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义江湖录
字体: 16 + -

第113章 风波起(三)

    “放开她”秦卿卿漫不经心地说了这么一句话。几个侍女虽然不理解,但还是遵从小姐的命令,放开了寻死觅活的沈嫣。

    “你们都退下吧!”

    “可是,小姐,万一她伤着你了?”

    “她不会伤我的,她还得求着我呢,况且,我就不信了,仇人未除,她会舍弃自己的性命?”

    “哐当”一声,秦卿卿一脚踢开了沈嫣的手,她正想拿瓷器碎片割喉自尽。

    “你们全部出去!”

    秦卿卿大吼一声,所有侍女立即低头离开,将房门带上,而秦卿卿则一把将沈嫣从地上拽起,单手扼住了她的喉咙,秦卿卿的力气极大,沈嫣竟然挣脱不掉她的禁锢。

    看着这张死气沉沉的脸,秦卿卿忍不住大骂起来:“沈嫣,你就那么想死吗?你忘了段鸿是如何违背誓言,背叛了你吗?你就这么甘心死掉!好成全他们的鸾凤和鸣、琴瑟之好!”

    这些话激起了沈嫣心头的恨,她用力推开了秦卿卿,跌倒在地,被扼住的脖子得到了解放,她止不住地咳嗽,一边咳嗽,一边叫喊出恶毒的诅咒:“他们休想,我沈嫣诅咒他们不得好死!”

    “哈哈哈,诅咒可没有用,你得亲自动手,让他们不得好死,沈姐姐,我已经帮你在城中散布消息了,城中百姓都知道段鸿是个负心汉,而叶舒舒是个人尽可夫的女子,城里的老百姓巴不得他们出事……”

    秦卿卿从怀中拿出了一小瓶东西,交到沈嫣的手里,并贴近沈嫣的耳朵低声细语,谁也不知道她对沈嫣说了什么,只瞧见沈嫣双目发光,露出了十分满意的笑容。

    秦卿卿临走之际,听见了床边摇篮里婴儿的哭声,细细的哭泣声,像是饿哭的,再瞧瞧跌坐在地的沈嫣,笑得面目狰狞,丝毫不理会婴儿的哭闹,她厌恶似的皱起眉头,打开门低声同外头的侍女说了几句,然后慢慢地走回书房。

    长廊空荡荡,夏初的清风一阵又一阵,吹动长廊里悬挂的风铃,“叮铃叮铃,叮铃叮铃”似神魔怪谈里的索命铃声。

    秦卿卿刚走没有多久,门外的侍女便进了沈嫣的屋子,带走了那个嗷嗷待哺的婴儿。

    还未到书房,老管家便找了过来,朝自家的小姐低声说了一句:“卫王殿下来了,在书房等您。”

    果然是心烦的事情一茬接一茬,秦卿卿整理了一下仪容,快步地走向书房,刚到书房门口,正要朝里面那位身份尊贵的皇子行礼,刚一站定,有一东西直扑面门而来,来不及多想,秦卿卿眼疾手快,瞬间抓住了袭击她的东西,墨汁四溅,竟是一只沾墨的毛笔,虽说侧头避开了,但是飞溅的墨汁还是弄脏了她的衣裳。

    “功夫大有长进!”

    “殿下万福金安!”秦卿卿扔掉毛笔,低头请安,也将她眼中的一丝厌恶隐去,再抬头时已是盈盈笑意,“殿下今日怎么有空过来了?”

    “许久不见卿卿,甚是想念,所以就过来看看。”

    秦卿卿捂唇轻笑,轻挪漫步地靠近端坐在椅子上的卫王,打趣道:“卫王殿下这一句甚是想念,卿卿可受不起啊……殿下有事不妨直说,卿卿愿意为您分担一二。”

    “那我就直说了,夏初大雨,长江下游一带水患成灾,江宁各地的灾民自淮南东路涌向汴京,汴京中灾民渐渐增多。”

    “殿下是想让秦家建粥棚赈济灾民吗?”秦卿卿坐回书桌,翻出秦家名下米行的帐薄,心中盘算秦家能出多少袋大米用于赈济灾民。正忙着查看项目之时,卫王走到书桌跟前,伸手合上了那本帐薄。

    “殿下?”

    “卿卿啊,这一回可不单单是出几百袋大米这么简单,父皇说了,洪水过后,安抚灾民、修缮江堤等等诸多善后事宜需要耗费国库不少银子,但国库的银两远远不够,所以这京中商贾多出点银两,以解大宋之忧。”

    听了这话,秦卿卿发出一串意味深长的轻笑。

    “所以说,秦家首当其冲,必须要多出点钱,而且还要大张旗鼓地告诉汴京所有的商贾,让他们效仿?”

    “知我者莫过于卿卿了。”卫王满面春风,他想只要秦家出头了,父皇昨日交代他的任务也就迎刃而解了。

    “卫王殿下,您太看得起秦家了,秦家出不了那么多钱。”

    “卿卿,你开玩笑的吧,汴京谁人不知,最有钱的就是秦家了。”

    秦卿卿淡淡一笑,没有立即答话,而是自腰间取出一把钥匙,将脚下的木匣子拿了出来,钥匙钻入锁孔。

    “咔擦”一声,木匣子打开了,她从里头取出来了一沓账本,递给了卫王,卫王不解,接过来打开一看,越往后看,面色越家凝重,翻完第二本之时,他已是颓然坐回椅子上,面有忧色。

    “正如殿下所看到的账目,秦家这四年入不敷出,即便有心也无力解决国库之忧。”

    “怎么可能,秦家名下有茶行、药行、米行以及玉石生意,不可能接连四年亏损的!”

