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世红颜:皇叔你太坏
字体: 16 + -

战火纷飞 狼烟四起_第二百零四章 颜心兰

当看到那名妇人的样子后,颜沐依的惊讶之情难以言喻,瞪大了双眼注视着她的一举一动,直到双眼噙满了泪水,看不清楚眼前的事物。

那名妇人见到颜沐依红,这份吃惊更是不比她少半分。但是她却强忍着内心的挣扎,佯装镇定的对着两个士兵说道,“你们先出去吧。”

两个士兵对望了一眼,犹豫的说道,“可是太子交代了,一定要让她说出南昭帝君的下落。”

那名妇人提高了音量,显得有些不悦。

“太子是让我来审呢,还是让你们两个来审?我自回向太子交代,你们在这里,我如何下手。”

毕竟她是江天磊请来的贵客,两名士兵都不敢得罪,只好怯怯的退了下去。

待两名士兵出了营帐,那名妇人赶紧走到颜沐依身旁,蹲下身为她解开了反绑住双手的绳子。而颜沐依却呆愣的留着眼泪,直到被扶坐了起来。

“沐依,沐依,你怎么会在这里。”那妇人双眼通红的看着颜沐依,轻抚着她的脸颊,脸上的神色异常的悲伤,让人看了都止不住的心疼。

突然被这样的触碰让颜沐依浑身一震,早就夺眶而出的眼泪又生生的收了回去。伸手拍掉抚摸自己脸颊的手,颜沐依嫌恶的说道,“你别碰我,你为什么会在这里,你走开,我不要你管。”

颜沐依的行为让这名妇人更为悲切,跪坐在地上,手却不知该往哪儿放,哽咽的说道,“沐依,我也是没有办法,巫蛊族一夜被血洗,你让为娘的怎么办,若不是因为你还活在这世上,为娘的早就随你祖母去了。”

可是颜沐依却丝毫听不进去那些说辞,反而红着眼大声的质问道,“那母亲就可以帮着西陵祸害世人了吗,你就可以违反族规在无辜的人身上种下蚀情蛊了吗,难道母亲不记得祖母的教导了吗,你曾在巫神面

前发过誓,绝不会用巫蛊术来害人,难道这些你都忘了吗。”

“沐依,沐依你听我说。”面对着女儿这样的指控,颜心兰不知该如何反驳,但却因为这样的指责痛心疾首。

颜沐依捂着耳朵,吼叫着,“我不要听,我不要听,是你背叛了巫蛊族,若是这样,我情愿你已经死了,我不要听你解释。”

这几句话让颜心兰的心情跌落了谷底,似乎正如颜沐依所说,她确实不该再活在这个世上,她背叛了巫蛊族,违背了巫蛊族的誓言,作为巫蛊族的传人,曾在巫神面前立誓绝不用巫蛊术助纣为虐,可是却没有做到。

沉静了许久,颜心兰冷静的说道,“沐依,为娘不奢望你的原谅,但你是巫蛊族仅存的族人了,为娘希望你尽快离开这里,免得丢了性命。”

抱膝坐在地上,颜沐依听到这番话后,将深埋的脸抬起来,看着颜心兰问道,“那你呢?你还要留在这里为江天磊效命吗?”

“我……为娘现在还不能离开。”这句话说的很轻,却直击了颜沐依的心,生疼生疼的。

“好,很好,非常好。那请你也不要来管我,我的死活不需要你过问。”

说完这句话后,颜沐依在毛皮上躺了下来,背对着颜心兰。

颜心兰怔怔的看着她的背影,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掉。过了很久,伸手抹了抹了眼泪,站起身,轻声说道,“沐依,为娘走了,好好照顾自己。”

许多记忆涌上了心头,记得小时候,母亲对自己总是很严厉,而祖母却对颜沐依格外的疼爱。每次她只要调皮做了坏事,只要躲到祖母的怀里,总是能够躲过一劫。

小时候,总喜欢去捣弄母亲饲养的蛊虫,将母亲饲养了好几年的火甲虫放到冷水里,又拿一些肉骨虫当成鱼饵去钓鱼,搞得湖里的所有鱼都死了。而这些时

候,母亲都要罚她跪在祠堂里,对着巫神认错,没有三天三夜绝对不会放她出来。

即便是这样,母亲还是很疼爱她,颜沐依所有的衣裳都是颜心兰一针一线制出来的,除了蛊毒外,母亲还教了颜沐依许多医术,只要有空,便带着她去脖骡山上采集一些草药。

可就是这样一位母亲,在别人眼里却是如此的不堪,如此的恶毒。想到青城的身上的蚀情蛊就是母亲种下的,心情就无法平复,对君北齐和九皇叔都有一种深深的自责。

而此时,因为颜沐依的掩护,君北齐顺利的避开了西陵的追兵,躲到了附近的一个小县城内,若是顺利的话,三天后便可以与无涯那里的东城军会和。

但是君北齐却放心不下颜沐依的情况,无奈只身一人,身旁没有一个侍卫,所以他便决定暂时留在这个小县城里,一来可以养伤,二来,也好探听颜沐依的情况。

江天磊收到南昭军从渭河撤离的消息后大发雷霆,后知后觉的他才知道中了君北齐的调虎离山之计。当下便下令整军,从渭河撤离,赶往琛西抵御东城军。其实说到底,没有了柠馨的线报,江天磊根本就不是九皇叔的对手,他没有先知的嗅觉,完全不知道九皇叔和君北齐的下一步想要做什么。

从东城出发的青城选择了一条最为捷径的路去往渭河,因为担心君北齐的情况,所以这几日除了晚上服下安息丸后休息几个时辰以外,基本都在不眠不休的赶路中,若是顺利的话,该是三五天后也能到达渭河一带。连日来的赶路使得青城的身体也撑到了极限,可是她却丝毫不在乎,现在最重要的便是君北齐的安全。

九皇叔那里的三万人没有青城的速度这般快,毕竟三万人要踏进西陵境内不可能做到让人丝毫察觉不到,但却也在尽力的赶往渭河,希望能够帮助君北齐解决眼前的危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