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迷王妃
字体: 16 + -

第一百三十九上官仕

舒悦凝用手轻轻掀开车帘,头靠在马车壁上,盯着襄阳王府气派的朱红大门看了久许,脑海中不断翻滚着慕容子墨说过的话。

“哎……”长长一叹,她将帘子放下,还是不去探望桑潇风了!

“回去吧!”她幽幽吩咐车夫。

车夫十分诧异,不知她为何在襄阳府外等了一刻钟,最后却不进去。不过,车夫是个知道轻重的人,也不多问,立刻调转马头,往来路走去。

此时已经过了宵禁时间,路上时不时遇到巡逻的禁卫军在盘查,幸而她有陛下御赐的牌子,几波禁卫军均未为难她。

马车转过一个弯道,迎面遇到另一波巡逻的禁卫军拦路。

舒悦凝不以为意,像前几次般手持御牌,伸到马车帘子外给禁卫军查看。本以为会像前几次般顺利通过,岂料,这波禁卫军并不放行。

为首之人身穿明光铠甲,头顶盔帽,腰间别着一把长剑,眼睛扫过舒悦凝身在车外的手和她手中的牌子,板着脸带着众人拦在路中间道:“天黑,这牌子不知真假!车中之人是谁?”

舒悦凝委实不快,却也不得不答:“我乃康乐郡主!”

那小将军不为所动,道:“康乐郡主?那你可知这京城宵禁的命令是谁下的?”

舒悦凝眉毛微蹙,口味颇不耐烦:“自然是我!”

“我却不相信你是康乐郡主!”

感觉对方有意找茬,舒悦凝怒了,索性将车帘子全部掀开,弯腰出去,站在马车上居高临下直视对方。这才发现,对方年纪轻轻,长得十分英俊,可却不容小觑,给人沉稳老练之感。

舒悦凝的怒气神奇的消失大半,暗道难怪此时选官皆要进行面试,对相貌有所要求,这相貌好了,委实是件赏心悦目的事情。

她举起马车外面的灯笼,对着手中御牌,道:“这下,还怀疑我的身份吗?”她问,口气比刚才好了不少。

那小将军却依旧板着脸:“我等从未见过康乐郡主,不过……却能肯定你不是!”

禁卫军中大部分人并不负责守卫皇宫,而是把守四面城门,自然有很多人不认识她,舒悦凝从马车里出来之时并未想到这一点,乍听对方的话,倒是有些怔愣。

她皱了皱眉头:“你,凭什么说我不是?”

“你可知康乐郡主为何要下令宵禁?”

“因为我女官府被乱民围攻,我对城中治安十分担心,遂下令宵禁。意在防止贼人作乱!”

闻言,那小将军似乎冷笑了一声:“宵禁的命令是郡主所下,郡主自然率先遵守,又岂会带头破规?”

舒悦凝老脸一红,视

线不经意的扫到了他帽子上的顶针和璎,顿时冷了脸:“你是四品武将?”

“正是!”

“四品武将,理当参加朝会,你怎么会没有见过我?”

那小将军一笑:“是呀,四品武将需参加朝会,你若是郡主,又怎么会不认识我呢?”

这笑实在可恶,舒悦凝顿时恼了,此人哪里是不认识她?分明是有意为难!

她仔细在脑海中寻找这号人物的背景,终于想起来:“你是上官仕?”

“正是!”

“哼!”舒悦凝冷哼,心想这厮定是因为她推选桑潇风为绕骑将军一事而记恨她,遂今日刻意扫她的颜面。

她索性不多说,只将挂在马车前的灯笼拿下,照到手中的御牌:“你们一个个给我看清楚,这是什么牌子!”说着,她提高声音缓缓道:“陛下有令,见此牌如见陛下,尔等阻拦我,是想抗旨吗?”

她话落,十多个禁卫军齐刷刷跪下,上官仕开口道:“臣,不敢!”

“不敢就让开!”

上官仕抬头看她,虽是跪着,腰杆却十分挺直,不卑不亢道:“臣不能让!”

“怎么,你还在怀疑我的身份?还是怀疑我手中的御牌!可要上前再仔细看看?”

