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帝国
字体: 16 + -

第1章 新帝

    天色渐昏,大雨欲来,在这千年历史的东远国皇宫中格外的安静。

    东洛作为东远国大将军,本不该在此时被召见入宫,他也不想趟这个浑水,只想杀敌立功,三位皇子中究竟谁做新王,他并不感兴趣,何况这本是文官们议论的事,他这大将军可真不好说话,万一站错队,新王上位拥有兵权的他必定死无全尸,甚至他所在的家族也会受其牵连,这让他如何不忐忑不安,便一直静坐在皇上身边,一言不敢发。

    “皇上东远安国,这个人让东远国成为现在各国中武力最强的国家,他让三个皇子镇守地方,甚至自己也亲征抗敌,建立了一个以武强国的铁血战略的雄主,终是要因武而死,走到生命的尽头了。”东洛在心中感慨道。

    “东洛啊,朕恐怕时日无多了啊!”皇上突然叹息道。打破这原本的平静。

    陛下突然的一句话立马将东洛的思绪拉了回来,赶紧跪伏道“陛下寿与天齐,怎会如此早便驾鹤西去呢!”

    “哈哈,寿与天齐是不可能的啊!但若是能让朕的东远国万古长存,就是让朕现在就死无全尸我也愿意啊!”东远安国陛下和蔼的扶起东洛。“今日朕召你入宫可不是为了与你打哈哈,而是为了商议新王人选,不新帝!!!一个能带领东远国驱逐蛮夷,一统中原,建立东远帝国的新帝!”

    “新帝?!!”东洛可是被吓的不轻,自从大安帝国被蛮夷打败,帝国一分为二十国,千年来被蛮夷当成奴隶,一到秋季便来找我们中原各国要粮要物,一旦满足不了他们的要求,便大肆杀戮,中原这些国王有的都如奴如仆,又何谈帝王。这可太,,,异想天开了吧。

    不过想想也是,北夷何其强大,当年大破大安帝国北大门,从而使得大安帝国四分五裂的罪魁祸首就是他,可如今自从东远安国陛下上位,建立驰道,北御道,打的蛮夷不敢近我东远百里,从此东方及东方各国再无需向北夷献粮,北夷也近十年不敢来犯。如今南蛮北夷内耗,中原各国若能团结一心,驱逐蛮夷也不见得不可能。

    “没错,就是新帝,你可知哪位皇子有此能耐,是大皇子,二皇子,还是小皇子?”陛下急不可耐的问道,“东家世代都为我东远国立下大功,若是你能辅佐新君建立东远帝国,你必是东远国无上的功臣,当然若是你觉得你能带领东远国走向辉煌,朕不介意给你赐姓东远。”

    陛下一切都说的如此自然,东洛知道这不是试探,这是陛下的肺腑之言,陛下一心想让东远国富强,当日赐姓我族东姓,从此东远世家中,我东族便为最强一族,更是让我迎娶了长公主,陛下最疼爱的唯一在世的女儿。“东洛不敢当,也没能力当。”东洛自知没有成为君王的能力,东洛知道自己管理军队不在话下,而管理国家绝对不行。他也同样希望东远帝国的出现,这同样是他梦寐以求的,甚至不敢想象的。

    “既是如此,那希望你牢记今日的话,朕给了你机会,你是一个好的将军,你会带领东远帝国的军队,望你在他日不要逾越。你是一个严谨的人,擅守,故而让你独守北御道,抗击北夷,你也从没让我失望,朕想你一定有最佳的人选,一个与你携手共创帝国的人选。”陛下言辞越发激烈。

    终究是要面对的,东洛不得不说出心中中能成帝的人,“三皇子!”其实在此之前东洛心中最佳的人选是大皇子,众望所归的也是大皇子,为人谦和,又待人和善,处事公正,是做新王的上上之选。

    躺在床上的东远安国漏出了琢磨不定的笑容,“三皇子?哦,为何不是能征善战的二皇子,他是朕的嫡子,皇后身后的梁家又与你东家来往甚密。仁慈的大皇子确不是能一统中原的人,大皇子,哎!确实不能成为新帝啊”

    “陛下说驱逐蛮夷,这实在太难,我军最大的优势在于骑兵,可是对上蛮夷我们的优势将不复存在,甚至他们的骑兵更强于我们,这也是我多年对蛮夷只守不攻的缘故。当然也不是没有办法,若是我们能先一统中原,断绝蛮夷的粮食,便不再困难。或许否决大皇子会让陛下难过,可是大皇子在我们向商国发起进攻时,他一再阻扰,认为我们人族不该自相残杀。这如何能成为中原霸主?”

