知道不是你这胆大包天的太监,假传圣旨?!”

    手下大臣,齐声大叫,这已经是命悬一线的较量,哪个还会退缩?!

    徐谦手下大臣,岂肯让步,立刻也吵成一团,金銮宝殿,骂声沸腾!

    突然之间,南宫方向,传来阵阵火铳响声,和巨大的厮杀之声!!

    大殿之内,人人变色!

    周达脸色立刻变得苍白,惊慌大叫道:“有人攻击南宫,想要劫持太上皇!!”

    他便向那御林军将领仇彬大喊道:“仇将军,你赶快带御林军前往镇压!!”

    那仇彬却似闻所未闻,一动也不动。

    周达大怒,声嘶力竭的喊道:“你赶紧去!!”

    仇彬这才拱手回答道:“周大人,您只是内阁次辅,按规矩无权调动御林军,请恕末将不能从命!”

    他竟理也不理周达,转向了徐谦,拱手道:“首辅大人,南宫生乱,请示大人,该如何处置?”

    徐谦闻得南宫厮杀声起,又马上联想到皇帝突然“昏厥”,他的心思何等迅捷,立刻就得出了判断。

    原来在他这个阴谋之外,有人策划了另外一个巨大的阴谋,竟将他,也蒙在鼓里!

    听那南宫传来的巨大厮杀之声,久经战阵的徐谦立刻便判断出来,进攻南宫之兵,没有一万,也有八千,而南宫内外,不过一二百锦衣卫看守,平日防御刺客还是可以,遇到如此规模的正规军,抵抗不了多久的。

    如果南宫内的锦衣卫,对太上皇下了死手,那对他也没有什么坏处,皇帝昏厥,太上皇死去,整个朝廷,当然还是是由他做主;如果太上皇没死,就必然出宫带着大军前往此地,自己是必须要带头拥戴的,拥立之功,自然不能便宜了别人,况且自己先前的所有行动,也都可以说是为了太上皇复位做铺垫。

    所以自己绝对不能与太上皇对抗,他这一瞬之间动了如此多的心思,别人哪里知道?

    徐谦稳了稳心神,便笑道:“仇将军,你可以带兵前往,但如果太上皇圣体无忧,便决不许和来人开战,以免伤及太上皇龙体!”

    “标下明白!”仇彬答应一声,带着手下离开金殿。

    周达指着徐谦的鼻子怒吼道:“徐谦!现在你还不让我等探视皇帝,是何居心?!还有没有半点忠义之心?!”

    徐谦大笑:“谁说老夫不让你等探视皇帝了?朝廷规矩,不能让文武官员入内宫探视,却未说不能将皇帝龙体抬到这里让我等探视!”

    众文武大惊,有人说道:“皇帝龙体有恙,岂能随意搬动?”

    徐谦旁边的李乾突然说道:“事态紧急,为平息谣言,也实在不得不如此了!太医院的人都进去,和太监们护送皇帝龙驾出来,到此金殿!”

    太医院的人负有呵护龙体职责,平日里都常出入宫禁的,自然不同于外官,也不待徐谦下令,便急匆匆和几个太监去了后宫,高国忠手中持着一柄长剑,守在大殿后门口上,文武官员,哪个敢上前半步?!

    不多时,只见几十个太监,抬着护卫着一架歩辇,皇帝瘫坐在上面,盖着锦被,双目紧

    闭,呼噜作响。

    众文武见此情景,立刻跪地,大声哭泣不止。

    徐谦看他现在这般模样,心中不免一阵凄凉,可是这又能怪谁呢?!

    几个太医手忙脚乱的为皇帝诊治,个个吓得颤抖不止,徐谦道:“你们尽管认真判断,实话实说,一切事情,都与你们无关!”

    那几个太医得了这话,方才敢大胆诊断,不多时,为首一人跪地哭道:“回禀首辅大人,皇上,皇上他……”

    “皇上他怎么了?!”徐谦大喊道。

    “皇上他恐怕是因为过于好内,导致内脏多处受损,刚刚又吐血过度,经脉阻塞,短时间内,无法醒转!”那太医道。

    众人无不大惊,徐谦居然也跌足叹道:“皇上昏厥,这可如何是好啊?!国家大事,如何处置?!”

    整个太和殿内,文武官员,交头接耳,乱嚷纷纷。

    李乾突然大喊一声:“都别吵了!!”

    这一嗓子还真管用,立刻鸦雀无声,也不能说是鸦雀无声,皇帝还瘫坐在步辇上,打着巨大的呼噜……

    李乾出列,环视在场众文武,慢慢说道:“诸位同僚,国不可一日无君,我等都是臣子,军国大事,必须得到诏准才可行事。下官觉得,下一步我们要商议的,就是皇帝龙体未愈之前,究竟由谁来监国听政!”

    一言而出,徐谦立刻就明白了很多事,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了!!

    这个李乾,平时总是置身于世外,暗地里,竟早与太上皇一党相互勾结,或者干脆说,他根本就是太上皇一党的核心!!

