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掌仙界
字体: 16 + -

今天这一章写得很别扭,觉得还是要重新写过

    这一章写得很别扭,写到差不多了,越看越觉得不对味,还是重新写过,今天可能更不了了,我就贴一贴原来的版本吧,新的完全不一样,大家就当看着玩:

    “看来道友对中土之事知之颇深呐,确实与天子有关。”玉阳子笑道。

    听到这话,韩晓不禁脸色微变,再难镇定,忍不住急声问道:“与天子有关?为什么?”

    老道士等人诧异地看了她一眼。

    苏提见对方面有异色,知道韩晓一时失态,让对方生出疑惑,当即笑道:“实不相瞒,贫道虽是海外之人,但与师妹游历中土,却也知道当今天子有雄才大略,短短二十年间就平定天下,令九州百姓安居乐业,有中兴大乾之势态,实乃五百年一出的英主,贫道与师妹都对这位天子颇为敬佩,却不知俗世之君,何以让截教圣地降下法旨?”

    韩晓也是关心则乱,事关她的父皇,任谁都难以以平常之心对待,好在她也知道轻重,尽量克制住心中的担忧和急切,先听明白事情的原委再说。

    六大宗派的人不疑有他,玉阳子摇头道:“苏道友只知其一,却不知那天启帝的狼子野心。”

    “哦?还请道兄解惑。”苏提奇道。

    长春子接过话头,道:“此事说来话长,要牵扯到一桩上古时期的陈年旧事。苏道友虽居海外,却也是我玄门中人,应当听说过万载之前,天下玄门曾经历过一场莫大的劫难吧?”

    苏提最近和始皇帝、太阿剑交集颇深,一听到万载之前,顿时就想到了始皇帝,不假思索便道:“道兄所指的,可是始皇帝慑服天下玄门一事?”

    他还记得那日始皇帝说起当年功绩,欲命天下玄门造册在案,听朝廷调宣,天下玄门不允,始皇启雷霆之威,灭七宗,平九门,终令天下玄门俯首。

    这段往事说起来寥寥三言两语,但灭七宗,平九门,短短六个字,便可窥见当年的血雨腥风,王座,从来都是用血肉与骸骨堆砌而成。

    不难想象,当年必定是经历过一场浩大且残酷的争斗,以天下玄门惨败而告终。

    “道友知道那场大劫再好不过,当年始皇无道,恃强而骄,涂炭生灵,我玄门先辈为阻其暴行,前仆后继,不知多少先贤舍身伏魔,不知多少宗门道统断绝,实乃我玄门前所未有之大劫,近乎万劫不复,庆幸浩然天地,正气长存,始皇帝罪孽滔天,罄竹难书,终为上天所不容,难逃天谴,为上天所诛,天下玄门方才脱得大难。”

    这话说的和始皇所言有些不同,只因双方立场不同的缘故,事情大概就是这么一件事情,苏提并不觉得谁对谁错,这世上并非只有对错二字。

    始皇帝并非寻常帝王,自然不会容许人间还有玄门这样一股强大的力量不在他的掌控之中,而天下玄门超然世外,多是仙人的道统传承,自然也不会屈服于一人的淫威之下。

    说到底,还是要看谁的实力强,拳头硬,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只是长春子等人怕是并不知道,始皇帝当年不仅慑服天下玄门,更是兴兵伐天,连天庭都杀他不死,只能封印,此刻就在朱雀玄坛中的太阿剑里。

    此事牵连甚大,对天庭来说并不是光彩的事情,各大玄门只怕知晓内情的寥寥无几。

    苏提不动声色,接着听长春子说道:“始皇帝伏诛之后,天下玄门痛定思痛,我等玄门虽是世外之人,但亦有除魔卫道,拨乱反正之责,俗世浑浊,欲念横生,特别是九五之尊,执掌九州社稷神器,极容易滋生野心,不可不察,为防止始皇之祸重演,需有玄门监察天下,制约皇权,及时拨乱反正。”

    “原来如此,莫非当今天子有何失德之处,竟引起截教圣地的不满?”苏提问道。

    “岂止是失德,简直是狼子野心。”玉阳子冷冷一笑,道。

    “我等玄门虽有监察皇权之责,但毕竟是修道之人,不宜直接插手俗世政务,于是便扶持七大世俗家族,用以替玄门监察天下,制约皇权。”长春子解释道。

    韩晓顿时恍然,难怪七大家族根深蒂固,历朝历代的帝王都奈何不得,皇权处处受制,她原以为七大家族是侥幸攀上玄门宗派的大树,利益交换,得到庇护,却没想到,原来七大家族是玄门扶持起来制衡皇权的存在。

    “那天启帝心知肚明,这些年却一直处心积虑,企图将七大家族除去,摆脱我玄门监察。”长春子说道,“若只是如此倒也罢,苏道友可知,就在不久之前,始皇帝的佩剑太阿已经重新出世了。”

    苏提心中一震,故作惊讶:“道兄所说的,莫不是早已随始皇帝消失了近万载的太阿神剑?”

    长春子点了点头,道:“不错,原来太阿剑就藏在太阿山下面的龙脉之中,半个月前太阿剑出世,诸多强者争夺,却都铩羽而归,太阿剑不知所踪,据说便是落入了皇室的手中。”

    苏提听到这话不禁愕然,不知道长春子等人是从哪里听到的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