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妖后:仙夫云上飞
字体: 16 + -

第二百二十章 怀才不遇

    戴毅飞端起一杯酒仰头一饮而尽,苦笑:“我跟你离开的理由差不多,不打算为官了,但去向不同,我打算去衡山修练去。”

    邵瑶问一向爽达的戴白:“诗仙,怎么今天无精打采的?”

    戴白怔怔地道:“在长安稽留几年,只看到乱象,怀才不遇,抑郁不平,身心疲惫,我也打算要离开了,去宣城。在宣城为官的长史戴昭多次邀我,‘尔佐宣城郡,守官清且闲,常夸云月好,邀我敬亭山’”他说着便吟起诗来。

    说起宣城,这里离邵瑶的家很近,她想念家乡想念爷娘了。可是飘泊了这么多年,在爷娘的面前成了婚,结果现在又是孑然一身,回去又该如何解释?邵瑶只能苦笑,为何她总情事多磨?

    一道阴影悄然笼罩在他们头顶,邵瑶感觉到背后有异样,她也看到了戴毅飞抬眼望向她头上方时惊愕的表情,于是倏然回首,一位艳丽胡姬站在她背后,幽怨地望着她,正是康茵。

    迎着邵瑶的视线,康茵挑衅地说:“真佩服你,邵瑶,你不是跟竹笛公子结婚了吗?怎么不守妇道,还跟戴翰林不清不楚?竹笛公子再一次把我扔给朋友,又不见了踪影,还不都是你作祟,你告诉我,他去了哪里?”

    邵瑶阖了下眸,倏然失笑:“我有没有听错?一个不相干的女人向我打听我丈夫的下落?别说我不知道,就算我知道,我又有什么义务告诉你?”

    “你不知道?我不相信!上次你也这么骗过我!”康茵有些歇斯底里。

    一桌男人都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幕,连别桌都向他们投来了饶有兴趣的视线,邵瑶很没面子,这样当众跟人争男人,还是当着这些朋友的面。

    戴毅飞替她打圆场:“康茵,邵瑶真的不知道竹笛公子的下落。上次石国之事,竹笛公子大闹朝堂,并迁怒于邵瑶,后来又被排萧仙子梁羽虹带走。邵瑶托我帮她查竹笛公子的下落,一直没查出来。”

    康茵秀眉紧蹙,大怒:“又一个狐狸精勾上了他?他为什么就不肯为我停留脚步?为什么?竹笛公子,我恨你!”康茵失控了。

    邵瑶不想再跟着她丢人了,立即抓起包裹站起身来:“诸位告辞,邵瑶先走一步。”

    不管众人的反应,她独自出门往黄山而去。戴毅飞看着她的背影,心中闷闷地疼痛。他没有起身去追她,也不想再追下去,她的脚步,他追不到的,他终究进入不了她的内心。

    这一年的十月十一日,玄宗游幸华清宫。以杨氏五家为扈从,他们先会于杨国忠宅第。这五家,每家一队,穿一色衣,五家合队,五彩缤纷,灿如云锦,车马仆从,充满数坊之地,锦锈珠玉,鲜艳夺目。沿途掉落的首饰在秋阳照耀下灿然生辉,无比奢侈。杨国忠仍以剑南旌节引于队前,引起无数人围观。

    贵妃洋洋得意地坐在御辇中,珠翠满身,香气扑鼻,艳丽夺目。突然耳边想起一个声音:“玉奴,再不收手便来不及了,死期临近。容华富贵转眼成功,盛世繁华毁于一旦。”

    这个声音如此熟悉如此干净磁性,杨贵妃必然听出了是谁的声音,当即吓得脸色煞白,瞪大一双凤眸望四面张望。车窗帘是开着的,外边围绕着服饰艳丽的杨家家人,哪里有那个影子

    再侧头瞄向君王,他双目微合,正在假寐,老态龙钟,似乎并未听到这声音。她惊愕不已,心脏狂跳,不敢回话,哪里有深想这语句中的含义。

    刚以为是自己的幻觉,那声音又在耳畔响起:“盛世末路,危机已现,如不知悔改,便只有死路一条。”

    贵妃猛然坐直,神经质地四处张望,依然没能找到那个令她心惊胆战的影子。

    玄宗感觉到了她的动静,徐徐睁开龙目望向她,见她惊慌失措,花容失色,面容煞白,关切地问:“爱妃怎么了?身体不适吗?”

    贵妃支支吾吾:“啊,我,我怕是昨夜没睡好,”

    玄宗倏尔笑了,笑得暧昧:“都是那胡儿安禄山送的催情花,昨夜含了两粒,生猛了一点,让爱妃受累了。”

    杨贵妃尴尬地笑笑,苍白的面颊慢慢溢上了两片红云。她想起昨夜,这个精力不济的龙钟老人非要含两粒催情花,然后就打了鸡血似的纠缠不休,真是不顾惜身体。

    这一超长的豪华队伍渐渐去远,长安百姓争先恐后地争抢地上遗落的各种珍贵饰物。

    “哎,关中的百姓都饿死人了,达官贵人们还是如此侈靡放荡,有谁是关心百姓生死的?”人群中一个人低低地说。

    “嘘,别乱说,当心惹祸。”另一个声音制止他,“不过听说黄山派一位叫邵瑶的女掌门正在配合米粮帮向关中百姓发救济粮,救了不少人,不然死的人还多些。”

