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世红颜:皇叔你太坏
字体: 16 + -

东城内乱 四面楚歌_第二百二十章 唇枪舌战

九皇叔连日赶回了东城的境内,但他不知,就在他去往西陵的那些时日里,朝堂之上早就乱成了一片。

原本九皇叔在朝堂上就有诸多朝臣对他存有微词,要不是忌惮他手握八十万的兵权,怕是早就有人上书参他了。

这次南昭有难,九皇叔不顾皇上的旨意,私自调了十万兵马前去救援,加上他亲自领兵前去,更是落人口舌,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

这期间,安王更是联合宰相贺兰名扬及其众多的门生,联合奏请上书,指责九皇叔刚愎自用,目中无人,几次三番违背皇上的意愿,要求收回他的军权。而宇文至其实并没有生病,他只是用这个借口逼迫九皇叔回朝来面对众大臣的非议。

左离的昏迷不醒让九皇叔如同断了一臂,许多本该他处理的秘密情报全都断了线,让九皇叔在朝中的势力大不如前。虽然本想过这次南昭与西陵的战事结束之后,便带着青城游走山林,不问朝事,但如今东城的朝局,却让九皇叔如何都放不下心来。

一回到京城,九皇叔连朝服都来不及换,就直奔进了宫。在他眼里,宇文至不但是皇上,还是他的兄长,从小一起长大照顾自己的兄长。

而此时,贺兰名扬,安王还有几位要臣都在议事殿。

没来得及等到通传,九皇叔便火急火燎的冲了进去,一进到内堂,看到皇上好端端的坐在龙椅上,九皇叔疑惑的皱着眉,竟一时间忘记了礼数。

“这是怎么回事,皇上不是派人传书给我,说有病在身吗。”

一旁的贺兰名扬见状,阴阳怪气的开口了说,“九皇叔还真是贵人事忙,日理万机啊,连见了皇上都不下跪,这般胆量真是让人敬服。”

看到皇上那副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样子,九皇叔心中也已经猜想到了大半,多半是被这帮佞臣整天逼的没有了办法才会出此下策。

“臣参加皇上。”九皇叔既然心中了然,自然是不能再让旁人抓住痛脚

,而且,向皇上请安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只是皇上早就有了口谕,在东城,九皇叔任何时候都可以不用行跪拜之礼。

“九弟快快免礼,此行路途遥远,路上定是辛苦万分,受累了。”皇上也顺势寒暄了几句,其实,对于贺兰名扬等人的行为,皇上并没有什么立场。朝堂之上,本就有这些繁复的琐事,任何一方太过强势都不是什么好事。

皇上这样做,自然也有他的道理,若是将九皇叔的兵权拿回自己的手上,那朝局上势力基本都落到了贺兰家,那东城的朝堂自然也就是贺兰家说了算的了。但皇上却也不愿刻意的偏袒九皇叔,现如今这样平衡的局面,也算是安稳。

“回皇上的话,此次虽路途遥远,也总算平定了南昭与西陵的战事,却也不虚此行。”

“恩,既然如此,那早些回府歇息吧,改日再来请安。”

皇上的这句话让一旁的贺兰名扬急了眼,立刻开口说道,“既然九皇叔已经进了宫,也不急于这一时半会吧。”

九皇叔其实心知皇上是有意偏袒自己的,但在这么多的大臣面前却又不能表现的太过明显,而且九皇叔也不愿让皇上难做。

轻笑了一声,九皇叔转身面向贺兰名扬,淡淡的说道,“不知宰相大人有何指教。”

没想到九皇叔今日的态度会这么好,气焰也收敛了许多,这让贺兰名扬有些得寸进尺。

“指教不敢当,只是臣等在这里商议些事情,针对东城军需,还有与西陵的交邦,九皇叔正好也在,那就一并给些提议吧。”

不等九皇叔开口,贺兰名扬带着审问的口气继续说道,“据老臣所知,东城境内的守军现已不足三十万,九皇叔执掌兵权数十载,老臣实在看不懂九皇叔的所作所为。”

“恩。”听了贺兰名扬的这句问话,九皇叔只是淡淡的回了一句表示听到了,并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西陵与东城有结亲之谊,试问九皇叔为何要

帮着南昭攻打西陵,如此一来,让旁人怎么看我东城国,岂不是让天下人耻笑吗。”

贺兰名扬这番话说的是义正言辞,一旁的几位大臣听后,也纷纷点头表示对他的赞同。

九皇叔没有出声,也没有表示惊讶,只是若无其事的听着众位大臣的议论纷纷。

而这时,安王却突然开了口,“欸——九皇叔一定是有他的用意,外公怎么能质疑九皇叔的断事能力。”

这句话明面上是帮着九皇叔,但谁都听得出来,这只是在变相的指责他滥用兵权。

九皇叔清了清嗓子,一脸无奈的看着贺兰名扬,冷冷的说道,“宰相大人是不是担心的有些过晚了,如今西陵与南昭的战事都已了解,而东城的大军不日便会撤回,木已成舟之事,又何须多言。”

贺兰名扬说的是如此慷慨激扬,却被九皇叔轻描淡写的两句话给驳了回来,一时间竟有些气结。

“你……”

“可据臣所知,如今三十万的东城军还未能撤离,因为西陵还未履行完战败的条件,所以,若此时东城境内有个突**况,那九皇叔应当如何处理。”

说话的人是贺兰名扬的门生,如今的工部尚书左季堂,九皇叔对这个人的印象倒是不差,为人还算耿直,分得清是非,只是投错了师门,跟错了人。

“左大人执掌工部,什么时候对兵部的事情也如此上心了。”

九皇叔的这句质问让左季堂有些许的退怯,声音也不如刚才那般大声。“臣不敢,但为皇上分忧也是臣的分内之事。”

九皇叔也不准备与他多计较,便开口解释道,“如今四国的局势已定,西陵自顾不暇,而南昭这次与东城结盟自然不会来犯,至于北郡,就算他有这个胆,要破东城三十万大军也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这些时日足够本王调兵遣将,将他们一举歼灭。而至于边境小国的那些蛮夷祸乱,东城三十万将士绰绰有余,根本无需忧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