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吟
字体: 16 + -

第二十三章 暗流涌动,人心不古

    荆州,此地素来乃兵家必争之地。而其中的江陵郡更是重中之重,而此地的郡守正是出自江汉王朝四大名门望族之后的萧灵宝。

    深不见手的黑夜,一个黑影在街巷上狂奔,几处腾挪之后,翻墙而入,悄悄潜伏进了江陵镖局。

    半晌后,一辆马车在深夜中从后院驶出,马夫正是那黑影之人,马车一阵疾驰便消失在夜色中,从一处暗道中驶出江陵郡。

    车上似有女子哭泣之声,那黑影无奈笑着看了看身边的一把刀,对车内人说道:“别哭了,哭有什么用?那事做都做了……现下走投无路,我们去投奔徐州乡下的远房亲戚避避风头。”

    过了一日,又是一道黑影潜伏进江陵镖局,半刻后,黑影从前门而出,在街道上飞奔一路过后来到江陵郡府,隐没而入。

    一个宽大的内室中,灯火通明,萧灵宝望着面前躬身的黑衣人问道:“去江陵镖局看了如何?”

    那黑衣人说道:“大人,江陵镖局已人去楼空,那余磊正肯定做了什么,才会逃之夭夭。”

    萧灵宝摆了摆手示意他退下,自然自语起来:“小王这么久不回书信,必然他们一行人已遭那宋祁望识破,恐已全部身死,只是这余磊正为何又逃之夭夭?难道他在这其中亦有牵连?跟了那宋祁望投奔王林敬了?想我萧灵宝宏图大志,为我效劳,日后指定飞黄腾达,那王林敬有勇无谋却能得两州刺史,更是手握精兵强将,为什么!”

    说道此处,手指握着的木椅处已经粉碎。

    “因为当年你父亲虽权倾朝野十余载,但欲加九锡而封王被陈王两家阻碍后,北征后楚又失利,虽未谋反,但恐已在世人眼中冠以想窃国之名了。所以你名声不好,你萧家名声亦不好,那王林敬背后的王家经历王朝百年风雨而不倒,现下更是手握镇北军军权。虽那王林敬有勇无谋,但位高权重,而你现下只领小小的一州之郡。虽你求贤若渴,但两相对比之下,你觉得换做是你,会投靠谁?”

    暗中一人听到他的自言自语,突然回答道,亦不怕得罪于这萧灵宝,说话极其中肯。

    萧灵宝倒是不怒,赶紧起身,来到说话那人处,推着他坐着的轮椅过来,继续说道:“先生,我亦知道你说的这些道理,只是苦于无奈不能成就一番伟业,而发了几句牢骚,倒是让先生笑话了。”

    那坐在轮椅上的是一位枯槁老人,双眼无神,双腿齐膝而断,虽是一个龙钟之态的残疾老人,但看这一郡之首的萧灵宝如此称呼又如此恭敬,想来必是极为倚重。

    那残疾老人接着说道:“经这宋祁望一事,想来那王林敬对你可能已心生不满,但万不可与那王林敬继续交恶,只能从中周旋,眼下倒是有一个好机会,皇帝年少痴傻,广陵王大权独揽,任用那王家偏房王林长为中书令,此人才德如何我想你很清楚,而那王林敬素来自号忠诚,于国于家估计都会坐不住的。徐州之地虽是流民四起之地,但北靠长江天险,南临京畿重地,加上没甚大家族,怎么做知道了吧?”

    萧灵宝听后大喜,连连点头,两人不说破倒也知道如何做,看来这萧灵宝亦不只是外界说的那般横行霸道。

    萧灵宝大笑着对残疾老人说道:“经先生提点茅塞顿开,先生实乃大才,我这就派人去兖州和徐州,倘若真能成就一番伟业,先生不在我之下!”

    那残疾老人,也不在意萧灵宝说的什么,叫他推着自己入屋歇息去了。

    ……

    “快点啊,快点啊!”

    一绿裙少女吃着糖葫芦,边跳边走着,对着后面一个背铁剑少年欢快的说道。

    原来是当日老顾看见的这一对绿裙少女铁剑少年。

    那背铁剑的少年赶紧跟上去,边走边说:“来了,来了,你慢点,别摔倒了。”

    那铁剑少年跟上去又满脸愁容的说道:“你说你非要跟来做甚,我这武艺低微的,到时候保护不了你咋办?你师傅还不撕了我啊?她本来就看我们剑阁不顺眼了。”

    那绿裙少女毫不在乎的对他笑着说道:“我不怕,到时候你打不过我还可以用暗器帮你嘛!我们俩都打不过我就带你跑,天府楼的奇门遁甲我还是学了皮毛的。”

    那铁剑少年说道:“你还是易个容啊!万一被人知道我们俩私奔了,到时候我们两派还不得又打架了啊?”