    “至于二皇子就更不合适,他确实能征善战,可是他既不愿听取他人的战术,自己又无谋略,总是靠无数鲜血造就胜利,并非长远之计。”东洛如实告知。

    想到三皇子,东洛不禁感到一丝寒意,传闻三皇子九岁便毒杀自己平民出身的生母,转拜皇后为母。虽然看上去与二皇子亲如手足,可实际里却是不知了。为人做事向来狠辣,目中无人,唯独尊武,对待军人尤为和善。这算是他唯一的优点了。

    “如此说来只有三皇子适合了?”东远安国陷入沉思。三皇子做事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也是三位皇子中唯一对王位表现的极其渴望的人,这些年来迟迟不立储君,就是想磨砺他的心性,没想到他这诸多缺点反而让他更像一位能开疆扩土的帝王了。

    “三皇子这些年做事稳重内敛许多,或是一个不错的人选。”东洛应声道。东洛试着从陛下的神色中看出些什么。他知道三皇子成王必定是困难重重,满朝文武这一关不好过,后宫皇后、宠妃那里陛下更是难以说通,一个不小心就将使东远国大乱,可是另外两位皇子继位,则必定成就有限。

    东远安国脸上倦意渐浓,或许是因为伤病困扰,但更多是新王人选,他知道他的时日真的不多了,今日是该做出最终选择了。“康儿,既然大将军都如此支持你了,你就出来说说你缘何有资格继承王位。”

    “好的,父皇。”东远靖康缓缓走出,向东洛远远抱拳算是见过了这位东远大将军。“正如东洛将军所说,攘外必先安内,这也是我为什么在此时敢无召回京,来向父王讨要王位的原因,我绝对有信心,有此能力完成这一壮举。”

    东洛可着实被这胆大妄为的三皇子吓的不轻,这个神采飞扬的狂妄少年,殊不知今日我与陛下要有一人不是支持他,他必将殒命于此。

    “必能完成这一壮举?!驱逐蛮夷,一统中原的壮举可不是你光有这雄心就能成的,你可有什么具体的方略?”东远安国陛下问道。

    “二十多个国家实力大小不一,但能在先今依然存在,必然都有一定的实力,如今我们虽说武力最强,可比起粮食最多,人力最足的农国。地域最为广阔,带甲百万发达的楚国。商业发达,钱财最丰腴,因而兵力粮草武器战马等等都很充沛的商国。继承大安帝国遗产,底蕴丰厚的安国。无论与任何一方开战,都将是旷日持久的战争。”三皇子准确分析当今形式。

    三皇子拿起一旁的茶杯,缓缓评了一口,似乎对这些强国不屑一顾。“可是我们有我们的优势骑兵十万,独特的弓弩在列国中也最为强劲。因而我们的优势在于快攻!”

    “我们需要发动闪电战,快速攻下周围业国,徐国,无量国,南湘国。”三皇子的言辞愈发激烈,“这些小国让我们多年帮他们抵御北夷,无需再献粮,无需死一兵一卒,天下哪有这般好事!也该让他们付出一些代价了,灭国的代价!!”

    “同时向这么多国家下战书,恐怕会引起公愤。”东洛不禁感到困惑。

    “战书大可不必了,这些小国历年向北夷献粮毫无怨言,而在我们抵御北夷时不提供一兵一卒,他们的内心早已被蛮夷奴隶了,我们又何须按照中原的规则来办事。待的严暑刚刚褪去,我们便发动闪电一击。但在此之前,我们还需要做一件更重要的事!”三皇子眼中闪过一丝狠意。

    “何事?”东洛忍不住问道,东洛也是一个战争狂人,三皇子说的一切让他兴趣大增。

    “吞并医国!这个战事不断的时代,谁能掌控一群医术高超的人,谁便能,,”

    “够了,这是绝无可能的,任何人都不能攻打医国。”三皇子的话尚未说完,便被东远安国打断。“且不说我东远开国皇帝许诺永不和医国华氏为敌,就这么多年来医国无私的救助了我们那么多的将士,我们就不能去攻打他们,攻打我们唯一的盟友!!!”

    “医国确实是我们的盟友,可是他们在救治我们的同时,却也在救治其他国家的人,他并不纯粹是我们东远的盟友!”三皇子目光坚定,“我想这世界上最厌恶战争的便是医国了,所以他们也将是最希望天下一统的国家,医国那些没有任何武装力量的人,也是这么多年受蛮夷伤害最大的国家,他们对蛮夷的恨最深,对战争的恨最深。如果华妃愿意劝降华氏族人,我们便可以不费吹灰之力的拥有一股对我们帮助最大的力量。”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