孽海狂徒
字体: 16 + -

第一百一十一章 寂静岭

    是夜,赵公子三人将马车停靠林地间。

    这所谓的小路,其实并不明朗,路面时断时续,而且很多地方马车通行不便,往往还得绕路而行。

    自从登上此路,的确不见行人,对于吕安来说,如此反倒比在大道行驶要安心许多,只是不再担心是否会遭遇莫名袭击。

    此地林荫茂密,随着日落西山,林中一片昏暗而又寂静无声,只偶尔从林地深处传来几声不知名的鸟鸣和一阵时有时无的阴森林风,让整座树林显得颇有些诡秘幽闭,让人隐隐会有些不安。

    吕安颇为麻利地从林中取了些木材出来,他小心的取出火折子,很快在林中生起火来。三人围坐火堆前,这种诡秘气氛才少了好多。

    为了应对此行,这赵公子于出发前准备了好些饮水与干粮,三人一遍烤火,一遍嚼着干粮,赵公子好像对此地颇感兴趣,随口对吕安问道:

    “吕师傅,为什么我感觉此路虽荒芜一些,却没大路那么绕远,而且此路有很多修葺过的痕迹,给人感觉这才应是大路才对。”

    吕安听此一问,他嚼了口干粮,然后才笑着说道:“赵公子真是明察秋毫,此路原本就是早前拓荒人开发的主路,他们当初指望靠此路打造一条贯泰州东西方向的一条主路。当时就已直通无常山一代的。”

    赵公子听此一言眉毛一挑,不由得说道:“哦?还有此事,那为何此路会逐渐荒废,反倒启用那条更远的大道?”

    对于这个问题,李思雨同样颇感好奇,这泰州地界,到处都是山丘密林,开拓道路何其不易,为何不取这条路程最短的道路,反倒要特意绕远重新开路。

    吕安见赵公子和师父对事大感兴趣,一下也来了兴致,他当年与他哥闯荡过这地方,对一些地方传说多有打探,还真对此地了解一二,而且其中有些传说故事颇为恐怖凄厉,他见师父平日里不拘言笑,还真有心吓她一吓。

    “其实本朝开国之初,此地先民的确已将此路打通。而为何现在荒废如此,却是因为咱们眼下身处的这片密林。”

    火光照耀在吕安连上,透出诡异的火光。

    赵公子一脸平静地认真听着,倒是李思雨好像在暗暗深吸一口气。

    吕安见师父这服神情心中暗笑,但表面依旧摆出一副神秘莫测的模样,继续说道:

    “这泰州地界,早年匪祸横行,各处凶林险地都有这些强人踪迹,所以泰州地名,多以恶名为主。”

    “什么迷踪林,回头坡,这都算好的听的。像什么送命岗,断魂崖这种让人闻之发寒的地名更是比比皆是。”

    “这些凶恶地名,都是为了警示行人,多加小心,而当时前人开路,也大多规避了这些凶地,实在绕不过去,也只在外围搭建道路。”

    “然而先民一路建设至此,发现这座山林有幽僻宁静,与其它地方不同,此地竟然连动物踪迹也很少出现。给人感觉就好像一处死地。他们找到地图文献一看,只见文书上标记此处只有三个字寂静岭,至于名称来源只字未提。”

    “这些先民大多是公孙氏从外地牵移至此,对此地传闻知之甚少,见此林名字并不如何凶恶诡谲,而且越过此林就已离无常山不远,所以他们最终决定,横穿此林,打通来路。”

    “刚一开垦,倒也无事,可是后来开垦至林深处,营地内就开始怪事不断,很多人夜晚都做噩梦,好似有人在夜半十分依附他们耳边哀鸣。”

    李思雨听到这里不由得有些惴惴不安,吕安见此心下更是得意,原来像师父这样的高人也会如此恐慌,当真新鲜得很,他嘎巴下嘴继续说道:

    “营地出现怪事,也找不到是什么原由,可此时道这片林地道路已开凿了一半,如果就此中止实在是对人力的巨大浪费,再加上开垦队伍怎么说也是人多势众,最后领头的一咬牙,干脆带队伍硬是把整座树林打通,终于在外界与跤县,那个当时还是跤村的地方打开了通路。”

    “那跤村吧,就建在无常山山脚下,那时候的无常山还不叫此名,叫黑风山,是一座慌山,跤村村民靠摘取山上一种异果往外贩卖为生,此种异果有醒目提神之功效,身受大老爷们的喜爱,只是以前道路不便,运送困难,此果一货难求。现在打通此路,这跤村与外界自然往来频繁,不少商贩开始横穿此路,往来贩货。”

    “刚开始还没说出什么问题,可是后来但凡在此林过夜的之人,夜晚都能听到阵阵似有似无的哀鸣之音,把很多商贩吓的是屁滚尿流再不敢来。后来这事愈演愈烈,甚至有人生成看到林中鬼影闪过,不但听到哭声,还能听到歌声!”

    “这一下全部人都受不了了,这路也没人敢走了,事情最终传到把持本州的公孙氏那边,他们查阅府库封存的典籍,终于在一本专门收录当地野史的典籍内找到寂静岭的由来。”

    “原来前朝时期,此地虽然荒芜,但还有不少村户驻扎,靠猎杀当时此第还未绝迹的一种凶兽为生,此兽骨可以入药,可做吊命之用,和黑风山的异果乃是本地的两宝。只是无论采摘异果,还是猎杀凶兽,都需要大量健壮男子,而偏偏也不知道这此地风水问题还是怎样,当地多产女娃,少男性。”

    “那年代多个人可就多一张嘴,很多家都很困难,根本就养不起这么多人,后来逐渐也狠心人开始遗弃女娃,但大多数家庭还是强忍着挨饿,供养他们的子女,直到有一天。”

    “从外地来了一个商人,姓贾,他见这些村落有如此多女娃却无力供养,就跟村民们提出,愿意收买这些女娃,卖给城里大户当丫头。”

    “此事对村子来说是个天大好事,毕竟女娃进了城里,生活反道要比这里好上很多。而他们也能得些钱财,对他们来说是件两利的事情。”

    “就这样,此商人每来一趟,都会收购十名女童,年龄只要十岁以下的,多了也不收,基本上每年都回来一趟。”

    “当时好多家一家有三五个闺女,这都排着队让他选,这么如此一来就是五年时间。”

    “逐渐的村里已经习惯了这笔买卖,就连他们的那些女娃子,都在期盼着商人早日到来,好带她们去过富贵日子。”

    “一切原本相安无事,可直到有一天……”吕安说完断在这里,没往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