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刀之刀锋天下
字体: 16 + -

第二十二章 境遇

    太平历七二一年十月初三子时,中州,云都城某处

    此时的云都万籁俱寂,武道大会之后,在云都大放异彩的青年才俊各奔东西。周睿前往林家,西门川在西川郡剿匪,赵清霜回了赵家,赵天启在好又来学做菜,独孤宏回了北境,齐轩辕随行为之效力,其余人归家的归家,外出的外出,在此不一一赘述。

    云都的暗夜之下,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并没有因为一众青年的离开而停止。云都城某处,依然是熟悉的房间,熟悉的一跪一立,跪者一身夜行衣,立者一身书生打扮。

    “门主,提升赵天龙的暗花榜排名的命令已经下发各处。”跪着那人说道。

    “嗯,很好。”

    “林家那边情况如何?”书生问道。

    “周睿和林惜夕初识对方,目前的情报表明两家还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哼,四大势力行事总是如此拖拉,看来借助四大势力挑起历朝内乱暂无可能了,否则我等浑水摸鱼,可事半功倍。”

    “下一步行止如何,还请门主示下。”

    “当务之急还是要生擒赵天龙,问出《天刀诀》的下落,老夫和明门门主这些年来武功再无寸进,将来面对五大高手实在不利。”

    “门主说得是,赵天龙坏我门好事,夺我门宝藏,确实是一大祸害,又是上官家长子,无论如何都必须将其拿下。可若非门主亲出,门中无人是其对手,生擒更是天方夜谭。”

    “说到宝藏,有下落了吗?”

    “属下无能,对方狡猾,设了三队伏兵,一队车马往西北前往赤岩郡,一队往东前往拨云郡,还有一队往南前往安阳城,最后确认均为伏兵,宝藏不知去向。不过赵天龙离去之后曾密会独孤陌,想必和独孤陌脱不了干系。”

    “在云州摆这么大阵仗,除了他还能有谁。”书生咬牙切齿道,似乎很在意这批宝藏。

    “门主,不如我等就此散播消息,说独孤陌得了一批宝藏,让宝藏自己现身。”

    “混账,做事如此不动脑筋,老夫的目的是找到并夺回宝藏,不是置独孤陌于死地,到时若引起各方势力关注,宝藏能否回到我等之手还未可知。”书生厉声呵斥道。

    “门主息怒,属下有欠考虑。”

    “我等在朝堂前后可有人手?”

    “朝中后宫都有,门主要动用哪里的人手?”

    “找人将赵天龙的真实身份隐晦的告诉独孤若云,若老夫所料不差,那丫头必会出宫远行,云都不好动手,半路寻个机会将其劫下;另外找人上书,推荐雪公主独孤幽雪为独孤家联姻人选。”

    “没......没有了。”跪着那人战战兢兢的说道,毕竟这命令很不着边际。

    “先如此,我等看其反应再定下一步行止。安阳城那边,找人盯紧独孤陌。行了,你先退下吧。”书生道。

    “属下告退。”黑衣人起身离去,书生还是那副模样,未曾动作,不知在想什么。

    太平历七二一年十月初四午时,中州,云都城好又来酒楼

    赵天启最近的生活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进入了好又来酒楼,再加上安阳王关照,直接拜了好又来第一主厨王百味为师;忧的自然是亲朋好友都离开了云都,还剩个云公主仅仅算认识,并不是很熟,虽然自己现在最想念的是那个林家的姑娘。

    说到这王百味,年纪四十上下,以他的厨艺进入御膳房问题不大,可坏就坏在自己这一副不太对得起观众的身形样貌。虽说大厨大都隐于厨房,可谁也不敢保证哪一天宫中的那些人不会心血来潮想见见做菜的厨师,那就麻烦了。因而这王百味错失了机会,好在自己后来也想开了,好友来虽也有勾心斗角,可与皇城中想比,自不可同日而语。

    “你小子在想哪家姑娘呢?都快切到自己的手指了还不知。”一个膀大腰圆满脸赘肉的人说道,此人面色和蔼,腰系围裙,头戴圆帽,袖子折叠直到手肘。

    此时的赵天启也是差不多的装束,头戴圆帽,右手握菜刀,左手握着半截葱叶,赵天启闻言本想拿出自己标志性挠头的动作,发现自己手上有菜刀,便稍微弯腰憨笑道:“师傅您老人家又来取笑徒儿了,徒儿是在想什么时候能当上大厨,没有想哪家姑娘。”

    “去,你师父我好歹多活了几十年,怎么会连这点都看不出来。你要是想着做菜,眼睛应该盯着菜,似你那般看着远方,眉目含情,分明是在想远方的姑娘。”王百味笑道。

    “师傅,您真幽默。”

    “好了,不跟你贫了。今日为师教你做一道咸味腊味合蒸,你应该听说过吧。”

    “腊味合蒸是中州名菜,中州气候湿热,不利于鲜肉保存,未曾及时售卖出去的禽畜之肉会被盐渍烟熏风干处理延长保存期,才有了各种禽畜腊肉,进而有了这道腊味合蒸。”

    “不错,那你可知做好这道腊味合蒸的要点是什么?”

