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迷王妃
字体: 16 + -

第一百二十一章 阴差阳错(三十六)

好不容易等到天明,舒悦凝迫不及待赶往襄阳王府,王府里下人们不见了平时的从容和淡定,问及襄阳王是否已经起床,守门家丁答昨夜陛下忽发重病,王爷此时正在宫里伴驾。

舒悦凝脸色一白,追问道:“陛下生了病,你可知晓?”

家丁摇头,恰巧此时苏忠神色匆匆的从外面赶回,见到舒悦凝,连忙道:“姑娘请随我来,有什么我们路上再说!”

舒悦凝一看苏忠的脸色,便知大事不妙,当即跟着他坐进马车中。

马车轮毂转起来,苏忠方才开了口:“陛下近来夜夜笙歌,身体本就有些受不住,昨夜乍闻世子爷的噩耗,悲痛难抑,竟昏迷不醒!”

舒悦凝的心咯噔一下,桑宁远刚出事,今上便病倒了,这个时候,朝臣们势必会提出立储,以安定民心。可,桑宁远不在了,朝臣会立谁为储君呢?还有襄阳王,怎么会善罢甘休?

“舒姑娘可知世子是怎么遇害的?”

提到桑宁远,舒悦凝的心口一痛,双手不由握紧:“我、我不知!”

“世子爷信任孟路兄妹,孟路兄妹也一直效忠世子,可却因为姑娘的存在让他们之间起了间隙!世子爷因为姑娘而伤了孟鹤,孟路怀恨在心,将军营中关押的贼婆贼子们放走,这才有了她们结伴告御状之事,也才有了……”

苏忠不需说完,舒悦凝已然明白这个意思,说到底,若非桑宁远太过在乎她这个前因,又怎么来的恶果呢?

其实苏忠不说,舒悦凝心里也是满满的自责,虽然现下没有证据证明此事与卞户有关,但提议让桑宁远提前回京的是卞户,桑宁远还杀了他两个侄子,这其中的巧合太多,不由得她不怀疑。若她的怀疑成真,她就是罪魁祸首,比起卞户来更加可恶!

苏忠不会明白她的心情,她对桑宁远感动有之,愧疚有之,感情亦有!

她此时不仅是伤心,还有悔恨与自责。

纵使苏忠不说这番话,只要襄阳王需要,她也会帮他到底。只因为,襄阳王是桑宁远的父亲,是这个世上他最亲的亲人!

“王爷想要我做什么你但说无妨,只要我力所能及,一定不会推辞!”

看她如此痛快,苏忠也不再啰嗦:“你可知此番我为何接你进宫?”

“请苏管家直言!”

“此时,宫里挤满了大臣,吵吵闹闹,要太后立储!陛下一时半会醒不来,大臣们都露出了尾巴!以成王为首的要拥立中山王,以大将军为首的要拥立桑潇风,个个都打了一手好算盘,正逼着太后做选择!”

大将军是太后的子侄,这么算起来,就是长福公主的叔叔,难怪他会拥立桑潇风!

思及此,舒悦凝苦笑一下,不知桑潇风费尽心思接近长福公主时,是否已经存了这样的心思。

收敛思绪,此时不是关注桑潇风的时候:“那王爷的意思是?”

“中山王并非太后的嫡孙,想来太后不会同意拥立他为储君,并不足为惧!反而是桑潇风……”

舒悦凝接话道:“他也是王爷的子嗣,且又有长福公主在后面帮衬着,想必太后对他是很满意的。”

“确实如此!太后昨夜已然流露出了这个意思,只等王爷首肯。”

“王爷不同意?”

苏忠冷冷一笑:“若是世子在,怎么轮得上他?但不说旁的,他母亲出身潇风楼,跟着王爷时已然不清白,王爷怎能容忍这样一个污点继承皇位?”

污点!舒悦凝无声一叹,一个管家尚且如此放肆的评论桑潇风,可见襄阳王有多不喜欢他这个儿子!

“可他终归是王爷的子嗣,支持他总比支持中山王好!”舒悦凝狐疑到。

“姑娘以为王爷只有这两个选择?”