    另一个声音接口:“是啊,我也听说了,天下无数大小帮派都投奔她去了,据说她有个玉蝴蝶,就是百年前的女侠千里飞鸿叶琳珊留下的,她也叫林蝴蝶。邵瑶一定是林蝴蝶的后代弟子,只要跟着她就有饭吃,有公平公正。黄山左近很多欺凌百姓的恶霸都被她服了呢。”

    “我知道,前一年朝庭庭还通辑她呢,如今已经撤销了。听说黄山派还组建了自己的军队,有些无路可去的男丁便投向黄山派作军人去了。局势要乱,只有跟着黄山派邵瑶保险啊。”

    人群后边,听到这一番言论的一位白衣胜雪的俊美男子唇角勾起一抹苦涩的笑,他低头想了想,最后决定去黄山。

    邵瑶在黄山一直很忙碌,不过在忙碌中,听到了一个好消息,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击大勃律获胜,受降而返,完成了对吐蕃的战略压缩。

    这时唐代发展到了鼎盛之时,也是峰巅

    之时,自安远门西部尽头至唐境的广阔天地里,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尤其是哥舒翰所在的陇右地区,极为富裕,天下闻名。

    之所以打大勃律,是因为大勃律早就归附了吐蕃,要解除吐蕃一直以来对大唐的威压,就必须打掉大勃律,这样就可以形成对吐蕃的环形包围圈,这一仗的胜利也将是对吐蕃军事力量的一大打击。安西军虽然打通了小勃律的通道,但地形恶劣,又是高原气候,但进军依然困难重重。

    封常清率领的安西四镇大军不畏艰巨,万里奔袭,经过了无边的戈壁沙漠、星星点点的绿洲、高山峻岭、雪山冰川,克服恶劣的地形及气候,及后勤运输的困难,终于到了小勃律,对大勃律发起了进攻。

    大勃律屡屡败退,一直退到菩萨劳城。此城又一举攻破,封常清很兴奋,乘胜追击。但怛逻斯城下与大食决战时的斥侯府果毅段秀实以他丰富的经验,发现了一个问题,他们胜得太快,往往没有经过象样的交兵,接触的敌人都是老弱残兵,一触即溃。

    段秀实止住了还想追击的封常清:“封节使且慢,敌人屡屡大败,不正常,一定是在引诱我军,请封节使派兵搜左右山林,一定有伏兵。”

    封常清一听,有道理,遂派兵搜索,果然的很多伏兵,于是两军激烈交战,唐军强兵硬弩及陌刀、马槊让对方招架不住,终于大勃律大败投降。此后大勃律承认了唐的宗主国地位,但这已是到了顶峰,从外观上看到的是光鲜,看不出内里已经腐烂。

    河中地区的水灾很严重,淹死了很多人和牲畜,由于灾害损失了庄稼,活着的人又被饿死不少。邵瑶与刘青云带领黄山派早就在黄山上设了义仓,与他们合作的米粮帮也有义仓,现在他们开仓济粮,与米粮帮一起救助了不少百姓,但他们救不了所有的人。

    当地政府也把仓库中所有的余粮都放了出来,但由于杨国忠阻挠上报灾情,朝庭并没有救灾粮,他们远远不够。一方面,玄宗与皇亲贵戚等权贵们穷奢极欲,另一方面,受灾民众得不到求助。

    除了饥饿以外,大水浸泡过之地又起了瘟疫,人们大面积死亡。还没等邵瑶去嵩山,孙太冲自己就赶了来,丁纪元本来就已经住在了黄山上。林一孔与萨珊也赶了过来。

    孙太冲与丁纪元各有各的优势,在救人方面效率很高。邵瑶与刘青云等常常带着黄山派子弟及黄山的自备军深入灾区救助,他们带来的人免不了会感染瘟疫,包括刘青云、萨珊都病倒了,只有邵瑶与林一孔没事,他们有着强大的免疫力。真是此起彼伏,照应不暇。

    孙太冲与丁纪元合力救了他们。但他们再神,也是一人两只手,根本救不了那么多人,何况药也消耗太快,来不及配那么多,只

    能眼睁睁地看着没照料到的病人一个个死去。

    邵瑶除了拿出黄山上的积蓄,与米粮帮凑的钱一起拿去别处买米买药外,还拿出了天沟中带出来的五彩奇石,换钱买粮买药。这些五彩奇石帮了大忙,换了不少钱,买了很多粮及药,救了很多人的命。

    实在药不够用,邵瑶甚至放血给病人喝救人,但她的血毕竟是有限的,不可能救太多的人,林一孔、丁纪元、孙太冲、刘青云他们拼命劝阻,说她不能倒下去,邵瑶才不再偷偷自己放血。

    很多人卖儿卖女,邵瑶也拿出钱来替他们赎回了自己的子女。百姓们对邵瑶及黄山派感恩戴德,尤其是看到邵瑶发间闪烁着的玉蝴蝶,及她所做的一切,更是以为她是百年前的林蝴蝶转世,对她的吩咐都象圣旨一样言听计从,都相互传言,跟着邵瑶绝对没错。

    江湖上的帮派也都向黄山派聚拢来,纷纷依附于他们,并听从邵瑶的号令安排,跟着一起救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