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迷王妃
字体: 16 + -

第一百三十七阻碍

太监宣读了舒悦凝的决定后,殿下群臣反应不一,有高兴的、愤怒的、漠然的,当然更多的是不服。他们中大多数本就对舒悦凝‘名为女官,实为监国’一事十分不满,如今她做出如此巨大的决定,他们根本不会心悦诚服的接受。

“郡主,敢问你这手谕可经过陛下批准了?”御史台大夫乔顺站了出来,高声质问。

舒悦凝寒着脸答:“陛下离京时有圣旨,许我对朝中大事有独断之权,如此小事,不必打扰陛下静养。”

乔顺不以为意:“想必陛下离京时并未料到左思涵会被罢免饶骑都尉一职,更加不知道郡主会擅自认命桑潇风为饶骑都尉,若陛下知道,未必会给你独断之权……”乔顺稍作停顿,继而提高了声音,一字一句道:“如此大事,老夫以为应该奏请陛下圣裁!”

舒悦凝万万想不到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她的是乔顺这个万事与人为善的老好人。她扫视殿下一圈,心里暗咒,反对的人比她想象的还要多。

但,已经不容她退却,这个时候坚持下去,不仅是为了桑潇风,也是为了她自己。这是今上离京后她做出的第一个决定,若是不能执行下去,以后朝堂上哪里还有什么威信可言?

她冷笑:“乔大人错了,陛下离京时有交代,若没人造反谋逆,便不必惊动陛下了,这主……我做得!”

乔顺不理会她的解释:“郡主,国事并非儿戏,不能由着你胡来!”

这话,分明是在指责她!舒悦凝气得不轻,还待争辩,慕容子墨站了出来,高声道:“乔大人所言极是,国家大事不可儿戏,饶骑都尉一职关乎重大,须圣裁才是!”

有了乔顺与慕容子墨的带头,大部分官员站了出来,齐声道:“请郡主与我等一起敬待圣裁!”

舒悦凝握紧了拳头,手指头恨不得扣到掌心中,一言不发的看着殿下众臣。

直到殿外当值的太监高声道:“太后懿旨到,众卿接旨!”

舒悦凝闻言,倏忽松口气,太后那里,她早已经事先奏明。太后极喜欢长福公主,看在长福公主的面上,毫不犹豫就答应了让桑潇风担任饶骑都尉一职。

现下群臣反对,无非是对她舒悦凝不服,有了太后的懿旨,想必众臣无话可说。

太后在懿旨中大大的表彰了桑潇风的英勇和才能,又训斥了左思涵的失职,最后肯定了舒悦凝的决定,认命桑潇风担任饶骑都尉。

出乎舒悦凝的意料,当太监宣读完太后的懿旨,群臣反对之声竟是高涨了。

慕容子墨沉着脸,高声道:“圣祖曾言后宫不得干政,我大商自开国以来从未有过太后或皇后干涉朝政之事,更未出现过圣上龙体尚且安康太后便对朝政横加干涉,甚至草拟懿旨认命朝廷官员之事!饶骑都尉一职关乎社稷安定,并非命妇和夫人的加封,岂能由着太后胡来?”

舒悦凝惊住,令她震惊的还在后面,一些老臣竟然当庭哭了起来。一会哭对不起先帝,一会哭后宫干政、国将不国……

一时间,朝堂上面吵吵嚷嚷,闹得不可开交。

舒悦凝细细观察一圈,进而确定,反对之声实在是太大,认命桑潇风为饶骑都尉一事必须拖延。

她倏忽提高声音,呵斥道:“朝堂之上,哭哭闹闹,成何体统?”

哭得正在

兴头上的乔顺用袖子抹了一把眼泪,顺口答道:“郡主和太后未经陛下圣裁便撤换了饶骑都尉,更加不成体统,与之相比,我等哭闹一下,不过小事而已!”

舒悦凝被噎得不轻,忍了又忍,才没有发作出来。

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其实三个男人也是一出戏,若一群男人在一起,绝对是出大戏。

舒悦凝也不知道情况为何会越演越烈,一个谏官哭着哭着竟然去撞柱子了,并且还撞得脑袋开花,鲜血四溅,不可谓不悲壮。

有了这个开头,其他人纷纷仿效,一时间,撞柱子的声音此起彼伏,顷刻之间,谏官竟然倒下大半。虽说,大部分只是做做戏,并未出人命,可场面也够壮观的。

殿上如此大的事情,太后在宫中自然很快知道了。太后许是怕被史官诟病,竟很快让人传了口谕,赏赐了桑潇风一些东西,至于饶骑都尉一职却再没有提过。

大家都很清楚,太后在群臣的反对面前退缩了,只剩下舒悦凝孤军奋战了。

如此局面,舒悦凝若是服软,只怕被殿下的一群大男人们笑死。可,不服软,也许会有朝变。

几番思索,舒悦凝告诉自己要忍人所不能人,既然太后都能改口妥协,她让一让又何妨?

“好了,此事是我考虑不周,待我稍后奏明陛下,再作决断吧!”

她话落,殿中果然安静下来。

先前没有反对她的那些朝臣们一个个摇头,大约是对她的不坚定感到遗憾和失望,而那些高声反对的朝臣们,则露出了胜利的微笑。

经过这么一闹,她身心俱疲,不想看众人一一表演,挥了挥手,道:“散了吧!”