舒悦凝惊了:“难道有第三个选择不成?”

“当然,全看姑娘了!”说着,苏忠的视线转向舒悦凝的肚子。

舒悦凝怔住,半响,终于明白苏忠的意思:“你是说……遗腹子?”

“姑娘聪慧!姑娘与世子的关系人尽皆知,世子在离京路上结识姑娘,并给了姑娘侍妾的名分,姑娘此时被诊出有喜脉,本也在情理之中!”

“可,可我明明没有……”

“姑娘相信世子已经不在人世了吗?”

“我当然是希望他还活着,可是……”

“乱军之中,并无人见到世子爷的尸首!听闻他被乱箭射杀后掉入河中,将士们断定他死了,可王爷并不相信!世子爷小时候,曾有一得道高僧为他算命,算他命中虽然要经历劫难,却是个劫后余生、贵不可言的命格。”

舒悦凝心绪起伏:“并未见到尸首?”算命之事她本不行,可如今有了一丝希望,情感上当然希望是真的。

“是,未见到尸首,便有生还的可能!”

“那王爷的打算?”

“让你假装怀孕,这样一来,你腹中的孩子便也是先帝的血脉,也有资格继承皇位。加之王爷从中斡旋,再设法说服太后,无论陛下是否醒来,我们皆有胜算。”

“可这毕竟不是长远之计,若到时宁远回不来……”

不等舒悦凝说完,苏忠便打断了她的话:“若世子爷回来,原本属于他的东西被别人夺走,姑娘可有想过世子爷是何心情?”

桑宁远从来心性高傲,志向远大,若让他屈居人下,他必然是痛不欲生。

想到这里,她脑海中浮现出他欢喜、他悲伤的模样,心口又是一阵刺痛,他为她而抛弃理智,她又怎么能看到他落落寡欢?

哪怕,他回来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为了还他的深情,她也需放手一搏!

见她神色已经被说服,苏忠放缓了口气:“姑娘不必太担心,王爷并非是要太后和陛下立刻立你腹中的孩子为储君,不过是以它的存在为借口,拖延一些时候!待世子爷平安归来,你再假称滑胎即可!”

这个时候,也顾不得去想桑宁远若是回不来,她该怎么办了!

一咬牙,舒悦凝道:“请苏管家指点,我稍后到宫中该怎么办?”

苏忠掏出一枚药丸,递给她:“姑娘先将此药服下,一刻钟后姑娘便会有假孕的症状,届时无论多厉害的大夫也不能从你的脉象上看出异常!进到宫中后,姑娘只需在太后面前假装悲哀昏厥即可!”

舒悦凝将药丸接过,明明药丸不大可以一口吞下,她偏选择了干嚼,苦涩在口中蔓延开来,连带着她的心也跟着苦了起来,她自虐般咀嚼,越苦越觉得舒服。

将药吞下肚,她笑了起来,这或许是一条不归路!参与到皇权斗争中去,她一无娘家,二无权势,有了变故,谁会管她?

但欠别人的东西,她不能不还。

马车在外宫门停下,舒悦凝换乘步辇,很快到了永寿宫。

群臣将永寿宫围了个水泄不通,都各自想着各自的心事,舒悦凝进去时,没人留意到她。

太后正坐在永寿宫的正殿中,脸色苍白,满脸憔悴,一夜之间老态尽显。她身边是吵吵嚷嚷的权臣和皇族,吵闹的主题依旧是立谁为储君比较合适。

舒悦凝心下冷笑,这些人的消息可真够灵通的,不过一夜,全都知道桑宁远出了意外。

她慢慢走进去,发现太后看向她,她弯腰一拜,道:“妾身不放心太后的身体,遂未得传召擅自进宫,想来,若世子爷在,昨夜就该来给太后请安了!”

一句话,说得太后双眼含泪,悲伤难抑,完全没有了往日的威严:“好孩子……你有心了,哀家、哀家……”

说着说着,已经是泣不成声。

众臣面面相觑,面对这

样的太后,竟不知该说什么。

舒悦凝见太后哭,立刻走向太后,掏出手巾:“太后保重凤体,别再哭了,若哭出个好歹来,待世子爷回来可要怪罪切身了!”