    “殿下!陛下这几年征太原、灭北汉、攻北辽,赋税沉重,民众苦不堪言,汴京的生意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即便如此,秦家的家底肯定还有足够的银两!卿卿,这一回,秦家就出个一万两白银吧。”卫王目光炽热地望着秦卿卿,他觉着,这一笔钱,秦家肯定拿的出来。

    但一切似乎都差强人意,秦卿卿摇头拒绝了,她的回答是:“两万两白银对于殿下而言可有可无,若秦家一旦出了事情,这两万两则是秦家最后的保障,所以,这一笔钱,秦家不出,但是秦家会尽所能的建粥棚,赈济灾民。”

    “卿卿!当真不帮本王吗?”

    “爱莫能助,殿下请回吧。”

    “哼!”卫王气极,正要拂袖而去,忽然想起进门之时,轻舟贴耳告诉他的的一件秘事,随即转身过来,饶有余味地看着秦卿卿,说道:“听说,段家夫人在秦家做客……”

    此话一出,他便瞧见了秦卿的面容有些惊慌失色。

    “段家夫人和叶家小姐的事情,本王听闻了一些,这会儿段鸿肯定很想知道自己妻女的下落,若本王将这个消息告诉段鸿……”

    “那么殿下将永远失去秦家的支持!秦家不会再做殿下的钱袋子!”

    卫王咬牙切齿道:“你在威胁本王!”

    “不,是殿下在威胁卿卿,更何况殿下参与段家的家务事实在是有失身份……”

    “哼!”卫王这回真的拂袖而去了,临走前,他嘀咕道:“真不知道你为什么要帮这个沈嫣,她不过是个一无用处的闺中妇人。”

    秦卿卿坐回椅子,抚额叹气,是啊,她为什么要帮助沈嫣报仇呢?书桌底下的一把小纸伞,勾起那些久远的事情,沈嫣于她,有赠伞之恩,她不过是在还一个恩情。

    秦家自秦卿卿祖父辈起便开始经商,不过做的都是些小生意,后来到了父亲秦瑫一辈,生意慢慢变好了,在这汴京里也算小有名气,再后来秦瑫娶了富商之女李月娥为妻,李家是当今皇后李氏母族的旁支,借着这一层关系,秦家慢慢地在汴京壮大,生意越做越大。

    秦家虽然变得富有了,但是人丁不旺,秦家这一代只有秦卿卿一个独女,而且李月娥在生下秦卿卿之后,没过几年就病逝了,秦瑫也未曾有过续弦的念头,因而,自秦卿卿懂事以来,她就知道她是毫无争议的下任家主,向来争强好胜的祖父祖母,自母亲死后,对她的教导更加变本加厉。

    七岁那年,祖父给了她一块破石头,告诉她如果她今天之内,不能将这块石头以五两的价格卖出去,今明两天都不许回家,然后,七岁的秦卿卿被祖父赶了出来。

    后来,可怜的小姑娘喊破了那副稚嫩的喉咙,都没有一人停下来看一眼这块石头,“一块破石头,五两银子,谁会买啊,小孩子家家的,回去找你爹娘要几个铜板还快一些。”

    路过的大人,无一不在嘲笑秦卿卿,有时还会说一些伤人的话,“这小姑娘怕是病得不轻啊?她爹娘真够命苦的,生了这么一个傻闺女,要是我啊,早就扔掉她了,省得拖累一大家子。”

    回想起妇人们说出的那些恶毒的言语,她至今还能感觉到心口的疼痛,那些妇人们对她评头论足之后,她便握着那块石头逃离了人群,跑到护城河旁嚎啕大哭,一遍又一遍地呼唤“娘亲,娘亲……”

    秦卿卿也记不清自己哭了多久,她只是觉得心口很痛,特别难受,泪水止不住地流淌,而老天也似乎在折磨她,一场大雨毫无征兆地来临了,颗粒大的玉珠不断捶打她的脑袋、脸蛋、肩膀,她也无处躲藏。

    “母亲,那里有个小妹妹,她没有雨伞,我去给她送把雨伞!”

    不远处的亭子里传来一个女孩子的声音,随即,雨珠不再敲打她的身体,有个心地善良的女孩,为她撑了一把雨伞,秦卿卿觉得她的声音悦耳动听,百灵鸟的歌声都比不上她的声音,“小妹妹,下了那么大的雨,你为什么不回家?”

    “我需要五两银子,”秦卿卿惨兮兮的眼睛直望着面前这个小姐姐,心里头想着:我要将记住她的模样,日后还赠这份赠伞之恩。

    “这还不简单,”小姐姐拍拍胸脯,毫不犹豫地说道:“不就是五两银子,我这就去找我娘亲要钱,然后拿给你。”

    来不及说声谢谢,小姐姐便撑着雨伞跑回亭子里,后来,过了许久,那个小姐姐都没有过来找她。

    她等了很久,都没有等到她。

    她只模糊地记得,有一辆马车将亭子里的女眷都接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