    太上皇外有李卓然,内有高国忠,又有孙家兄弟,孙小侯爷等忙碌奔走,没想到拿大主意的,竟是这个李乾!

    他立刻想起来,这个李乾,年轻时就与当时的太子,现在的太上皇是布衣好友!

    后来他竟高中状元,徐谦知道他的学问,尤其是他的书法,水平虽不低,却绝对算不得上品,无论如何也点不了状元的-----难不成是当时的太子暗中就做了手脚?!

    而最让徐谦后背生凉的是,那李乾后来做官政绩很好,很有官声,而真正让他名气大增的,居然是他担任御史期间,居然冒天下之大不韪,上奏折公开弹劾太子东宫过于奢华。

    这既是不顾友情,又是不顾储君颜面,但却的确说的是实话,当时的太子,的确过分铺张奢华,只是别人不敢说而已。

    当时的皇帝收到奏折后勃然大怒,直接把他下了锦衣卫狱。

    却引得朝中清流,群起相救,奏折如雪片一般飞进宫中。

    事情闹大之后,最后太子不得不上书自责,甚至亲自到锦衣卫狱里向他赔礼道歉,李乾后来被释放出狱,却也和太子形同陌路,再不相交。

    在他公正不阿,名满华夏的同时,几乎所有的官员都深信,等到太子继位,他便死定了。

    太子后来继位,当

    时担任地方巡抚的李乾被调入京城担任户部侍郎,后来老尚书致仕,他便接任尚书。

    照样谁的面子也不给,好多事情上敢跟皇帝叫板,惹得皇帝好几次朝堂大怒,却也没真正怎么样他。

    后来京师大战,李乾想尽办法筹措军资,保证了战争的胜利,廷推的时候,因为他政绩卓著,还因他与原来的皇帝有过节,所以顺利入阁。

    新皇帝对他十分信任,只因为他绝对不是太上皇支持者,朝廷清流也唯他马首是瞻,说句实话,他的威望,在朝廷已经仅次于徐谦。

    现在看来,这一切,竟都是他与太上皇演的双簧!

    最初的双簧,只是为了让李乾尽快晋升,更早的成为太子的得力臂膀,由于他有了弹劾太子的声望,晋升是很容易的事情;后来的双簧,却是更妙的一招,既能让李乾博取声名,又能让皇帝博取容人纳谏不计前嫌之名,更重要的,李乾实际上为皇帝担任着观察朝臣,刺探消息的角色;太上皇出征之前留他在京,实际上也是为了监视当今皇帝的!

    当今继位,他更受重用,暗中却与太上皇紧密联系,谋划了这样巨大的一个阴谋!

    这个局布的太长,太远,太深,远超徐谦的想象!!

    现在那姜青阳,不用问,已经投向了太上皇,现在领兵攻打南宫的,必是此人,别说他骑不了马,即便是爬,他也会爬到南宫去的。

    徐谦只恨,自己原来养的不是一条狗,而是一匹狼!

    事到如今,除了继续支持太上皇,他已别无选择。

    决心一下,徐谦便说道:“李大人所言不错,国不可一日无君,我等都是臣子,谁敢往圣旨上盖玉玺?!”

    一句话,便镇住了在在场的所有文武官员!

    是啊,现在皇帝不能理政,任凭内阁六部如何有才能,谁敢代替皇帝使用玉玺?

    李乾看到徐谦主动配合,便已实现了第一步,便严肃说道:“那么各位大人,认为究竟何人,该来做这个监国?”

    众文武面面相觑,谁也不肯先说话。

    突然,周达大声道:“襄王世子已经奉旨入宫读书,仪同皇太子,自然应该由他来做监国理政!”

    一言既出,一片哗然,两边人马,立刻又吵了起来!!

    徐谦大声咳嗽了几声,争论方才停止。

    徐谦看着周达,冷笑道:“周大人,谁告诉你襄王世子进宫读书,便是仪同皇太子了?”

    周达怒道:“皇上圣旨明发,天下皆知,独你徐大人不知吗?!”

    徐谦冷笑:“老夫只知,襄王世子只是入宫读书,别的一概不知!”

    李乾笑道:“首辅大人所言不错,皇上圣旨,内阁众人都已拜读,不知哪一句话,册封襄王世子为太子了?!”

    周达道:“难道本朝开国以来,还曾有过别的藩王世子入宫读书吗?”

    一句话便将众人问住了!

    徐谦和李乾,竟也回答不出。

    突见一人跃班而出,乃是现任翰林院学士湛生泰,正是状元出身,见过大场面的。

    只见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大声道:“徐谦,李乾,周达,你们三个,越俎代庖,竟敢擅自决定监国大位吗?!”

    他竟直呼内阁三位大学士姓名,声色俱厉,气势汹汹!

    这又大出众臣意料,三位内阁大学士,又是瞠目结舌,不能对答!

    因为从来没有人,敢如此对他们说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