太后愣愣的看着她:“你是说,远儿他还能回来?”

“世子爷吉人自有天相,传来的消息是找不到他的尸首,这便是好消息,没准他根本没事,此时正在某处养伤呢!”话是这么说,可舒悦凝的眼泪簌簌而下,没有哭出声,竟比嚎啕大哭还要哀戚。

太后欲言又止,只当她是太过伤心了,所以不肯面对现实。

舒悦凝见太后不信,忙道:“太后,世子爷不会有事的,他曾跟妾身说过,待到太后七十大寿时,他要亲自撑龙头耍龙给太后贺寿,还要去寻了天山雪莲为太后驻颜!这些,他都不曾办到,怎么会忍心离开太后呢?”

她说得情真意切,太后听得肝肠寸断,旁人看得目瞪口呆。就连襄阳王也被她无以伦比的演技给震撼到,暗暗想着她确实是个贤内助,若桑宁远有朝一日能够登基称帝,她必能管理好后宫,可惜、可惜不知道桑宁远能否回来。

一时间,正殿之中弥漫着浓郁的忧伤,太后哪里还有心思去想立储的事情?

太后像个最普通的老妇人般,用拳头捶打着自己的胸口,哀恸道:“孙儿,哀家的好孙儿呀,哀家的好孙儿呀……这是要哀家的命吗?这是要哀家的命呀……”

舒悦凝见太后激动难抑,忙上前按住她的双手,此时没有人去管舒悦凝此举实属越矩,只任由她抱住太后一起痛哭:“太后,太后不要难受……呜呜,不要难受,世子爷会心疼太后的……”

说着说着,舒悦凝眼睛一白,身体一软,在太后面前软倒在地。

太后毕竟年纪大了,想拉也拉不住,当即急得大喊御医。

御医一直在永寿宫中候着,听到太后的呼唤,立刻来了两个,进去时,舒悦凝已经被太监抚到了一旁的软榻上。

“快,快,看看她怎么样了!”太后指着舒悦凝到。

御医不敢耽误,当即上前为舒悦凝细细把了脉,长长舒一口气:“恭喜太后,贺喜太后,姑娘……不,世子侧妃这是有喜了!”

太后先是惊,而后又是一喜,最后不放心的追问道:“你没有弄错?”

说话的御医摇头:“太后放心,微臣绝不会弄错!”

另一名御医在太后似惊似疑的目光下,走到舒悦凝身边,拿住她的脉,仔细把了许久,道:“太后,世子侧妃确实怀了身孕!”

太后一下站了起来,对着苍天就是一拜:“苍天有眼呀,苍天有眼呀,让远儿的血脉得以传承!”

殿中诸人被这意外打得措手不及,大概除了太后和襄阳王的心腹外,没有几个为此感到高兴,可是他们却又不得不做出一副高兴的样子:“恭喜太后,贺喜太后!”

太后脸上尤挂着泪水,却已经露出了笑容:“真乃大喜事,苍天对我皇家还是不薄的,想必陛下也会转危为安!”

见状,襄阳王附和道:“是呀母后,苍天对我皇族不薄,想必不会让我皇族后继无人的!当务之急,不是商议立储,而是集齐天下名医为陛下治病!”

舒悦凝腹中毕竟是桑宁远的血脉,襄阳王毕竟不喜欢桑潇风,陛下毕竟还有希望好转,这个时候谈立储,未免太过早了!与其让尘埃落定,不如拖着让各方势力平衡!

太后看着自己的儿子,又看看诸位心思各异的大臣,终于做出了决定:“襄阳王此言甚是,立储之事暂缓吧!”

“太后,有道是国不可一日无君……”

眼见着有大臣反对,太后厉声道:“陛下还好好的,这国怎么就无君了?来人呀,传哀家旨意,在陛下未醒来之前,再议立储之事者,按照谋逆大罪论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