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鼎录
字体: 16 + -

第四十六章 聚宝隆

    陈青点头道:“嗯!国师言之有理,我听你之言便是。可我还是想知道,那上品炼器之物,在何处方可得之?”

    芦煜笑答:“上品炼炉和炼香,只在大些的商铺中有售,但都是价格极高,除此之外,则只有寻高人炼之了!”

    “国师不正是高人吗?”

    “哈哈哈!殿下虚授微臣了,微臣只不过是先知而久习,如今若是运气好,可炼出中品略好些的法器,上品则不敢妄图矣。”

    “哦?连国师都不能炼出上品……”陈青略感失望的叹道。

    “殿下可是很想习得上品炼器之法?”芦煜谨慎问道。

    陈青一听芦煜之问,便试着答道:“正是!国师可有妙法?”

    “藏于民间之高手,微臣尚不得而知,但微臣知晓有一处定可炼出上品法器,只是……此处恐很难入之!”

    “这是为何?还有国师都觉得难入之处?”陈青急忙问道。

    芦煜想了想,还是说了出来:“殿下可知天下三大宗派?”

    “我念书时,先生曾说过一些,但似他也知之不多。”陈青回道。

    芦煜慢慢说道:“魏国阴魂宗,擅长邪门武功;宋国孟丘宗,内功醇厚,剑法精妙,弟子众多;玄宗,则精于炼器、用毒、暗器、轻功等奇门秘术,而其就在我陈国的玄灵山上。还有一事,我也可告诉你,勿要轻易声张…”

    说道这里,芦煜突然放低声音,显得颇为神秘,陈青则瞪大眼睛,只见他继续说道:“…我师尊冯候告诉我,其家族曾为中华先祖黄帝之四大将军之一,四人分别掌握着对应四圣兽的四种仙法,称为‘四圣功’。中华一统后,黄帝为保留仙法而造福于后人,命四将军组建了一个叫玄黄的宗派,据说为天下首宗!但是,随着黄帝故去,周王崛起,玄黄宗的长老们感受到了很大压力。为了谨遵黄帝保留仙法的遗命,他们开始将四圣功藏于深处,而对外只以剑术之类的外家功夫,和医药、暗器等奇门之术示人…”

    此时的陈青已听得入迷了,只见芦煜继续说道:“…而后,随着岁月流逝,宗派逐渐没落。且据我师尊所说,后来的孟丘宗,还有阴魂宗,其开山掌门都和玄宗有渊源。故,我相信就算直到今日,其宗内必然还藏着四圣功的秘籍,若是殿下能成为其弟子再假以机缘,以你之天赋,学之非难也!”

    见芦煜似已说完,陈青眨巴眨巴眼后叹道:“原来玄宗还有这般故事啊!”

    “是的,只是,玄宗不涉世事,行事极为隐秘,且赖其深不可测之功法,与我朝廷本无交葛,却还因伐宋之事略有间隙,唉……。”说道此处,芦煜略显出一丝无奈。

    陈青又问道:“那我不说自己是皇子便可了吧?”

    芦煜想了想,笑道:“呃……此事日后再议吧,呵呵……殿下需先熟谙下品炼器之术后再图他法。”

    “也是!那我便先从下品法器炼之,日后定有机缘可习得上品炼术!”陈青满怀自信的说道。

    芦煜承笑,又从柜子里拿出一本书,递与陈青道:“此书乃是炼经要本,以此为基础,可根据炼器之详情来自定炼经,殿下应会用得上。”

    “嗯,那多谢国师了。”

    “我知钦州有一家叫‘聚宝隆’的店铺,经营炼器之宝多年,逾期典当之物中也能淘得一些佳品,殿下若有兴趣可去那里看看,或能寻得一些上品炼炉和炼香。”

    “哦!如此,我记住啦,等下就去看看,多谢国师!”

    临走,陈青突然问道:“对了,国师刚才说的四圣功里的四圣兽,分别是什么呀?”

    “四圣兽乃是比我中华先祖更早的四种传说之物,分别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殿下腰中挂着的玉印,四面刻的就是此四兽啊!”

    “哦~!原来如此。”

    “三楼还有一些宝贝,陛下已许久未用了,我去取些来给殿下拿回去把玩几日如何?”

    “不用了!”陈青一边抱着炼炉走出房间一边说道:“把玩宝贝已无甚趣味了,不如自己炼器有意思……”

    芦煜看着背对的陈青,却欣慰而笑,眼中已尽含赞叹,暗道:“青儿虽贵为皇子,但却未奢靡于享乐,此等少年,日后必为人杰,陛下想复兴陈国或亦有望矣!”

    陈青离开藏宝阁,将炼炉放于住处,便出了皇宫,朝街上走去。经过几番打听,陈青终于找到了位于西城的聚宝隆。

    聚宝隆,算得上是陈国当铺的老字号了,至今已传了三代,如今的东家是贾令。贾令经营之道颇为精明,只是人人都知道他吝啬至极。

    一年前,聚宝隆在鹤临开了分号,把钦州的掌柜吴信派了过去,而钦州总店却不舍得花钱再请人,竟自己当起了掌柜。

    贾令有一子贾正,本十分希望他继承自己的衣钵,却不料此子喜欢舞文弄墨,还无有自知之明,贾令对此事一直是头疼不已。

    贾令正在柜台上算账,贾正则坐在柜台外,靠桌子的一张檀木椅上,手持一本诗经背读着。此时陈青踏门而入,贾令一看是个少年,正好让儿子练练手,便低声朝贾正喊道:“正儿!来了客人,你去招呼一下!”

    贾正似乎听见了其父之音,却朝他斜瞟一眼,而后未于理睬,继续摇头晃脑的背着诗。贾令见状又气又急,便自己走出柜台迎了过去。

    走近后,贾令先仔细看了看这少年,不但锦衣银簪,腰间的那条玉坠格外显眼,竟还有些气度不凡,便觉得这或是一位小金主,弯腰笑着问道:“这位小公子,可是第一次光临我聚宝隆吧?”

    陈青正看着木柜上的展品,听闻贾令客气的问话,便侧脸微笑,一边点头一边宏亮的答道:“正是!您便是掌柜吧?”

    贾令乃是久经商场的老滑头,观人之术尤佳。仅听闻这位公子之答便可洞晓:其态端,其气正,其语简,其意明,若是只闻其声,甚至会误以为答话者是一个弱冠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