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的奇幻漂流
字体: 16 + -

第十章:虎啸猿啼(下)

    且不提此时叶浮内心的波动,猿公在叶浮离开竹屋之后,看着空荡荡的屋子,心底也是一阵恍然。

    还记得那是寻常的夜晚,他也像往常一样在山林中练功,当他跃进一处山涧的时候,清楚听到了里面传来的婴儿啼哭。

    这是一个很老套却又常见的剧情,这是一个被人遗弃的婴儿,至于这个婴儿究竟为何被遗弃,猿公并不清楚,却不难猜测。

    他知道人类诸国征战已经百余年,大小诸侯相互吞并,掌权者不断扩大那名义上属于自己的王土,而庶民却连一隅乐土都难以找寻,成年人都已经活不下去,更何况一个婴儿。

    就这样猿公将这个人类婴儿收养在会稽山里,他的年龄也已不小,一生所学的绝世武功也应该找个继承人,毕竟他年轻的时候在人类的世界游历过,也知道一个继承人的重要性。

    可惜野兽难以开启灵智,终日只能依靠尖牙利爪无意识的生存,自然无法学习武艺,这名婴儿就理所当然,成为了他的继承人。

    这孩子的天赋不错,猿公肯定就算在人类世界里,这孩子的天赋也能排得上前列,仅仅十年时间就学会了他七成武学,等到叶浮十五岁的时候,猿公已经教无可授,叶浮在武学造诣上已经近乎达到九成有余。

    唯一让猿公遗憾的是,不知什么原因叶浮无法修炼内力,须知武林中人纵横江湖,外家功夫再怎么强悍,终究比不得内家真气。

    习武不练气,到头一场空。

    人体终究有极限,当身体机能无法超越这个极限的时候,就需要修炼内家真气突破桎梏,当真气修炼到登堂入室的地步时,隔空取物,日行千里都算不得什么。

    似叶浮这样奇特的情况,猿公几十年来还是第一次见到,在叶浮五岁的时候,他就引导叶浮感受天地间的真气,打算凝炼后天真气。

    因为只有武者通过抱元守一,将真气聚集在自己丹田之内形成后天真气,未来在武道一途上才能有更大的进境。

    猿公以前曾在人类古籍了解到,有后天真气还有先天真气,只可惜人类如今只能修习后天真气,因为这先天真气当人类出生之后将全部汇聚存留在肾脏中,维系着人类最基础的生命之源。

    当人类后天真气不足的时候,人体就会消耗先天真气,而随着先天真气的过量消耗,人类也会迅速衰老直至油尽灯枯。

    当然,就算人类一直补充修炼后天真气,藏于肾脏中的先天真气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散,因为先天真气无法补充和增长,谁也逃不脱时间的束缚,先天真气耗尽的时候也就是万物寿终正寝的时刻。

    据闻有一些传说中的人物,曾获得过修习先天真气的方法,能够源源不断的补充随时间流逝的先天真气,寿命也会随着先天真气的充足而延长。

    有位传说中的人物名曰“篯铿”,就学会了先天真气的修炼方法,并且让先天真气得到增长,寿长八百年而不死,遂羽化成仙,后人尊其为“彭祖”。

    且不说彭祖羽化成仙的传说是真是假,如若有人能够让先天真气得到增长,寿长八百余年,也已经脱离凡俗。

    当然,这种传说中的事情猿公也是闻所未闻,他还是按照人类修炼后天真气的方法引导叶浮修炼,可那日叶浮以抱元守一姿态静坐一天一夜,丹田之中空空如也,连半点儿后天真气的影子都见不着。

    这样一来,叶浮也就无法修练猿公剩下的一成绝学,比如先前猿公隔空将叶浮抓进竹屋的功夫,就是将隔空取物修炼到了极致,才能做到的事情。

    这一招叶浮自然无法修炼,猿公也未曾对他提过,也就无怪叶浮第一次见到这招时候还以为猿公扫帚自珍,偷偷留了一手。

    往日的事情历历在目,猿公白须飘飘的嘴角不经意露出了些许笑容,叶浮这只小猴子让他在杳无人烟的会稽山里,有了亲人的情感。

    可他也知道叶浮长大了,长大了的孩子终究是要离开,这是成长道路上不可避免的事情,猿公也不能永远将叶浮绑在自己身边。

    这会稽山,平日里也没有其它人类存在,叶浮虽然自幼在这里长大,可他还是个人类,人类就应该回到属于他的世界。

    “唉……!”

    猿公虽然有说服自己的理由,可看着空无一物的小竹屋,心里还是有些许怅然若失,周围的鸟兽似乎也能感受到这种孤寂,方圆十几里内丝毫声音也无。

    许久的沉默过后,会稽山里骤然传出一声长啸,其声音凄凉异常,于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高猿长啸撕破了山林的沉默,这一刻整个会稽山似乎也感受到了这种情绪,鸟兽也慌乱起来,北山鹰击长空厉声嘶鸣,南山猛虎吼声震天。

    一瞬间整个会稽山都躁动起来,似乎在奏响最后的离歌,送别走向远方的游子。

    ……

    “嗯?”

    行至半山腰的叶浮,听到虎啸猿啼之声的时候身形一滞,但紧接着又大步迈向山下,他的眼睛里没有泪水,脸上甚至没有情绪波动,这一刻他才算是真正的长大了,也准备好接触一个完全陌生却又崭新的世界,人类江湖的恩怨纷争。

    ……

    就在会稽山上躁动不安的时候,一队装备精良的带甲士卒也已经在范蠡的率领下来到山脚,山中的异常自然也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只不过严明的军纪让这群士卒没有丝毫异动,脸上虽然疑惑但还是肃然站在原地。

    范蠡看到会稽山里的异常时,脸上也露出了笑容,虎啸猿啼声音不绝,在他看来这一定与消失在会稽山里的王庭第一剑客高钧有关。

    这样一来也就证明了他的猜想无误,范蠡随即吩咐下去,让这一千士卒分散在下山的主要几条必经之路上,不论这场决斗最终的获胜者是谁,都要和他一起前往会稽城觐见越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