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帝国
字体: 16 + -

第116章 感召董危

    东远靖康静静地看着董危的表情,他知道如果他将这卷契约公布出去。能给他带来莫大的收益,而且可以免去巨大的麻烦,但是面前的这个人恐怕只有死路一条!

    这些天,他通过隐卫对面前这个人的了解,对于董危的能力非常认可,而无量国的未来也很需要这样一个人的治理。

    所以他决定……

    东远靖康接过这卷卖国契,然而并没有像董危想的那样妥善保管,反而……

    “唰,唰!”两下,东远靖康竟然将这卖国契给撕毁了!

    “殿下。”董危惊叫道。

    “你不必惊讶。我实话跟你说吧,我需要你的治国之策,需要你帮助我治理无量国,甚至整个东远国!”东远靖康目光灼灼的看着董危说道。

    东远靖康的招揽之心,董危是知道的,可是他万万料想不到靖王可以为他做到这一步!

    这卷卖国契一撕,东远靖康将背下强夺他国的罪责,可以说靖王替他背下了骂名啊。

    “您,太看重我了。”董危眼中泛泪的说道。

    “也许吧,但是我相信自己的目光,可是无论如何,你现在可以死心塌地的辅佐我了吗。”东远靖康若是不撕毁这卖国契,将他公布出去,那么董危必自尽而死。可是若是他拿着这契约要挟捆绑董危,那么他的心死。这都是东远靖康不想看到的。可是他还是要董危“死”,要他死心塌地的帮助他成就王图霸业!

    董危跪在地下,声泪俱下的说道,“殿下既已至此,我董危又怎可不为殿下肝脑涂地!”

    “董卿,起身说话。”东远靖康指着董危刚刚做的地方说道。

    董危知道以后他自然不可以和靖王平起平坐,可是却必然要系二人生死荣辱于一身。

    “靖王,既已鲸吞了无量国,自然也不会放过其他诸国吧。”董危现在也明白过来了,恐怕打从一开始,东远靖康就没有帮助无量国的意思,而是有侵吞他们这些小国的野望。甚至还有一统中原的王霸之心。

    “你是指业国等三国吗?”东远靖康故作糊涂的问道。

    董危笑道,“恐怕不止这三国吧,殿下恐有一统天下的野心吧。不过这都不重要了。”

    “不重要??”刚刚东远靖康是装不知,可现在是真不懂!

    董危本就是以直言进谏作为他的为臣之道。“殿下此刻虽然得到了无量国,可是除了兵马。百姓恐成为您的负担,这样长此以往,别说与各大国争雄,就连吞灭其他小国也很困难。除非殿下想饿死您的百姓。”

    “不错,粮草是东远国现在最大的问题,短期内还可以接受,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严重。”东远靖康知道这些都瞒不过董危。而且也没什么好隐瞒的。

    “恕微臣直言,殿下现在有三种选择,其一掠夺其他国家的粮草,其二收购其他合伙的粮草,其三自行生产。”董危直言道。

    “掠夺别国粮草,不就和蛮夷一样了吗?不可取。”东远靖康否决道。

    “从其他各国采购,东远国更没有这样的败力,没钱啊。”东远靖康又叹息道。

    “自行生产,时间太久,而且东远国的产粮效率太低,这得积攒到猴年马月去啊。”东远靖康心想,若是以东远国现在的产粮率来评估的话,要完成一统天下的粮食需求,那恐怕不要个几十年根本无法达到那种国力。而且这还是建立在东远国这几十年没有战争的前提下,这简直是奢望。

    “看来殿下并不怎么赞成啊。”董危道。

    “这倒不是,不过东远国现在好像也就这么三条路可走,不过哪一条都很艰难。”东远靖康显然也认可董危这点。

    “殿下非但要用这三点,而且这三点都要用。”董危有些无奈的说道。要不是东远国国力太弱,他也不会向东远靖康出此下策。

    “而且无论缺了哪一点,殿下都难成大业。”董危又道。

    “此话何解?”东远靖康虽然认为这三点对于解决东远国的粮草问题都非常有希望,可是却又不那么现实。

    “对于第一种策略嘛,明的叫抢夺,不好听也不可取,可是暗地里可以叫敲诈和勒索,这样就好听多了,也可取多了。”董危笑道,“殿下现在不就正在采取这种策略吗?”

    说来惭愧,东远靖康刚刚从徐国和业国勒索了两笔粮草。不对!这勒索和敲诈怎么就好听了啊,感觉还不如抢夺呢!不过东远靖康知道话虽如此,可理就是这么个理。

    见东远靖康没有反驳,董危又道,“至于第二种策略嘛,既然殿下买不起,那就可以让他们便宜点卖给殿下,不就可以了吗?就算用钱买不起,总可以用其他的东西来交换不是吗?当然交换的对象,没有比商国更合适的了。”

    东远靖康点了点头,好像就是这么回事。不过他好久没有听到言希的消息了,言希这小子在商城待了那么久,也是时候为他做点事了。东远靖康打算立刻休书一封,将这“采购”粮草的活分配给他。

    “至于第三种策略,才是最为重要的,求人不如求己。要想长远发展,必须得提高东远国的粮食产粮!”董危又接着说道。

    东远靖康叹息道,“我倒是想啊,可是无能为力啊。”

    “殿下难道没有意识到,东远国之所以农业落后,是因为东远国独特的军功制度!”董危直言不讳。

    这对于东远国的君臣来说是个很忌讳的话题,谈及至此,也让东远靖康忍不住眉头一皱。

    “董卿,你有所不知。军功制造就了现在强大的东远国,也为列代东远国国君采纳,它的确存在一些问题,但是不可否认它带给东远国的作用难以想象。”东远靖康耐心的解释道,虽然他也肯定军功制确实会造成百姓积极投军,从而荒废农业,阻碍粮食生产。可是军功制却很难对它进行更改,一旦军功制变动,整个东远国必将出现大的动荡!

    二更谢浮生若梦的推荐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