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走江湖
字体: 16 + -

第九章:江湖往事如云烟(四)

    “这天下计时方式极多,千百年来江湖狼烟四起,交战不休,也没人能将之统一。不过用得最广的还是皇朝的历法,名唤玄武历,取自大汉皇朝开国太祖的庙号。而今算来,今日当是玄武历七百零六年九月初六。

    当年玄武帝自草莽中而起,于乱世之中打下了这个天下。当他立国之时,仅仅统一了中原南部,北部仍旧军阀林立,虽然每一个的实力都不如汉,但是他们自有一个联盟,联手抗击汉朝,倒也不分伯仲。

    如此分庭抗礼的日子并没持续多久。玄武帝是个极为雄才大略的人物,就当时的战争形势而言,汉朝统一中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北部联盟虽然看起来在各处战场形式占优,但毕竟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大多数各自为战,顶多有余力的相互帮衬一下,仅此而已。所以玄武帝便把目光逐渐的从对外扩张转移到了对内维稳。

    而这时这江湖就开始走进了他的视线。原本玄武帝一心领兵征战,对内事务大多交给丞相自行处置。一介文臣,毫无武功,又谈何去处置武林上的风风雨雨?当时的豪杰们白日里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快意江湖,这倒也罢了;问题就在这快意江湖上。”

    封阳华突然顿了一下,心有考校之意,也有着试探之心,便问道:“秦风,你可知这问题是什么?”

    秦风心里暗暗偷笑,自己十四岁的面容倒是相当不错的伪装,虽然自己早已猜透一切,但若是表现的太过妖孽倒也不妥。于是便迟疑了一会,犹豫的说道:“怕不是……以武犯禁,却无人能制?”说完,还试探着瞅了瞅自家师父。

    显然答案并不这么简单。侠以武犯禁确是朝廷禁武的起因,但却不是无人能制,而是无人去制。对于闯荡江湖的那些豪杰们来说,绝大多数人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没必要非要去揪着那几个犯了朝廷律令的家伙不放,非要去见官啦赔钱啦甚至一命抵一命啦。

    虽然说有行侠仗义的侠客以天下为己任,路见不平则拔刀相助,遵朝廷律令,但那毕竟是少数。更何况以天下之大,这些许人又怎可能管得过来?再加上那些名门正派说是将自家弟子押回门内处置,若是天赋差劲的也就罢了,天赋绝佳的又怎下的去死手?顶多是关个几年紧闭,命其突破某某境界方可再入江湖,仅此而已了。

    还有一个原因便是,这汉朝才立国几年?我等世家名门大派又存世几年?王朝兴替我们见得多了,不给你添堵都算是我们看得起你了,你还想我们遵守那些狗屁律令?没睡醒吧?

    但是很明显,玄武帝可不是没睡醒,反而是武林中的世家名门们沉浸于过往的辉煌而过于自我,却忽视了今时已不同与往日。他们可以无视汉朝,玄武帝却不会无视他们。玄武帝非常清楚,若是依旧放任这群人快意江湖,这天下也做不长久。且如今的汉朝军令严明,阵势齐整,将星如云,且禁卫军皆是被赐下皇族秘法多年修行,虽然论单打独斗尚不能与入门弟子们相提并论,但是军阵一起,前行后退号令严明,宛若一人,那便是掌门,也难以讨得了好处。

    而在玄武历十六年夏天,江湖上更是开始正魔大战,这场战争波及整个天下,从北荒到南疆,从西域到东海,以及整个中原在内几乎随处可见名门弟子的尸首,或是魔教中人的头颅。玄武帝再也忍不下去了,江湖上的腥风血雨严重影响到了帝国的运转,帝国的根基在于平民百姓,而不是这群整天喊打喊杀以武犯禁的家伙。

    于是先是玄武历十七年春颁布禁武令,要求汉朝疆域内全部名门正派避世不出,尤其不得进入各个城池村镇,违令者灭门!同时各大城池实行宵禁,凡夜间在外现身者诛!

    没人把这事当回事。但是随着正阳教的覆灭,目中无朝廷的豪杰们开始懂得了恐惧。朝廷兑现了自己的禁武令,所有限期未撤离城池的门派全部被十万禁卫军登门诛灭,自掌教以下无一活口。同时大内高手们尽出皇城,坐镇各大城池,凡发现携带兵器、或是习武有成之人,一次登记驱逐,二次直接诛杀,无论武功高低全部一视同仁。

    江湖上的血整整流了十年,这也导致那一届的天骄榜和豪杰榜中原的名额全部被朝廷的大内高手们包揽。

    这是一场江湖浩劫,而那导火索正魔大战也草草结束——不论是魔门还是正教都在禁卫军的铁蹄下瑟瑟发抖,哪还有工夫去互相对抗?

    封阳华把这段让所有豪杰们毕生铭记的历史缓缓说完,脸上也浮现出一抹恐惧。他暗暗地调息了一会,平复了波荡的内心,继续给秦风讲述北荒和中原的其他秘闻。窗外太阳东升西落,这又是一天。

    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这天下太大了,秘闻也太多了,而封阳华又已经年近七十。有很多东西他都已经记不清了,只能是边讲边回忆,偶尔再感慨感慨。一晃,便是半个月过去了。

    九月二十的清晨,秦风伴着鸡鸣声起床,备好早点,便又去了封阳华家。昨日一天的讲述几乎已经把秦风需要知道的事情全都说尽了,从今天开始便是封阳华正式传艺的日子了。

    而这半个多月村里也有着不少的事情发生,不过绝大多数都和秦风无关。有关系的只有一件——委托王铁匠打造的三棱军刺制好了。

    王铁匠为报答当年秦东城的恩情,用上了自己珍藏多年的材料明光石,辅以百炼钢等许多珍稀材料,几乎不眠不休的打造了半个月终于完工。秦风本想用手试试锋利程度,但王铁匠只用了一个动作就阻止了他的继续行为——王铁匠随手把这三棱军刺扔向木桌,只听嗤的一声,军刺齐根没入。待拔出再看,光洁如新,毫无损伤。秦风对这军刺相当满意,感谢一番后,便贴身收好。

    这把军刺的问世也引来了封阳华,哪怕是封阳华以老江湖的眼光去看,也是对此赞叹不已。虽然比不得大派的珍藏,但是也算得上是神兵利器了。虽然有些好奇这图纸从何而来,但秦风一口咬定是自己父亲遗留笔记中记载,封阳华也就没再多问下去。毕竟秦东城尤善机关工匠之术,有着这样的新奇发明并不值得大惊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