    那少女听到私奔,俏脸一红满不在乎的说道:“我不想易容啊,易容久了会老的快!看到就看到,怕什么……”

    “对对对……看到就看到,怕什么。”

    那少女看着路旁一颗老树下,一个倒在地上喝着酒,手里提个无灯灯笼的老头儿对他们回应着。

    绿裙少女跑过去问道:“老爷爷,你知道去扬州的路吗?你拿个灯笼做什么啊?现在的白天呢!而且你这个灯笼还是无灯的,嘿嘿。”

    那老酒鬼指着东方说道:“顺东而行。”

    那铁剑少年赶紧也跑过来,看着这个怪怪的醉酒老头,赶紧拉着绿裙少女就跑了。

    从远处传来绿裙少女对铁剑少年的说话声音:“那爷爷还没回答,为何白天提个无灯灯笼呢!”

    那老酒鬼也不理会他们俩,对着那灯笼说道:“都这么久了,天府楼和剑阁还是这么剪不清理还乱啊。哎一对老冤家,你说是吧,妙儿。”

    但肯定是无人应他的,那老酒鬼又喝一口酒,便一醉不醒。

    口中若有似无的念着:问余何意提无灯,笑而不答心自问。

    ……

    “世子殿下出巡,无干人等速速闪开,倘若惊扰殿下了,就地格杀……”

    一俊俏少年坐在一茶楼里,看着那队算不上声势浩大,但极为高调的车马几人,话音正是从当先一骑一个长得一副贼眉鼠眼的精瘦男子口中说出。

    隔壁桌一个年轻男子疑惑的向旁边老者问道:“爹,这世子殿下是谁啊?这么大阵仗,堪比皇家出巡了。”

    那老者一脸不满的小声说道:“你是真傻还是不知?这偌大的江汉王朝,除了那扬州刺史,又录六部尚书之事代领丞相一职的,王朝唯一的王爷广陵王的世子之外,谁还敢称世子殿下。谣传皇帝年少痴傻,广陵王听政,他的世子比太子也差不了多少,也不怪如此声势了。”

    老者说完还四顾一下周围,生怕自己说的话被别人听了去,招来杀身之祸。

    街上听到那贼眉鼠眼男子的话后,皆四散而逃,静立的站在街道两旁。

    一个幼童津津有味的吃着糖葫芦,背对着那队人马,走神的没有听到那男子的话语。

    眼看那队人马已经渐渐靠近,那幼童还是自顾自的背对着吃着糖葫芦,傻傻的对着街道一旁的他娘亲笑着。

    那幼童娘亲赶紧招呼他过来,却已经来不及了,赶忙跑出去想把这个幼童抱回来。

    那女子才刚把幼童抱起,那后面的刚吼着让行的,长的贼眉鼠眼的男子,见这母子俩找死的还站在街道中央,鬼魅一笑,便提起手中马鞭朝那母子俩人挥去。

    那女子见到马鞭挥了过来,已经躲避不了,便死死把幼童护在怀中,转身用不算宽大的背对着那挥来的马鞭。

    女子一副吃痛的表情,却等了许久也未感觉到自己背部皮开肉绽的感觉,心里一阵狐疑,转头回看,却见到一俊俏少年,正站在他身后,那挥来的马鞭却被那少年牢牢抓在手中,不能再动丝毫。

    少年转头对她母子俩一笑,那女子抱着自己儿子赶紧跑掉,几下就消失无影,不说一句感谢没有,连个笑脸表情都欠奉的就不辞而别了。

    旁边茶楼里那父子二人,见到隔壁桌一个少年飞奔而去护下这母子两人,却没有丝毫的赞扬,而是一脸的担忧,那老者嘴里念念有词:此人怕是要交代在这里了。

    抓住这马鞭的不是别人,正是一路向东而行大概已有月余,入了徐州的陈半艺,他见那幼童来不及躲闪,就想出手,见突然出来一女子护在其身前,那马鞭业已出手,便再也坐不住了。

    只是他见那母子二人落荒而逃,毫无感激之色,甚至连四周众人都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脸上皆是你死定了的嘲笑表情,陈半艺瞬觉好笑。

    真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啊。

    那骑马男子见这少年不知死活,就想从他手中夺回马鞭教训这小子,让他知道什么叫生不如死。

    但是自己用力扯了半天发现那马鞭一动不动,陈半艺就一脸云淡风轻的看着他,他立即换两只手扯着马鞭,使出吃奶的力气,刚一用力,陈半艺就松开马鞭,一时收力不住,从马上落下摔了个四脚朝天。

    陈半艺大笑不止,那队人马见此人不知死活还敢大笑,都冲杀上来想料理了此人。

    “少侠快走……”

    陈半艺见那几人冲来之时,暗处却有一人叫他离开,陈半艺心里想到:看来此地也不全是些冷血无情之人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