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压床中的世上最大秘密
字体: 16 + -

十三 觉悟

那是在2002年的夏天,她还能在梦中行走的时候。

她是个孤僻的孩子,因为她觉得自己很特别。父母告诉她,她小时候比其他孩子早半年喊爸爸妈妈,比其他孩子更早对图画和文字感兴趣,比其他孩子更能搭出复杂的积木。毫无疑问,她是特别的。

她并不喜欢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并不是因为缺乏交流能力,只是没有这种愿望。作为一个特别的小孩,她不愿意和其他平凡的小朋友去做那些低智的游戏,她只是一个人跑到一旁去做自己的事情。有时候虽然有点无聊,但是她也无所谓。没有小朋友会如她一样,问老师这样的问题:

“为什么所有不一样的桌子都叫做桌子呢?”

她有一个哥哥,不过也无所谓。虽然她的哥哥比起其他人要稍微特别一点,但是比起她自己来仍然是个普通人罢了。

因为——她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能够在梦中行走的人!

所谓在梦中行走,并不是说在梦里走路。谁都能做梦,谁都能在梦里走路,还有人能在梦里飞翔,但是都与她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她的行走,是有意识的,是能够自控的行走。其他人做梦不过是随着潜意识到处乱跑罢了,但是她做梦可以控制自己的意识,去自己想去的任何一个地方。

梦里的世界与现实相似,却又不同。梦里会有不一样的东西,比如汽车大的蝴蝶,糖果那么小的大象,还有在地上爬行会鸣叫的云朵。她的世界是有两个版本的,一个是现实,一个是梦境,两个都是真实的,两个都是正确的,并无先后之分。有时候她还会随性在梦中造一些有趣的东西,比如两天前的那个会唱歌的椅子。

她记不清自己什么时候知道自己的梦境与他人不同了,只是在知道之后,她更坚定了自己是特别的的信念。

有时她想世界上也有其他能在梦中行走的人,但她不认识。

但这无所谓。

那天下着小雨,她又一个人在大院里跑来跑去。爸爸妈妈出去了,说是很多天后才会回来,这是常有的事。爸爸妈妈都是大忙人,长年不回家,把她和哥哥托付给邻居照看。

她灵巧地钻过灌木丛下的一个小洞,注意不让自己的衣服被挂住。灌木丛后面是她的秘密基地,只有她知道的地方。在一间废弃的杂物房里,她躺到一张床垫上,青草的味道钻进她的鼻腔。

她要穿越障壁,开始梦中的行

走。雨越来越大,像是一张水幕,黑色的天空中响彻雷鸣。

那场永远被刻在脑海中的大雨,永远不会停歇的大雨,就算是其他一切记录与回忆都在奔流的时间和世俗的沙暴中被磨灭,也不可能湮灭的回忆。

她被梦境所禁锢,看见望不见头的山间道路,飞驰而来的灯光,钢铁与地面翻滚暴起的火花,还有那站在背后的黑衣人。

带着金色镜框的慈祥老人默默地注视着这场事故,他站在雨中,但却不会被淋湿,犹如不属于这个世界。

2002年夏天,她再也不能在梦中行走。

※※※

距离林海发病已经过去了一个月。

由于精神分裂症导致的思维混乱、幻视幻听和情绪崩溃,和楚舆如出一辙。那天晚上他就被送进了医院。精神分裂并不是什么值得张扬的事,林海的父母忧心忡忡地和墨雅轩长谈了一个上午,请求她不要把这件事传出去。

除了林海的父母没有其他人来探望过他,墨雅轩曾经提出过要求,但是被拒绝了。

林海实验的事情并没有被告诉他的父母,赵建院长亲自把这件事压了下去,并担任了林海的主治医师,向林海的父母保证一定会治好。能得到著名专家的帮助,林海的父母还以为是墨雅轩帮的忙,派人来向她道谢。

然而这一切都无法拭去墨雅轩心中的懊悔和自责。

是她把林海拉进这件事里,并出于自己的私心让他做了那些危险的实验。她知道实验的危险,尽管没有人告诉过她,但父母死后的十年里她一直都在默默地调查原因。因为她明白那不是意外,那是一场蓄意的谋杀,她在案件发生前看见了那个凶手。

实验是危险的,但是她想知道究竟会发生什么。她让林海做了实验品,因为他有那种通向真相的资质,危险的资质。

她只是想知道答案。

但她没有消沉。墨雅轩费了不少力找来了林海实验期间的记录数据,想从中找到蛛丝马迹。

她很快发现这并不够,那些资料虽然都非常有价值,但是对她而言还是太复杂了。墨雅轩在神经科学方面的理论储备不低于一名研究生,但是相比于她的哥哥还是差了一大截。假如墨致凭不能找出什么,她也不行。

那就做些对照研究吧。林海和楚舆,那个十年前的神经科学家,现在的精神分裂患者,患上了同样症

状的精神分裂,这其中必然有什么联系。精神分裂也有很多种类型,出现如此相似的病例是个小概率事件。墨雅轩瞒着哥哥使用各种手段,包括但不限于潜入资料室和动用人际关系,搞到了好些楚舆的医疗记录。超过十年的时间积累了一大摞文件,墨雅轩把自己的夜晚全部贡献给了它。

楚舆第一次发病的日期就是墨雅轩父母的忌日,这种巧合难以置信。发病初期的症状包括幻视,妄想,思维混乱。

“……患者时常会长时间地发出没有前后逻辑联系的句子,同时肢体不正常地舞动……”

“……认知障碍,不能识别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对熟识的朋友亲人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姿态……”

“……严重的被迫害妄想,经常表示自己被他人追杀或是迫害,但是对提供的保护又表现出强烈的拒绝。对陌生环境表示恐惧,不能接受居住环境的一丝改变……”

这是精神分裂症的典型症状。

“……表现出独特的观察能力,对他人的行动有极高的预测力……”

预测?还是预言?

“……患者要求阅读哲学著作,包括黑格尔,斯宾诺沙,笛卡尔,康德,叔本华,尼采,维特根思坦……”

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墨雅轩注意到,病历里不那么著名的哲学家的名字被记错了,明显医生并不能理解他的话。

病历的内容记录了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日常,但是又有些诡异。处于兴奋发病状态下的楚舆与平静状态下的楚舆截然不同,时而如疯狗,时而如哲人。墨雅轩想,尼采在发疯的时候会不会也是这样,真正的内心被疯狂的外壳所包裹,永不被常人所理解。

不知不觉间,墨雅轩发现自己已经站在疯子的角度思考问题了,她发现自己潜意识中已经默认这两个人并没有疯,而是出于某种不可告人的原因,对自己进行保护。是啊,完全没有理由,病历里记录的楚舆在发病前没有表现任何征兆,而林海也是个心理健康的人,他们突然患上了相同的精神病,一定有幕后的黑手。

其实,下一步的计划早就已经在墨雅轩心中成型了,她只是在阅读与思考的过程中慢慢把它从意识中找出来。那天晚上,她合上最后一页病历,决定了第二天的行动。

躺在**,墨雅轩仰望着天花板。

十三年前的大雨之夜,也该有个了结了。

她早有觉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