偏偏,有人不饶她。

“郡主,且慢!”慕容子墨挽留到。

“成王还有何事?”舒悦凝十分不耐烦的看向慕容子墨。

慕容子墨微笑道:“陛下离京时,让乔大人,赵将军还有本王三人担任辅政大臣,饶骑都尉一事关乎皇城安全,我等不得不过问……”

他这笑十分亲和,可看在舒悦凝眼中十分刺眼,不等他将话说完,舒悦凝便不耐烦的说道:“成王忘了?此事方才已经有了定论,按照诸位的意思,我将事情始末奏明陛下,静待陛下圣裁便可!”

慕容子墨摇头:“非也!本王是说,这折子理该我等三位辅政大臣与郡主一起草拟才是!”

舒悦凝眯了眼睛:“你这是何意?”

慕容子墨笑:“一人之言难免有偏见,我等三人与郡主一起阐明事情经过,再将心中认为最佳的人选呈给陛下,陛下定能做出最圣明的决定。”

好,好一个慕容子墨!舒悦凝最后的出路也被堵死了!本以为,即便她和太后对桑潇风的任命不被朝臣所接受,但奏明圣上的折子最终还是由她写,只要她突出桑潇风的功绩,不提其他备选之人,桑潇风便是饶骑都尉一职的不二人选。

舒悦凝有预感,若他们每一个人都推荐一个人,最后,陛下怕是不会选桑潇风。

她久久不语,慕容子墨笑了笑,道:“若郡主不愿意,那我等三人便各自写折子奏请圣上裁决好了!”

谁知道他们三人约起来会在折子上写什么?所谓三人成虎,何况今上本就是个昏聩之人,若是相信了他们的一面之词,还得了?

与其这样,还不如与他们商议着写折子!

想通了,舒悦凝立马换上笑脸:“成王说笑了,我求之不得,怎么会不愿意呢?”说着,她看向御史台大夫乔顺和威武将军赵平浪:“两位大人,请与我去偏殿商议一下折子怎么写吧!”

乔顺此时恢复了老好人的模样,脸上的泪水也已经不见了踪迹,当即和善的点点头,好似与舒悦凝没有半点间隙。

赵平浪武将出身,本就是个豪爽性子,不喜欢明争暗斗的事情,他虽然不同意桑潇风担任饶骑都尉一职,刚才却没有跟着乔顺他们一起闹。此时。面对舒悦凝的开口相邀,他不等前往偏殿,便开口道:“桑潇风在禁卫军中时间太短,论资历轮不到他。论本事,怕也不是他最强,郡主不可因为他救了郡主一命而偏私!”

舒悦凝讪讪笑:“赵将军过虑了,我选他,不是因为恩情,而是他本就有本事!”

“有没有本事不是郡主说了算的,不比试一番,怎么看得出谁更厉害?”赵平浪淡淡到。

舒悦凝蹙眉,赵平浪这意思是要奏请陛下通过比试选拨饶骑都尉的人选?可桑潇风有伤在身,短时间内哪可能上得了比武台?

她看向慕容子墨与乔顺,慕容子墨不附和赵平浪的提议,也不反对,只道:“本王心中倒是有合适的人选,但赵将军所说也极有道理,不如我们将心中所属的人选都写在折子上,赵将军的主意也一并写上,敬请陛下裁决吧!”

乔顺立刻赞同:“成王所说极是!”

这个主意,不偏不倚,写折子的四个人谁也占不到便宜,当然,谁也不吃亏。如此,总比让他们三人联名写一份奏折要好!舒悦凝勉强同意下来。

四个人,在偏殿中,你一言我一语,你争我辩,终于将事情的始末给写清楚了。舒悦凝身为当事人,自然占了一个大便宜,突出了事情的危急性也突出了桑潇风的功劳。最后,便是写上四人所中意的备选人了。

经过大家的商议,不用在折子里写明谁举荐了谁,只须一人说一个中意的人选奏明今上便可。

乔顺十分直接,道:“我举贤不避亲,我的子侄乔羽文武双全,又曾立下战功,堪当此任!”

舒悦凝点头,先将桑潇风的名字写上,而后写上乔羽的名字,后看向慕容子墨。

慕容子墨与她对视,黑亮的眼眸中闪过笑意,轻轻说了一个名字。

她一愣,不确定道:“你说的是上官仕?”

慕容子墨点头:“正是!”

“他是在禁卫军中供职?”舒悦凝问。

“难道,你还认识其他名唤上官仕的人?”

舒悦凝摇头,迟疑的看向奏折,终究提笔写了上官仕的名字和现下所担任的职务。

最后,只差赵平浪,赵平浪却不改初衷:“对禁卫军中的人本将不是很了解,本将以为,最好能比试一番,分文武两场,胜出者担任饶骑都尉。”

舒悦凝看向慕容子墨和乔顺,见他二人不反驳,稍作斟酌道:“那我就写,赵将军提议比试选拔饶骑都尉人选?”

赵平浪是个耿直的人,也不去猜测在折子里单独提了他的意见今上会怎么想,爽朗道:“好!”

舒悦凝将折子写好,在其他三人的注视下封好,递交给御/用信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