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神无量剑
字体: 16 + -

第三十九章 剑庐受道(上)

    次日清晨,叶秋照旧又给独孤胜熬了汤药,便动身前去学剑。刚一出门,颖儿灵动活泼的双眸却闯入了眼中。

    叶秋笑道:“你怎么来了?”

    颖儿道:“我若不来,你知道去哪么?”

    叶秋道:“师傅昨日不是说了,要咱们二人跟随谢清师公学剑?”

    颖儿点点头,说道:“这倒是不错,但你可知师公在哪等咱们么?”

    叶秋挠挠头,道:“这我却不知了。”

    颖儿嘿嘿笑道:“走吧,紧跟着我,别走丢了。哈哈……”说罢,转身便走。

    “我自小生在藏剑山庄,还能迷路不成。”叶秋追了上去,二人并肩同行。

    不多久,颖儿放缓了脚步,叶秋见前面便是剑庐,问道:“在这学剑?”

    颖儿回道:“走吧,师公在剑庐里面等咱们呢。”

    虽说叶秋打小就在这藏剑山庄生活,但掌门向来将此地列为禁地,因而他却从未踏足剑庐半步。此时将要进去一探究竟,心下也有几分好奇。

    当下两人一齐推门而入,叶秋四处打量,见庐内香烟袅袅,腾飞至顶。大堂上方挂着一块黑色金丝楠木的匾额,上面龙飞凤舞的题着四个大字‘剑意无边’。正下方放置一张小叶紫檀木翘头案,上面焚香供奉着一个灵位,而后壁上面却悬挂着一把长剑。

    他神游片刻,回过神来,又将目光移到近处,便见一个身着青衣的白首老头背手而立。

    二人躬身行礼道:“师公。”

    谢清点点头,但并不转过身来。沉默了片刻,开口道:“你二人既然成了剑奴,想来不但武艺剑法上面出类拔萃,而且对剑的见解也该有独到之处。都且说来与我听听。”

    二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不愿开口先作回答,生怕答错了,惹得谢清不高兴。

    谢清道:“怎么?日后要接管咱们藏剑山庄的人竟然连这点勇气都没有么!”

    颖儿闻听此话,当即回道:“我来说!但我说错了,您可不许笑我。”

    谢清笑了笑,说道:“你这丫头,尽管说便是了。”

    颖儿快语道:“剑开双刃,身直头尖。横竖皆可伤人,凶险异常,生而为杀。”

    谢清点点头,但叶秋却眉头一皱。

    谢清察觉,问道:“叶秋,你有何异议,此时但说无妨。”

    叶秋恭敬道:“是,师公。刚才师姐所说‘剑生而为杀’,我私以为不对。”

    “哪里不对?你说说看。”

    “剑乃古之圣品,至尊至贵,人神咸崇。是短兵之祖,属近搏之器。以道艺精深,遂入玄传奇。但实则因其携之轻便,佩之神采,用之迅捷,故历朝王公帝侯,文士侠客,商贾庶民,莫不以持之为荣。”叶秋说到一半又偷偷看了一眼谢清。

    谢清点点头,道:“说下去。”

    叶秋接着道:“剑与艺,自古纵横沙场,称霸武林,立身立国,行仁仗义,故流传至今,仍为世人喜爱,亦以其光荣历史,深植人心,因而历传不衰。”

    叶秋顿了顿又道:“更何况剑素来享有‘百兵之君’的美称,又怎会‘生而为杀’?”

    话音刚落,谢清忽然转身,面上带喜,说道:“那依你之见,剑生而为何?”

    叶秋凝思片刻,答道:“剑生而为何,还得需看使剑之人。此人若是以屠戮为乐,则手中剑是为杀器。但使剑之人若是胸怀侠义,则手中剑就是药石。”

    颖儿听得满头雾水,急忙插口道:“药石?”

    叶秋点头,淡淡说道:“不错。药石可以救人性命,剑也未尝不可。”

    谢清朗声大笑,道:“叶秋所言与咱们剑门剑理暗合,咱们开山立派的祖师爷谢天笑年近五旬方才悟得此理,想不到你小小年纪竟然能体会至深,真是让老夫惭愧。”

    叶秋没想到谢清如此夸他,连忙谦虚道:“师公,我是……我是……”

    他本想说自己只是随口一说,但心中转念一想,这的的确确是自己学剑八年来日日夜夜累积的感悟,因此后半句吞吞吐吐,最终却是说不出口。

    颖儿见他支支吾吾,抢言道:“师公,长生哥哥打小就是身有侠骨、心怀仁义,因此悟剑要快一些。”

    叶秋闻听此言,又是一惊,脸色羞红,再度开口欲要辩解。

    谢清却忽道:“不错,不错。心怀仁义之人便近此理。正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但你若是一昧心存仁义,恐怕日后剑法会常常受困,武艺进境便渐渐比他人慢了。”

    颖儿转着水汪汪的大眼睛,问道:“既然如此,那师公的意思是让咱们舍了一念之仁,对么?”

    谢清摇摇头,正色道:“恰恰相反。我要你们便是心怀仁义,剑下有情。”

    颖儿道:“弟子不明。”

    谢清道:“剑法的境界高度全凭你的心胸宽广决定。你心怀仁义越重,剑法的境界就越高。虽然你学剑的前二十年可能比别人逊色,但越到了后面,别人已无路可走的时候,你却还能继续攀登武学巅峰,达到他人无法企及的境界。”

    叶秋恍然大悟,说道:“原来如此!咱们祖师爷谢天笑后来就是因为心中仁义长存,因而突破了武学上的桎梏,从‘一代宗师’的境界攀登到了‘武林神话’的境界。”

    谢清道:“说的不错。但一个人的武功剑艺的高低也不是单单说他心存仁义便能决定,还要受到根骨悟性等天资的影响。但你们记得,只要你心有侠义,即使成不了武林中的高手,江湖中人也会对你敬仰三分。万万不可如马玉一般,为了提升武学,甘堕魔道,为人不齿。”

    叶秋、颖儿恭敬道:“弟子记下了。”

    过了片刻,谢清又道:“你二人资质不错,都是可造之材。日后将咱们剑门的上乘剑法学会,在江湖中也就可以称得上‘江湖高手’四字了,但至于是几流高手,还要看你们自己的造化和本事。”

    二人聚气凝神,都在细细聆听教诲,静默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