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青玄传奇
字体: 16 + -

第七十二章 雕刻

    两个人选好石头之后,就开始雕刻起来,诸葛亮就问道:“前辈,他们准备雕刻什么啊?”

    童渊直接打了诸葛亮肩膀一下说道:“小子,黄丫头不是你未婚妻吗?你都不知道吗,还来问我啊?滚!”

    诸葛亮就只好退到一边了,这边月长老就开始深深的陷入到步练师的雕刻中了,步练师的美意剑都蕴含着自己的理解,而黄月英也是一样的,诸葛亮也开始发现了这个事情,童渊见状也开心的笑了。

    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两个人的雕刻就开始露出了部分的形象了,头部一出来就是一个人的样子,黄月英雕刻的自然是诸葛亮了,而步练师雕刻的确实孙权,庞统看着步练师雕刻的人自己也不认识,就知道这个肯定是步练师的心上人了,虽然庞统现在已经跟月长老在一起了,但是心里那股淡淡的爱意却是一直都在的,这下这个醋坛子就打翻了。

    诸葛亮看着黄月英雕刻的居然就是自己,开心的傻笑了起来,童渊也是笑了笑,很快一个时辰过去了,两人的雕刻都完成了,一起收剑退步,然后黄月英跟步练师相视一笑,看着童渊说道:“前辈,请指教!”

    童渊尴尬的笑了笑说道:“论武功我已经没有可以指点你们的了,你们俩个都已经是跟我一个级别的高手了,甚至还要比我老头子还要厉害啊。但是你们雕刻的两个年青人嘛,我觉得诸葛亮这小子确实被黄丫头给雕刻的活了起来,虽然说雕刻的技术不咋样,但是在神态上却是很有神韵。”

    “步丫头也很不错,但是你雕刻的这个是谁啊?也是你的情郎吗?可惜我是不认识了,你雕刻的这个人虽然有一股英气和一股王霸之气,但是感觉又不是那么的明显,我不认识也就不好评价了,反正就武功来讲,我觉得你们是半斤八两了。”

    诸葛亮则高兴的说道:“平手挺好的,以和为贵嘛!”

    黄月英笑道:“我跟师妹本来就是只是友好的切磋,自然是友谊第一了。”

    步练师则谦虚的跟童渊说道:“早就听闻前辈是天下第一的枪神,不知道是否可以在武功招式等方面请前辈指教指教啊?”

    童渊大方的说道:“这个倒是可以,我给你们讲讲我理解的武术的道理,一起交流学习。”

    童渊道:“枪是一种长兵器,因为他的兵器特征,所以决定他的招数跟其他的兵器是不一样的,所以他的主要特征跟长刀是不一样的,长枪主要以刺为主,所以基础就是要把刺这一项练到得心应手才行,而比如刀的话则是以劈砍为主,所以关键在于力道,而行走江湖的人一般确实用宝剑或者短刀,短兵器自然是更加的灵活多变的,特别是剑,即可以进行刺,又可以进行劈砍,所以它既有其他兵器比如长枪或者刀的优点,但是同时缺点也很明显。”

    庞统道:“前辈,剑不是君子的象征吗?不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吗?怎么还有那么多的讲究啊?”

    童渊笑道:“那是噢,剑,我们可以看,有刀的刀刃一样的剑刃,可以用来劈砍,前面的剑尖也可以进行刺杀,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它用来劈砍的话却没有刀来的厚重,刺杀的话却没有长枪的长度,所以在招式上和应用上则更加要多变。”

    诸葛亮道:“前辈,那你的意思就是长枪的招式和刀的招式都可以用剑来使出了,就是说练剑的人必须要练的基本功就更多了。”

    童渊赞叹道:“孔明,你的理解十分正确,所以练剑是更加的辛苦,因为要求也更高的。当然世间的剑法很多,但是我们并不一定是用剑来是剑法的,比如你孔明一直都是用剑的,如果我给你一把单刀的话,你还会不会用啊?”

    诸葛亮道:“那我也不会刀法啊?”

    童渊道:“那你就要拿刀来使出剑法啊!”

    “啊?这样也可以吗?”诸葛亮惊到了,黄月英跟步练师也没想到。

    童渊道:“其实内力深厚到黄丫头和步丫头这个程度的人,内气已经十分的厉害了,完全就可以用草木树枝作为兵器,威力也不会比宝剑差的,你们两个不要说拿一个树枝你们会用剑法来对敌,而用刀就不行了?只要你们不要认为这个刀是一把刀,就把他当作是一把剑,那自然就可以使出剑法了。”

    黄月英跟步练师很快就理解了,不过诸葛亮却还是有一些不太清楚,问道:“前辈,你的意思是不要管什么兵器,反正就什么招式都招呼就对了,即使是我拿着宝剑,或者我就不要管招式,只要能够战胜敌人就是了。”

    童渊笑道:“孔明啊,其实这个跟两军对垒是一样的,如果你只有弓箭手,那敌人的军队已经杀到了面前,要近战的时候,弓箭手也得能打才行啊,不能直接就认输吧。”

    庞统则说道:“前辈,弓箭手如果被敌军近身了,那就说明我军的前线都已经败了,弓箭手除了逃跑是没有别的用的,对冲肯定是送死的。”

    童渊则道:“弓箭手可以一边跑,然后一边回头放箭啊。也不是完全没有杀敌的手段,我的意思就是不要把弓箭手只是看成是弓箭手,也可以发挥他们更多的作用。”

    庞统则不干了,说道:“前辈,弓箭手在战场上我们还是必须当作弓箭手用才能发挥最大的战斗力啊,如果把他们的职能变了,那就是浪费他们了。打仗是一个分工协作的过程,将士们都分工明确,也不是要求士兵们什么都要学会啊,那得花多少时间来练兵啊。”

    诸葛亮听了就只好出来打圆场了,说道:“前辈,士元,你们俩就不要争论了,前辈说的武学,士元谈论的确实战场的安排,这个两者虽然有想通的地方,但是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我觉得前辈想说的就是不要按固定的套路走,而是要灵活多变,这个道理才是两者相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