“不,刚才是末将眼拙!末将不敢怀疑郡主和御牌!”

“既已认出我,就赶紧给我滚!”

“末将不能!”

“你好大的胆子!”

上官仕仰视她:“郡主下令京城即日起实施宵禁,过了戌时无事在街上游荡者仗三十!这是郡主亲自下的命令郡主尚且不能遵从,敢问郡主,又如何让别人遵从?”

舒悦凝被噎住,无法反驳他半分。

她是个能容得下不同意见的人,沉吟片刻,缓了神色:“那依你之见,该如何?”

“郡主出来可是奉命办事?”

舒悦凝咬牙,不说话。

上官仕了然:“那郡主就是无事在街上游荡,不罚难以服众!还请郡主自罚以服众!”

一万头草泥马在舒悦凝的心中奔头,她双手握紧,生怕一个忍不住,上前抽了上官仕的耳光,惹得别人嘲笑:“哦?我倒要听听,要如何自罚?”

“郡主现下肩上担负着江山社稷的重担,不能受伤,三十杖可以先记着,待陛下回京后再处罚不迟!末将以为,郡主自罚俸禄三个月,交予……”

“交予什么?”

“交予阵亡将士的亲属!”

舒悦凝一愣,终于开始仔细打量上官仕,沉吟半响,道:“你所说极是,今日是我的过错,我会上书陛下请罪!另外

,三月俸禄委实太低,我会自罚一年!不过,我委实不知军中有哪些阵亡将士家境贫寒,不如我就将银两交给你,由你为我安排?”

“末将遵命!”上官仕答到。

“那我可能走了?”

“恭送郡主!”说着,上官仕带领属下退到了路边。

舒悦凝深深望了上官仕一眼,坐到马车内,心下倒是对他有了几分欣赏。有原则,有胆量,且还懂得变通,长得还很有几分姿色……

将俸禄罚给阵亡将士的亲属?

确实是个好主意!

舒悦凝回到宫中,琢磨一番,招来翰林张博为她执笔,打算写一通告天下书。

张博此人十分有学识,但一向看不起舒悦凝,因而她极少找他执笔。但这一次,她要一篇与众不同的文章,既能彰显她的仁德和英明,又能收买人心,所以非张博执笔不可。

她先是口述,张博坐在桌案后漫不经心的听,随着她的深入讲解,张博的态度不断改变,后来竟带了几分喜悦。

待她讲完,张博稍微思量一番,洋洋洒洒的写了起来。

前半段,自然是激励满朝文武勤勉,中间说了一些感怀阵亡将士的话,最后话锋一转,制定官员奖惩制度,对于勤勉有功的官员自然是少不了一些奖励政策,相对的,对于不恪尽职守的官员也制定了一些处罚制度,其中最鲜明的就是扣罚俸禄和缴纳罚金。而这些扣罚的俸禄和缴纳的罚金则由朝廷转交给阵亡将士的家属,以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

大商朝早有法律规定,阵亡将士的双亲可以在地方的县衙里领取十两纹银,可那只是一次,对于一些贫寒百姓来说,这点钱不过是杯水车薪。

虽然,舒悦凝制定的制度不能为他们带去很多财富,可起码,能够安定人心,鼓励军中士气。

舒悦凝看了一遍,十分满意,立刻让人抄写几份,分别招贴在几面皇城门和宫门上,方便众人查看。

待张博离开,舒悦凝坐到桌案后,一个冲/动的想法在她脑海中形成,上官仕是个可塑的人才,她须给他一个机会。

她蘸了墨汁,提了笔,准备为上官仕写一份请职的折子,啪的一声,墨汁从狼毫上滴到了白纸上,舒悦凝微微蹙了蹙眉,另外换了一张纸。

当面对新的纸张,舒悦凝那股冲/动劲已经过去,思量再三,她又不知上官仕这个人到底值不得值得她信任了。

还有桑潇风,毕竟是她的救命恩人,她又岂能毫不在乎?

她盯着白纸沉思,直到耳中传来灯芯燃烧的噼啪声,她方才有了考量,慢慢写下折子,一份只有她和今上知道的密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