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江湖,曾经少年
字体: 16 + -

序章

    护国战之后,新国二年。

    有一位身着粗布大褂的年轻人正行走在山间小道上,他神情淡然,眉目间有着不符合他年纪的成熟,像是看惯风霜的老者。

    天空已染上些许墨色,远方的乌云正向山上飘来,一场山雨将至。

    年轻人抬头,看了看天空,不由加快了脚步。

    忽然,年轻人的身形一顿,不再走下去。而是侧着脸,一双星目炯炯有神,冷冷地斜视后方的林中。

    “杂碎,还不滚出来!”

    年轻人声音之中带有怒意,不自主的让人感到心神一震。

    话音刚落,也不见林中有什么动静,只见原本寂静的山间小路的两端,已各站立着三人。

    而在山路两旁的树林之中,却还有几道绵长的气息。正在隐而不发,默默在暗中。

    年轻人嘴角上扬,似在冷笑,又似在嘲讽。

    山中本无风,但自这年轻人站立不动之后,不断的有风吹过。

    仅瞬间,山林中便狂风大作,树叶沙沙作响,而林中的落叶在这一刻随风而起。尚是晚夏,却如同寒秋,落木萧萧。

    那年轻人前后的六人,皆是一袭黑衣。默不作声,在这风刚刚拂过林间时,便动了起来,冲向那年轻人。

    人影闪动,刹那间便出现了六道残影,快如闪电。

    只是这风……却更快!

    年轻人一气提完,衣衫烈烈响动。但见他左手一探,似在与风握手。然后他左手向身后一拉,原本在他身后突进而至的三人身形凝滞,像是撞在了一道无形之墙上,寸步难行。

    同时年轻人右手成掌,向前一推。

    “轰”的一声,他前方十米的树木在这一掌之下,尽数毁坏随巨大的掌风向前飘去。而前方三人,皆半跪在原本的小路上。

    或许已不能称之为小路了,这一掌之威除将树木摧毁之外,还使这泥土山路下陷一膝之深,延至十米之外。

    那三人嘴角已经溢出鲜血,但他们却并未后退半步。只因他们的身前多了个人,那突然出现的人是一位鹤发童颜,精神灼烁的老者。

    站在四人之间,一身旧式长袍与白发丝毫不受这股风的影响。

    这老者,看着年轻人,笑道:“果真是英雄出少年,年纪轻轻便已有如此雄厚的内力修为。”

    “哼!”年轻人冷哼一声,左手一抖,那被风障拦住的三人只感到一阵难以抗拒的压力,便就此失去生机。

    老者将这看在眼里,但却仍是在笑,看向年轻人的眼里满是赞赏。

    但年轻人见到这种眼光却没来由的感到十分的厌恶。他开始不耐烦了,盯着老人开口道:“老家伙,你少用那种眼神看我,你还不配!”

    “哈哈哈”老人似乎心情不错,听了以后反而笑了起来。

    “不愧是陈家教出来的,虽是外姓人,却很有陈晋省的风范。”老人就像在看自家的晚辈,哪里还有一开始双方剑拔弩张的那种紧迫气氛。

    “你不配提我师父的名字!你不过是个叛国之人,你有什么资格评价我师父?”年轻人气势一下攀升,连那个老者在这一瞬间都有些动容。但听到那“叛国之人”四字时,老者的脸上有着不易察觉的没落之感。

    老者叹了口气,突然问道:“你可感到了隐于林中的那几道气息?”

    年轻人一愣,察觉到之前隐藏在林中的几道气息消失不见了,顿时神经紧绷起来,眼睛不离这突然出现的老者,似乎在等待他的下句。

    “我已经将他们都杀了,为小友省去了一些麻烦,又能防止偷听”老者轻描淡写地说道。

    年轻人听后在空气中嗅了嗅,的确闻到了来自林中的血腥味,然后他看向了老者身后的三个人。

    “小友放心,这三人已经被你的真气余波震聋,更说不出话来。”老者看出年轻人眼神中的询问,解释道。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直接取了他们的性命,留着有什么用”年轻人瞥向那三人,神色厌恶。

    “他们也是迫不得已才继续留下的,和我一样都有逼不得已必须一战的理由的。”老人无奈道。

    但年轻人的神色越发冰冷“放屁!是你一家的份量重还是一国的份量重?老子这些年的战争看多了你这种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满口的逼不得已,然后呢?对自己人下手的时候可曾想过他们也有家庭?”

    “你们,根本不配白剑仙用掉飞升的机会和生命换来的那两剑!”

    年轻人剑眉竖立,怒目而视。

    老者一直默默听着,他不想反驳也无力反驳。他的苦衷,只有自己能懂。

    “多说无益,我今日和你定有一战,若我战死……”老者看着眼前的年轻人“还请你能答应我一个请求”

    “说”年轻人道。

    “我的妻儿还在他们手中,我若是死了,我不求你能舍身去救她们母子,烦请你帮我带上一封信,交予她们”老者缓缓说道。

    年轻人沉默片刻才开口:“好”

    “多谢!”老者抱拳,躬身行礼。

    年轻人皱了皱剑眉,欲言又止,但终究没有说出口。

    重新站立的老者身体挺直,轻舒了口气。似乎再没了一身的担子,他睁开眼,满是战意。这一刻,他不在是被迫而战,而是为战而战!

