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后喜翻身
字体: 16 + -

第一百九十七章 坐以待毙

“父亲,你怎么来了?”皇后不敢抬头看大将军那痛心的眼神,在一天之内等于是失去了两个儿子,这对于任何一个人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虽然大将军驰骋疆场数年,见惯了生离死别,可以前都是瞧着别人白发人送黑发人。

如今轮到自己,自然也有些受不住。看上去,人都苍老了几分。只是军人到底是军人,饶是如此境况,也是步伐坚定,没有丝毫的紊乱。

径直坐在一旁的椅子上,不满的看着皇后,道:“皇后,怎么?出了这么大的事情,还不准备告诉你爹?若不是我去巡查军务,只怕眼下还被蒙在鼓里。”

白衣书生连忙解释道:“爹,并非是娘娘不愿意将事情告诉爹爹。实在是娘娘惦记爹爹,生怕爹爹承受不住,所以才会对爹爹有所隐瞒。爹爹就别生气了。”

大将军叹了口气,道:“那月夜魅亲自出手,只怕也只有老夫才能勉强的抵挡一阵。你们兄弟几个,都不是他的对手。除非老五你肯披挂上阵。以你的本事,定然不会弱于月夜魅多少的。”

那白衣书生的脸色变了变,岔开话题道:“不知爹爹如今作何打算?”

大将军叹息道:“如今还能怎样?我已经吩咐你大哥多多注意安全,切莫轻举妄动,然后派人将你四哥送回京师,浪谷城的庸医,老夫信不过。”

“那眼下,我们也只有按兵不动,等大哥那边地道挖通,再看成败。”皇后沉吟了片刻,最终也只能做出这种无奈的决定。

“也只有这样了。”大将军叹了口气,眼睛望着樊城的方向,一双浑浊的老眼里,满满的都是愤恨。

他们都不知道,他们司马氏的灾难才刚刚开始。

第二日的白天,倒是分外的宁静。挂在樊城门口的那颗人头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取了下来,与此同时,一具无头尸体却悄无声息的出现在了浪谷城的门口。

经浪谷城的守军辨认,那正是前一日牺牲的司马家二爷的尸身。大将军

亲自出城将司马二爷的尸身迎了进城,整个浪谷城也有些人心惶惶了起来,大家都说,连司马家的爷都一死一伤,那些普通的军士,只怕也是尸骨无存了。

皇后对眼下的局势却是看的清楚,知道那是月夜魅扰乱夏狼军心的计谋,便下令让各军将领,各自安抚民心。同时在城门口贴了告示,安抚民心。

可这种欲盖弥彰的安抚却越发的让人们有些躁动了起来。一些富商也在谋划着要逃亡夏狼腹地了。

整个浪谷城眼下便有一种兵荒马乱的感觉了,若说有什么值得欣喜的事情,那便是地道马上就要通向樊城的城主府西院了。

那司马大爷抱着为自己兄弟报仇的决心,挑选了一批精壮子弟,约莫两千人,准备夜袭樊城的城主府。

原本皇后是想着由姚都统带领的黑甲卫去偷袭的,可司马大爷坚持要带自己的老部下,说什么都熟悉彼此的脾性,好调度。眼下也不是争论这些的时候,皇后和大将军也就不去争辩这些事情,由着他去了。

只不过碍于有二爷和四爷的前车之鉴,特别的嘱咐他格外小心便是了。

夏狼这边如火如荼的准备着,而月夜魅陪着夏霓裳躺在榻上却睡不着,睁着眼睛在掐着时间。今日得到在夏狼的内线送出的情报,说是晚上有人通过地道夜袭西院,约莫两千人,由司马家的大儿子率领。

那西院原本是夏霓韵住着的地方,月夜魅早在得到敌人准备通过地道夜袭的消息之后,就秘密的把夏霓韵转移了。如今在西苑中住着的,不过是由一个丫鬟乔装的夏霓韵罢了。那也不过是为了掩人耳目的法子。

而在紧邻着西院的北偏院和南偏院早已经埋伏了重兵,只等着瓮中捉鳖。而且在樊城西北角那块儿,也早已经埋伏了重兵,只要这城主府西院一有动静,便会立刻将那有客来客栈夷为平地。而那两端的地道口,自然也就会被堵死。到时候,进入地道的人便只有坐以待毙的份儿了。

夏霓裳

在月夜魅的怀里睡的安稳,丝毫不知道月夜魅心里作何打算,对于她来说,每夜能够在月夜魅的怀中安稳入睡,已经是一种莫大的幸福了。至于别的,夏霓裳还果真从未想过。

月夜魅轻轻为夏霓裳理顺耳边的发丝,在她的额头印上轻轻一吻,小心翼翼的将自己的手臂从夏霓裳的脖颈下面轻轻的移出,细心的掖好了被角,才缓缓的离开了。

吩咐铁心和铁兰进去守着夏霓裳,并且将两枚信号弹交给两人,然后将精兵布置在外围,将夏霓裳的住处布置的铁桶一般,这才略微有些不放心的离去了。

今夜,月夜魅注定无眠。

西院外,无数精兵就如同打了兴奋剂一般望着有些许星光的夜空。统领可是说了,若是今夜能够再斩首一员大将,每人都能够有五两银子的打赏。这对于这些大头兵来说,可都是不少的银子了。此次凯旋之后,也能够给家里的婆姨和娃娃买两身好衣裳,称两斤猪肉打打牙祭了。

月夜魅走过来的时候,就看见自己的兵士如同打了鸡血一般的兴奋。

摆了摆手,阻止了那些军士的行礼,绕了一个弯儿,就进入了西院中。那名乔装夏霓韵的女子恭恭敬敬的站在院子里,遥遥的对着月夜魅行礼。

月夜魅也不理会她,径直进入了房间中。片刻后,那女子也进入了房间。须臾,房间里的蜡烛就被熄灭到只剩下一灯如豆。从外面,根本看不出有任何的异常。

随着西院里面的灯光熄灭,西院外面也安静了下来。

凌晨时分,西院里面有了些许动静,只见院子里的土地轻轻的涌动了两下,便出现了一个丈许大的大坑,然后一名夏狼军士便从中探出了头。

在院子周围小心仔细的查探了一番,才走到坑洞中,摸出火折子,闪了三下。

紧接着,便有许多人从那坑洞中鱼贯而出。约莫出来了两百人,最开始出来的那人又摸出火折子闪了三下,便有一名高大的将军钻了出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