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王有术:逃妃逼上门
字体: 16 + -

第一百零七章 元宵灯会

走近一看,原来是用黑布隔出了一个单独的空间。黑布前一丈处悬着一盏灯,却用遮得严严实实,只露出正对黑布的一面。光束透出,打在布上,显出一个脸盆大的光圈。两个人站在暗处,各自将双手伸在灯前,灵巧的变幻着。

初晴不由也凑上去仔细观看。

一双手出现在光圈中,灵活的或屈或动,幻化出一只鸟,扑棱棱的飞落枝头。又是一只鸟儿飞落。两只鸟开始小心翼翼的试探互啄,然后便是相对翩翩起舞,再后来交颈相依,难舍难分。忽然,一只猫出现在光圈中心,不主动扑向鸟儿。鸟儿惊走。光圈中又来了一只狗,汪汪大叫,那猫儿又忙不迭的逃跑。那狗正在得意洋洋之际,却又来了一只凶恶的狼。狗儿惊慌失措,夹着尾巴落荒而逃。

手势变幻间,各种动物神态必肖,活灵活现。围观的人群不住叫好,待看到狗夹着尾巴落荒而逃时,俱不由得轰然大笑。

那两个人自暗影中闪了出来,一高一矮两个男子。两人朝观众团团一揖,高个男子唱了个喏,开口便是一串吉祥话。然后便是说流落异乡,盘缠将尽。若大家看得开心,掏钱买几个灯帮衬路费云云。说着,将四周的黑布撤下,显出一排灯来。那人言语风趣,形象滑稽却洒脱,围观的人笑着,倒也有不少纷纷解囊,初晴也买了一盏,递给小尾巴,然后继续前行。

却见场子中心有一个高约三丈的灯架,上面悬挂的灯不仅多,而且盏盏精巧之极。赏灯的人里三层外三层的围了个水泄不通,却不时有人叹息着摇头,满脸沮丧的拿着一盏花灯出来。初晴不禁有些奇怪,拉了个人一问。方知原来这里设立的竟是一个灯谜擂台。擂主言说若有人能连续答对三道灯谜,便免费送一盏花灯。若是接了谜面,却一道也答不出,便要花双倍的价格买一盏灯。

初晴一听,不禁兴趣大起。早就听说过灯谜,只是在现代,自己因忙于工作,无暇参加灯会,自然更不会去猜灯谜。如今既然碰到了,自然要去见识一番。于是,她往里挤去。可是,她身手虽然也算灵活,却牵了两个小孩儿,怕人挤着了他们,也不敢使劲。挤来挤去也去不了中

间。不由暗暗发急。

苏白与卫若兰不由一笑,两人一左一右将初晴及孩子护在中间,往里走去。围观的人群只觉一股大力涌来,便不由自主的往两旁退去,让出路来。初晴一行人走到近前,灯架下摆着一张方桌。方桌上摆着一个大大的竹筒,竹筒内满满的插着竹签。

桌后,坐着一个玄衣青年,眉目深邃,脸上轮廓分明,俊朗之极。只是此刻嘴角微挑着一丝冷笑,神情大是不屑。一个青衣小厮站在他身旁,眼中满是得意。他看看桌前冥思苦想的几个,笑道:“诸位,还是掏钱吧。凭你们那颗榆木脑袋,想也是白想。”

桌前还有几个儒士打扮的人正拿着竹签在冥思苦想,此刻听了他的一番话,俱都面露愧色,却无法驳斥。只得长叹一声,抛下竹签,一个个掏钱买了灯,挤出人群,垂头而去。

那小厮得意之极,不禁拽起文来:“常听人说江南钟灵毓秀,文人雅士咸集,最是风流锦绣之地。谁知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这偌大的云水镇,竟连区区几道灯谜都猜不出来。我就是想白送,也……”他摇头晃脑袋的说得正高兴,一眼看见了初晴苏白卫若兰三人,不由呆在当场,下面的话再也说不出来。围观的人也怔怔的看着他们,忘了说话。一时间,突然安静下来。那玄衣青年也不由得一怔,他平生自负相貌,却未曾想还有人比他更俊逸,还一见就是两个。

初晴暗暗叹了口气。卫若兰绝美无双,苏白丰神如玉,引人注目之极。一路行来,她已经见怪不怪了。

“姐姐,那鲤鱼灯好漂亮!”一片安静中,小尾巴却拉拉初晴,仰头道。

初晴顺着他的手指看过去,一尾金色的鲤鱼灯挂在架子上。那鲤鱼灯浑身金光灿灿,姿态优美,仿佛刚刚跃波而出,煞是美丽。

那小厮方回过神来,忙道:“我家公子定的规矩,姑娘若连猜对三道灯谜,这灯,就白送。若是猜不出,就请付双倍价钱买下。”

初晴不禁有些为难,这猜灯谜她可是不会。

“这灯多少钱?我不猜谜,也出双倍价钱买下,如何?”初晴看看小尾巴期待的目光,同那小贩商量。

那小厮摇头,嘴角含了一丝笑:“姑娘,不能坏了规矩。要买灯,必须得先猜谜。猜不出,才能买。”

什么破规矩啊。初晴咬咬唇,正待再说。

“不知应该如何猜呢?”却是苏白,微笑着朝初晴摇摇头,对小贩道。

那小贩眼睛一亮,眉飞色舞道:“这位公子一看就是饱读诗书之人。请在这三个竹筒中各抽一只竹签,然后全部猜中,小人就将这盏鲤鱼灯白送给你。”

“好!”苏白淡淡道,伸手分别在筒中抽了三支竹签。

初晴凑近看去。只见三支竹签上写的分别是:

并重,打一成语

退席,打《论语》一句

踏花归去蝶绕膝——打一药名

初晴觉得有些头大,这灯谜如此刁钻,又是成语,又是四书,竟然还有中药名。难怪前面那些人俱铩羽而回了。却见苏白微微一笑,望向那玄衣青年道:“阁下好巧的心思。”

那玄衣青年微微欠身,目光闪动,神情颇为自诩:“请指教。”

“不敢。”苏白淡淡一笑,将竹签依次放回桌上,口中不停,“并重--恰如其分;退席--不在其位;这最后一个,”苏白望向卫若兰,笑道,“这可是你的本行。不过还好,这个倒可以从谜面去理解。踏花归去蝶绕膝,可见是香气所致,不就是香附么?”

卫若兰则是一贯慵懒的神态,此刻,听了苏白的话,不置可否。只是眼中,多了一分笑意。

那小厮却望向那玄衣青年,见他点头,知道苏白是答对了。于是,只得取下那盏鲤鱼灯,交到满脸欣喜的小尾巴手中。

围观人群纷纷叫好。

苏白朝玄衣青年点头致意,便欲离开。

“且慢。”那玄衣青年却开了口,声音清冷如寒冰,“阁下难道不准备再猜几个么?还是说,这次只是碰巧了?”

围观的人俱有些不忿,有认得苏白的人,便叫道:“苏公子,猜啊。将他的花灯都赢过来。”

“是呀,是呀。”围观人群纷纷附和。于是,人们齐齐叫道:“猜!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