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武独一
字体: 16 + -

第八章 千年世家

    王泽这一说,李永耀彻底放松了警惕,虽然不知道王泽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但既然是从这方面推测出的,就说明自家在计划中扮演的角色没有暴露。但关于匾额这件事,李永耀还是有些疑问。

    “我很确认除了我和父亲以及陈凤仙等寥寥数人,其他人都不清楚陛下为我韩候府这块匾题了名。彦弟虽是知情人,但从他的反应来看,不是他说的。敢问国师从何得知。”

    “嗯?不知侯爷听过气运之说吗?”

    “听过,据闻当年开国就有诸多宗门想争国教,甚至为此参与到夺嫡。气的当时的先祖大发雷霆,让各地总督带兵直接破了山门,其中典籍尽数入了皇家府库。当时有人叫嚣,大楚用自家国运破他们宗门千年运势,最后定过不了百年。那人所说的运势大概就是气运吧。”

    听李永耀的话,王泽点点头。

    “侯爷的理解倒是没错,但有一点错了,那人不是叫嚣,说的是实话。”

    “实话?笑话,国师虽然是道家出身,推崇自家传承倒也没错。”

    李永耀起身面朝亭外,斩钉截铁的说。

    “我大楚血染的山河,那里是说倒就倒的。况且那人说不过百年,现在我大楚立国三百年了,总是期间多有坎坷,不还是过来了?”

    “对啊,你说的没错。大楚抗过了那百年大限。你还记得开国17支功勋权贵还剩下几支吗?”

    “还剩下4支。”

    “那还有那支兴旺的?”

    “这。”李永耀迟疑的回想着。

    “我出邺京的时候杨家的老爷子也不行了,听说是因为杨家祠堂被雷劈了,当晚就病重,此刻怕是已经。”

    “天灾啊,那就只剩下我们李家,还有守边的游家,杨家老爷子夸了,他们那几个后代也没有几个成事的,最后那个刘家,已经退出朝堂依旧成了一个经商世家。”李永耀数了一下大楚上下发觉开国的功勋的确没剩下多少。

    “你们李家还不是只剩下那十来号人,伸个手都数得着,不然也轮不到李君严一个女人当皇帝了。”

    “你是说这些都和气运有关?”

    王泽都这样举例了,李永耀哪里不明白他的意思,大楚打破那人百年国运的箴言,付出的就是这些开国元勋。

    “嗯,准确来说,是这样没错,当然这也和你李家的先祖有关。”

    王泽点头应到。然后用手蘸茶,在桌子是画了一艘船,一边画图,一边深度讲解自己的看法。

    “原本李家和其他16支功勋就是千年世家,历经数代王朝,早已自成一体。但秦王朝末期,持续了太久太久,足足数十年的乱世,各地揭竿而起,谁都打不过谁。不说普通百姓,就是这些世家也被冲击了太久。瘟疫,饥荒,战乱,所有的一切收割着这乱世之人的明天,无论高低贵贱。”

    王泽又画了十七个小人站在那艘船上。

    “一直以来,每当这艘船要沉的时候总会有人去缝缝补补,让这艘船改头换面重新航行,这些世家只要在对方修船的时候从自家腰包里援助些财货,最后这艘船总会有他们的位置。但秦王朝末期,持续了太久,世家也陷了进去,没有明主没有枭雄,也许是秦王朝的确是烂的过了头,没有能工巧匠可以修了。所以这17个世家一拍手,算了,我们自己修。这才有了你们大楚先祖3年扫平南国的事,可惜那时候秦王朝疆域太辽阔,哪怕17支千年世家拼尽所有,也就能治理大楚这么多地盘,不然现在哪有什么大齐。”

    “这些我都知道,我李永耀好歹也是李家子弟,这些事民间不知道,我还能不清楚?我希望知道的是你口中的气运是什么。”

    李永耀听着王泽给自己讲大楚的建国史,皱起了眉头,这些自家7岁跟随夫子学习的时候都知道了,这里和气运有什么关系。

    “这就是气运关联啊,你还记得封禅是开国多久后。”

    王泽问李永耀。

    “永兴历37年,也就是开国后37年。”

    “那个道人什么时候说的话。”

    “永兴历,35年……,不对这并不能证明什么。”

    “不能证明?我这样给你说吧,王朝刚立,基本前几年就要封禅。就是为了禀告上天,然后确立正统。但就千年前那个大月国封禅和你们大楚封禅出了岔子,知道为什么吗?”

    大楚封禅过,这很多书里都有记载,但封禅出岔子,却是李姓族谱里才有记载,而且只有成年后才有机会知道,其中细节更是不得而知,现在王泽说自己不仅知道,原因都很清楚,这匪夷所思了。

    “大月国是自己找死,本身是外族血脉,还暗中祭拜邪神。封禅那天祷告上苍,结果国主直接被一雷劈死,远在宫内的几个孩子直接变白痴。”

    “你的大楚这就有意思了,终结了乱世却又不想做皇帝,毕竟百年王朝千年世家。还想着什么时候好好找个接班人,来个宫廷政变,自家和其他世家换个姓,藏个几十年,继续做自己的千年世家,可惜的是这个计划泄露了。”

    李永耀摸不着头脑,自家先祖这么厉害吗?

    “所以有了那出各大宗门出山参与夺嫡的事?”

    李彦听的心潮澎湃,也不在假装淡定喝茶了。

    “对,毕竟白捡的李家治理了三十多年的天下,不说多么兴旺发达,但也是太平安康。各宗门开心坏了,除了包括我云泽山在内的几个方仙道一脉的道统没有插手其他的基本都有暗子,那时候的邺京可谓是群魔乱舞,好像这秦朝末期没有出现的天骄都挤在了那个时候。锦绣文章遍地是,治国奇人一抓一把,然后……。”

    “然后?”

    听到王泽的停顿,李永耀和李彦不由自主的也跟着重复了一遍。

    “然后就是一片血雨腥风。那时候天下宗门绝大多数精华都聚集在了邺京,宗师榜前50去了三十多个,全陷进去了。”

    “全杀了?”李永耀惊的膛目结舌。

    “唉,全杀了。”

    王泽不由的叹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