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智商设局
字体: 16 + -

正文_第一百一十四章

说不清为什么,秦阳有点心神不定。

王华的下落,果然被神通广大的媒体挖出来了,这一点和他之前预想的一样,但是媒体出动的规模之大和反应之强烈,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

他不记得自己曾经给人民日报和那家香港媒体打过电话,因为他觉得没有把握引起对方的兴趣,所以特意挑选了几家在地方上比较有影响,并且不太容易被当地政府封锁的媒体,没想到的是,这两家业内大哥级的媒体居然不请自来了。

秦阳不清楚眼前的局面是如何造成的,只是隐隐地感到,似乎有一股力量在暗处操纵着这一切,这让他有一种事态脱离自己掌控的感觉,也令他对今晚的行动有些担心。

直到太阳下山,秦阳还在犹豫,要不要把计划推迟一天,以便更好地观察一下周围的反应,但是迫在眉睫的形势又不允许自己白白浪费一天的时间。

潘国庆的真正死因,应该早就被警方破解了,所幸自己没有留下什么破绽。

但是幸运不会永远跟着自己,当警方在潘国庆身上找不到更多线索的时候,一定会调整侦查方向,翻回头重新审视江涛的案子,从中寻找犯罪动机,骆雪就会重新回到警方的视线之中。

相信新一轮的调查,绝不仅仅是做做走访笔录那么简单,只要把人带到局子里,骆雪一定招架不住的。

只有一点对自己有利,就是警方现在还不知道豆豆的身世,仅凭这一点,就为自己赢取了时间。

不过时间很有限,这个谜团,迟早会被揭开,这取决于警方何时重新调查骆雪,其中最大的危机来自于菲菲,她对自己和骆雪的那段感情太了解了。

有那么一瞬间,秦阳的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要不要把菲菲做掉?

秦阳敢对天发誓,产生这个想法绝对是无意识的,自己从来没有主动朝这个方向想过,但是不排除这是自己的潜意识在作怪。

人在高度紧张的时候,大脑皮层会根据所受到的刺激,做出自我调整以及各种心理暗示,这种暗示完全不受主观思维的控制,就像没有人能控制自己睡觉时会梦到什么一样。

秦阳被这个突然冒出来的疯狂想法吓了一跳,他意识到,无论如何,都要尽快结束这一切,否则再

这样下去,自己的精神就会出大问题,很有可能自己都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甚至变成传说中的变态杀人狂。

他长长地吐了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仔细想了想,发现目前的局势对双方来说,其实是公平的。

由于媒体的加入,固然会给自己今晚的行动带来几分风险及不确定因素,但是与此同时,案情的曝光,迫使警方不得不撤除对王华的保护。

重要的是,警方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下一个目标就是王华,在他们看来,自己没有要杀死他的理由。

是的,如果不是他企图**骆雪的话,自己也会轻轻地放过他。

所以,王华今晚死定了。

需要考虑的是,王华死后,警方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每次行动之前,秦阳都会把整个计划的细节和由此引发的连锁反应全盘思考一遍,这样才能确保事发之后,自己能够从容面对各种突发状况。

然而,这次思考的结果,令他不安起来,他发现,王华的死,虽然能令警方感到意外,对凶手的意图越发捉摸不透,但是同时,也会加快对骆雪的调查,这样一来,原定的五天后杀死周子平的计划,就显得太拖沓了,警方随时有可能找上骆雪。

不能冒这个险,计划必须提前,在除掉王华之后就要立刻解决周子平,必要的时候,可以用枪。

秦阳原本不打算用那把枪的,他并不崇尚暴力,更不喜欢那种血腥的场面,他认为凭借智慧就可以解决世间大部分难题。

如果一开始骆雪就能等到自己回来商量对策,而不是着急下手把江涛砸死的话,现在自己就有充足的时间来安排一切,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想出更加完美的方案,甚至把整个犯罪动机彻底隐藏起来。

但是世上没有如果,事情既然发生了,就不会重头再来,就像时光不能再回到七年前一样,那么,用枪解决问题,就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好在周子平是最后一个目标,不需要再考虑后果,杀掉他,然后立刻带着骆雪跑路还来得及。

把事情再梳理一遍,先解决王华,这是今晚行动的第一步。

这家伙现在萃华宾馆,警方已经撤除了对他的保护,但是安排了一个记者发布会,试图对案

情做一个正面的解读,好让公众感觉到警察并不像传说中的那样无能与腐败。

宾馆内的布局、监控、消防通道,秦阳已经了然于胸,毫不夸张地说,只要进入宾馆的后门,就算闭着眼睛,他都能找到王华所在房间的位置,准确程度,可以用步来计算。

解决他的方法很简单,上次给潘国庆准备的那支注射器没有派上用场,这次正好用上了。

唯一的一点小小遗憾,就是毒剂起效太快了,从注射进肌肤到心脏停止跳动,只有短暂的不到十五秒的时间,甚至连恐惧都没来得及产生,一切就结束了,与骆雪这些日子承受的痛苦比起来,未免太不公平了。

如果宾馆的行动进展顺利,就要马上赶到墓地,起出那把枪,完成计划的第二步,也是所有行动的终极——杀死周子平。

不先把枪起出来的原因,是为了以防万一。

任何事情,都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所有的事情,都比你预料的时间要长,会出错的事情总会出错,如果你担心某种状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这就是著名的墨菲定律。

如果在昨天之前,秦阳没有丝毫把握将整个计划的进度提前,他在设计每一个目标的同时,也在密切监视着其他目标的活动,因为这个计划是个整体,不能因为一棵树木放弃整片森林。

通过跟踪,秦阳发现,周子平是所有目标中,形迹最飘忽不定的。

按理说,他在机关工作,应该坐班,可是这家伙从来不按规定的时间上下班,几乎是想什么时候来就来,想什么时候走就走,有时前脚进了单位,很可能不到五分钟就出去了。

总之,他的作息时间是随性的,找不到什么固定的规律,这样就很难对其做出有针对性的设计。

可是就在昨天,转机出现了,周子平的老婆住院了,一直到今天下午秦阳悄悄潜进医院窥探的时候,他都陪住在病房里,没有离开过医院一步。

这就使整个计划中最难完成的步骤突然变得容易起来,而且几乎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走进去对准他的脑袋开一枪就行了。

不得不承认,这个计划并不完美,但是简单有效,如同人生中的许多事情一样,往往只需要做减法,而不是加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