    “做好腊味合蒸的要点有三个,一是刀功,肉片应该切得厚薄均匀偏薄,尤其是肥肉,否则咸淡不均,影响口感;二重调料,腊味合蒸有甜味,咸味及其他特定口味之分;三是火候,一来火候影响的是肉的口感,二来是腊肉和调料的融合程度。”

    “不错不错,不过腊味合蒸是最简单的菜品,简单易做,要点也不多,你就跟着为师一起做。”

    接着师徒二人便一同从切肉开始,切片单以刀功而论,师徒两在伯仲之间。接着便是放调料,对于厨师而言,调料的多寡是菜品成败的关键,若是调料用量都没有把握,更遑论融入厨师的情感成为一代名厨。加调料之前应先把肉品分类置于碗中,加好调料便可以连碗放入锅中去蒸,放入碗之后一定要盖严防止蒸汽漏出,保持水沸腾,一般需要三刻钟到半个时辰方可出锅。

    “这火嘛,让水保持沸腾即可,还有一个要点就是这蒸肉用的水和锅,入锅前一定要检查是否有异味,若有异味会影响最终菜品的口味。”王百味叮嘱道。

    “徒儿记下了。”

    “你就在这守着,这可是要上桌的,给我小心点。”王百味说完便朝别处去了,好又来酒楼的厨房在一楼西侧,甚是宽敞,光厨师就有十来人,加上如赵天启这般的学徒和打杂的,二十人只多不少,即便如此,这厨房还是丝毫不觉拥挤。

    太平历七二一年十月初四戌时,中州,云都城皇城某处

    独孤若云这段时间过得一点都不好,并不是因为自己冷清的生日宴。她还是怀念武道大会的那段日子,口无遮拦却幽默风趣的周睿,同龄女子赵清霜姐妹,自然还有那个胸怀天下的赵天龙。其实独孤若云倒希望赵天龙能带她走,无关男欢女爱,仅仅是带自己离开这个牢笼,外面的世界,尤其是大漠的蓝天白云,她好向往。

    可惜事与愿违,和南宫家的联姻将自己推上了风口浪尖,虽然现在联姻一事暂时搁置,可之前的一切就像是南宫世家的一种宣誓:独孤若云是南宫家的人,谁敢动她就是与南宫家为敌。在这样的背景下,别说赵天龙,就是北刀盟周家或东州林家的嫡子都要好好掂量值不值得得罪南宫家。

    “真是个怪人,什么都没说,就给了我一张纸条,叫我交给公主。”一个宫女的声音传来,在皇城寝殿里屋的独孤若云依稀听见,收回了思绪,同时也将桌上的玉佩收好。

    “吴妈,出了什么事?”

    两人缓缓进屋,其中一个平民装扮的妇人,正是吴妈,还有一个宫女装束的少女。一脸慈爱的吴妈说道:“公主,刚刚小翠在外面遇到一个怪人,还是让小翠禀告公主吧。”

    “启禀公主,刚才奴婢在院门前遇见一个小太监,奴婢明明不认得他,他却塞了张纸条给奴婢,请奴婢转呈给公主。”

    “纸条呢。”那宫女闻言拿出了一张纸条,纸倒只是云都随处可见的官方宣纸,看字迹不算隽秀,也不算潦草,纸上只短短几行字:赵天龙,时年二十五岁,非赵家亲生,十年前抵达落云城赵府,赵家对外宣称其生于太平历六九六年八月初五,其实不然。其与上官静怡关系匪浅,特于此告知公主。

    纸条上没有落款。二十五岁,十年前抵达赵家,和表妹关系匪浅?上官家的人?表兄!这张纸条里丝毫没有提到上官仁的名字,却处处都在暗示赵天龙就是上官仁。此信是何人所写?对方的目的是什么,难道仅仅是为了将这消息告知于我。这消息是真是假?赵天龙八月初五的生辰不假,如今细细想来,赵天龙却有诸多可疑之处:潜伏好又来,和表妹亲密无间,自己对他莫名的熟悉,全心全意相助皇兄。既是表兄,为何不肯相认?联姻,赵公子曾说西门先生和林前辈已找到上官仁,并承诺在此事上相助于他,他那般胸有成竹.....

    独孤若云越想越惊喜,开始奇怪为何自己从未想过这种可能:表兄还活着,因为背负血海深仇,改名换姓用另一种身份活着,因为害怕被人认出,消息走漏,所以轻易不以真实身份见人。

    两个仆人见主子看着纸条良久不语,不知上面写的是什么。

    “公主,出什么事了,可是有什么麻烦?”吴妈关切的问道。

    “没什么,一个无关紧要的消息而已。”独孤若云起身往烛火旁走去,亲手将纸条烧毁。一旁的两个仆人都知道绝非主子说的那般简单,不过既是独孤若云心腹,自不会多问。

    “小翠,明天收拾一下,本宫想去王府住几天。收拾仔细了,这一次可能会多住几天。”独孤若云沉吟了一会,吩咐道。

    “公主,真的没事吗?”吴妈关切的问道,独孤若云没有回答,而是拿出了那块玉佩,然后看了吴妈一眼,吴妈瞬间就明白了。

    “有消息了?”独孤若云点头,吴妈会意,没有再言语。

    其实独孤若云并没有想好自己要如何应对。此事最稳妥的办法还是通知独孤陌,让独孤陌确定消息是否属实。对于独孤若云来说,如果这个人只是十年未曾蒙面的表兄,或许真会如此做。可若赵天龙真的就是上官仁,事情就没有想象的那般简单了,这些年来她的心情从不曾像此刻这般复杂过。

    一个十年来未曾见面的人,若再见,正如曾经所说,她并不知道自己是希望上官仁能回来和她朝夕相处,白头偕老,还是说只是单纯希望他还活着。可如果赵天龙就是她的表兄,情况就不一样了,上官仁的身份和武道大会期间发生的种种,两相一结合,至少不是希望他还活着那般简单。

    独孤若云越想越激动,越想越相信了信息的真实性,人一高兴,就容易昏头,就如此刻的独孤若云,完全忘记了去想这封信到底何人所写,对方写这封信的目的又是什么。因为很显然,那并非独孤若云获取消息的正常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