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态爱情之三
字体: 16 + -

第三章 快乐的乖孩子

    sun may 27 17:21:26 cst 2012

    说玉朗是个乖孩子,这种判断还有以下根据:

    《诗经》说“父兮生我、母兮鞠我…..。”玉朗是“那场大革命”后出身的孩子,但父母给他的是中国古典式教育、残酷历史的伤痕式教育,还有习武人士的师徒式教育。

    或许玉朗说不上度过的是无拘无束的童年,也失去了许多有益的成长要素;但玉朗收获了父母无私的爱、家庭的和谐、强健的体魄、超凡的武功,他也不乏坚韧、懂事与智慧,并经常保持着愉快的心境。

    说到保持愉快的心境,玉朗的妈妈真是有心人做有心事,她从小给玉朗进行“愉快教育”。

    比如:妈妈见儿子放学回来就问,今天你愉快了吗?玉朗回答,天天上学,枯燥;妈妈就说,那你不用上学了,天天跟叔叔练武。天哪!那不累死我吗!玉朗赶紧回答,妈妈,学还是要上的。妈妈说,既然学必须上,你就要克服枯燥感,保持愉快感,练武时也要这样……

    又比如:妈妈问,儿子,今天你愉快了吗?玉朗回答,不愉快,一个女同学捏我的胳膊,说我胳膊粗得像牛腿。妈妈笑道,这你也不愉快,那女同学是夸你健康,难道你喜欢人家说你胳膊细得像鸡腿……

    要知道,玉朗的父母是成功人士,却没有爆发户的嚣张心态,没有在浮躁的逐利社会中失去自我、失去清明的内心。玉朗是父母爱情的结晶,也是父母身体力行的成果。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这个榜样来自父母,那可就无坚不摧了;因而,父母在玉朗心中有相当敬仰的成分。

    到现在为止,玉朗仍旧按照父母安排的人生轨迹前行着――波澜不惊地前行着;但经过社会历练后,玉朗最终还是偏离了父母安排的航迹,走上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这个事情朝这个方向发展,玉朗的父母基本上是没有抵触情绪的。可能是他们全面地、正确地理解了玉朗的“政策精神”并欣然接受之。

    这种判断是有一定道理的――要知道,从小到大,父母,尤其是妈妈跟儿子的沟通基本上是快乐沟通,融洽沟通,很容易达成共识。

    天下的道理就是这样:父母从小教育孩子,让他们这样走,不要那样走,有时的干预会彻底改变孩子的一生;随着孩子长大,内心的主见也伴随着成长,最终走上自己想要走的理想之路、希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