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义江湖录
字体: 16 + -

第176章 青木寨(三)

    东兰托着下巴,开始关心起崔长宁的终身大事,后来,她发现自己沉思得太入迷了,以至于连崔长宁走到自己身边,她都不知道。

    “你在想什么呢?”

    “我在想着,崔长宁为什么还不娶亲,然后什么女子适合崔长宁?”

    旁边有人问了一个问题,东兰便下意识的回答了一下,后面,那个人便不再询问问题了,然后,她抬起头来一瞧,心口突然一跳,“妈呀,怎么是你?”

    刚刚在套话的,竟然是崔长宁,东兰刚刚的话,他全听进去了,而且正以一种奇怪的表情,盯着她。

    “日后,我便会告诉你,我会娶什么样的女子。”

    东兰像木头一样,愣了一下,然后木然地点了点头,他是在回答她的问题吗?

    “现在,我们该启程了,离房州还有一日的路程,耽搁不得。”

    “嗯嗯,我知道了。”东兰像个乖小孩子一样,使劲地点了点头,刚刚被崔长宁察觉到内心想法而产生的尴尬,这时候,完全散去了。

    又要继续骑马了,东兰揉了揉被磨破皮的腿部,露出了哭丧的神情,她很想跟崔长宁谈谈,她可不可以换一辆马车,但是,一碰到崔长宁的目光,她便下意识的躲闪,更别提跟他说话了。

    希望,他们去营救江家小姐的时候,顾不上她,然后,她就可以偷偷地跑掉了,存着这个念头,她这才有了勇气爬上那高大的马背,“马背真硬啊,还要被颠簸来颠簸去,真的比不上我的雁儿,那么软那么舒服。”

    她想起了她的坐骑,那只羽毛丰盛的大雁,因为下了凡间,她不便召唤她的雁儿,所以,只能受这个苦了。

    “驾,驾驾,”东兰踢了一下马腹,身下的骏马立即迈开腿开始奔跑,马儿带着她跑到崔长宁的身侧,东兰嘟囔的话语传到了崔长宁的耳中,“这是最后一次骑马,下一次,我一定要坐在大雁身上,翱翔蓝天白云之间,好好欣赏天上的美景。”

    这是什么话?气话吗?崔长宁听到了东兰的呢喃,不由地噗嗤一笑,随即敛起了笑意,他倒真的忘了,身旁还有十个士兵呢。

    暗紫色的身影,如剑一般飞驰而去,崔长宁的眼光也不由地跟着那一道身影,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他对她,多了一种格外的关注,她笑,他也会跟着笑,她抱怨的语气,也让他跟着思考,是不是自己哪里又做的不好了。

    这么多年,他也就对三个女子这般关心,一个是他的母亲,一个是如同亲妹妹一样的江九蓉,最后这一个,就是东兰了,这个神似赵若兰的来历不明的女子。是的,他派出了很多探子,只查得到,她长得像赵家已逝的小姐赵若兰,其余的,他们都查不到关于东兰的任何消息。

    初冬的冷风,将他的话,吹散到各个角落,没有人知道崔长宁说过些什么,“为什么我都查不到你的身份呢?你到底是谁?你真的是普通的女子东兰吗?”

    自从花生走后,卢云阳又少了一个能一起玩耍的伙伴,他在清和园待腻了,便突发奇想的,想去绵山找找曾应和苏清月,这么多天了,他想着,也该过去一趟,找找曾应,问问苏清月的伤势,关心关心一下她的身体。

    卢云是这么一种人,只要有这个念头,他便会立即动身,这不,他便开始收拾包袱,往绵山的方向而去。

    绵山是一块宝地,是个适合疗养以及修炼的好去处,因为苏清月的师叔慧仰师父,是个酷爱游历的人,所以,她虽然在绵山盖了一间木屋子,却长年不在这里居住,特别是黎曦媛的寒疾治好之后,她离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在外面停留的时间却越来越长了。

    自从那一夜,苏清月被鬼母伤到,还好有两位神君及时出手相助,苏清月才在艰险的情况了,保住了心脉,而曾应便一声招呼也不打,直接将重伤的苏清月带去了绵山调养身体。

    算算时日,苏清月在绵山休养的日子,已经有半个月了,因为有灵泉和药草的缘故,每日都待在灵泉里,身体已渐渐有所恢复,脸颊总算是变得红润起来了,不像刚来之时的苍白无色。

    曾应一直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天知道,当他见到奄奄一息的苏清月时,他是有多害怕,多着急。

    “曾应,我们什么时候离开绵山?”

    “再等一段时日吧,你的伤势还没有完全痊愈,不能这么着急。”

    “也不知道汴京的情况如何了,庆丰有没有当上状元郎?曾应,你知道花生最近过得怎么样了吗?”

    曾应摇了摇头,说道:“不知道,”这半个月,汴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确实是不清楚的,因为为了让苏清月安心的养伤,所有能将消息送到绵山的渠道,他全部封掉了,包括来自眉山派的书信,他也全部退了回去。

    为了苏清月的身体,他做到了什么都不理会。

    “曾应,我怕花生在清和园过得不开心,你可不可以去一趟清和园,把花生带过来。”

    苏清月正在灵泉里养着身体,但她的心里还是放不下花生,她很怕,自己不在花生的身边,花生吃了亏受了委屈怎么办,花生是她捧在手心的珍宝,她喊她一声清月姐姐,她便要护她一世,让她快乐一生。

    “苏美人,自从你清醒过来后,隔三差五的便提一下花生,不知道的,还以为花生是你的丈夫,你的亲儿呢。”苏清月天天在他耳边念叨花生的名字,他确实是开始嫉妒起花生了。

    “她是我的妹妹。”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便让曾应再也不敢多说一句关于花生不好的话了。

    “知道了,你便安心的歇着吧,过两天,我就去一趟汴京,把花生带过来。”

    在绵山的两人,并不知道,他们不在的这段时日,汴京的朝局已经变了,而且,他们心心念念的好妹妹——花生,已经离开了汴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