    年轻人看着他认真道:“你可能会死!”

    “哈哈哈!活了甲子有余,已经活够了!”老人坦然笑道,心中彻底没了杂念,一身战意升至极致。

    年轻人面容严肃,一气自丹田提起充斥全身经脉,双手游动作太极起手式。

    老人先发制人,年轻人也随之而动。

    二人化作两道残影径直对撞,只听砰的一声巨响后,又是连续不断的气爆声。

    至于二人的动作已经捕捉不清,只是顷刻间二人已经交手数十次。

    天色暗了下去,这场酝酿了许久的山雨终于来临。豆大的雨滴自天空倾泻而下,山路渐渐泥泞不堪,有两个身影在这泥泞的山路上交错而过。

    年轻人的上衣已经破裂,赤裸着的上身流淌着鲜血,和雨水混杂在一起顺着他肌肉的轮廓流下。

    而老者的一袭白衣,破烂不堪,其上的血迹和泥水似乎在告诉别人这一场大战的艰辛。

    “为什么要留手?”年轻人看着中了他致命一掌的老者,疑惑问道。

    刚才那一刹那,老人直取他颈部的手刀转而砍在了他的左肩上,而他的那一掌虽然在最后关头也改变了方向,但仍然伤到了老人的根本,不过是延迟了死亡罢了。

    “不过是一死,我已经活够了,而且我也不该再活下去了。”老者到现在仍是坦坦荡荡,已经放下了心结。

    “接着!”老人从怀中取出一封信,甩了出去。

    年轻人接住,珍而重之地放在了裤裆里……

    老者垂下了头,静静等待死亡。突然,他猛地抬头,冲向了年轻人。

    年轻人尚未反应过来,老者已经行至身前,一掌拍出。

    “噗”的一声,雨中忽然出现了一道血幕。

    年轻人看到他的身边突然出现的一个黑衣人被老者一掌拍中胸口,生机一瞬间全无。

    这时另一个黑衣人出现,年轻人冷哼,迎了上去。

    一阵厮杀,黑衣人被毙于他掌下。他看向老者,老者的身边又不知何时出现了四个黑衣人。

    那四人不断试图穿过老者,但都被老者拦下,年轻人本想与老者并肩作战。

    可老人却在这时回头对他大喊“快走!他们还有后手,我已经是将死之人了,你快点带着信离开。”

    年轻人收回了踏前一步的左脚,深深地看了一眼老者,神色凝重,恭敬抱拳。然后向林中几个飞掠,消失在老者视线中。

    再度与黑衣人混战在一起的老者发出一声怒吼:“老夫山东徐昭然,但求一死!”

    这一日,外界传闻已经叛国的曾经武林第一内家高手徐昭然,于这不知名的山林中,慷慨赴死。

    同日夜,另一个年轻人匆匆赶到这山林中,在看到了已经被鲜血染红了的山路和地上的尸体时,他捶胸而泣,从此流浪世间。

    转眼又过了五天,山东一座因为一个徐姓武夫而出了名的县城里,来了一个剑眉星目的年轻人。

    他不在两手空空,而是在腰间别了一把剑。

    来到一间小酒馆,点了一坛当地的高粱酒,传闻是那徐姓武夫最爱喝的酒。只是在被传他叛国之后,喝这酒的人也少了许多。

    一坛酒,两个碗,一个人。别人不知道他这古怪的行为,但是他心中明白,有些人……值得他去敬。

    年轻人在独饮之后在桌上留了酒钱,然后独自消失在黄昏的晚霞中。

    这天夜里,他暗中潜入了城北一个被人遗忘了的老宅子里。

    黑暗中他在宅子里潜行,最后循着隐形的啼哭声来到一个房间里。

    房中有一个年约四十的妇人和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儿。徐姓武夫有个小他十余岁的妻子,而且老来得子是江湖人都知道的事,那天的那个老人显得好像年轻了十多岁。

    如今他的妻儿看到了突然出现的年轻人,妇人下意识地将男孩儿抱在了怀里。

    通红的眼睛中充满恐惧。

    “他让我把这封信给你”年轻人从怀中取出一封信,交给了妇人。

    妇人颤抖着手接过了信,信封上写着四个字:婉儿亲启。

    妇人泪眼模糊,看了一眼年轻人,又看了一眼他手里的剑,问道:“你……”

    不等妇人说完,年轻人开口道:

    “我带你们离开”

    那一夜城北百姓听到了震耳欲聋的刀剑声与呼喊声,但不敢外出查看。第二天,城北百姓看到了一夜间变成了残垣断壁的老宅子和被剑气撕裂毁坏的街道以及遍地的残缺尸体。

    后来城中有位打更的孤独老人说当晚他看到一个年轻人手持长剑,浑身是血的从北门离开,身后跟着一对母子。

    而他口中的那个年轻人,却在那一夜出城之后,留下了几两银子和一个玉扳指给那对母子,然后一个人,慢慢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