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为聘:纨绔皇太后
字体: 16 + -

第一卷 重生_【266】垂帘听政

霍明珠不想和司徒悦儿计较,不是她心胸宽广,而是没有必要,将她处置了,那不是破坏了心情,这雪景红梅那么好看,岂能让这无知妇人破坏了。

思及此,霍明珠淡淡的说道:“出来了这么久,只走了这么些地方,不知道无欢公子看够了没,哀家道是没有看够,随哀家走走。”

霍明珠说罢,也没有理会司徒悦儿,连百里景麒都没有得到只字片语,便和靳无欢越过这两个人,往更前面的御花园走去。

司徒悦儿脸上有些刷白,她知道她得罪了霍明珠,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百里景麒,正巧对上百里景麒生气的双眸,司徒悦儿吓了一跳,急忙跪了下去。

百里景麒道:“悦妃,人要聪明一些,懂吗?”

司徒悦儿急忙道:“是,臣妾懂,懂的。”

百里景麒没有叫她起来,而是独自一个人离开了那里,任由司徒悦儿跪着。

靳无欢在皇宫住了一日便出宫,去置办霍明珠让他去置办的东西,素缕的陪嫁物什,这些东西虽说皇宫也有,却是不全,让靳无欢去办更简单一些。

靳无欢办事能力相当迅速,五天就将霍明珠想要的东西给置办妥当了,而这期间,方铁衣也着手准备迎娶的事情,这大喜的日子已经看好了,就在元宵前三日,那个时候是最好的日子,霍明珠很满意。

若是素缕能嫁给方铁衣,她的心就放下了一大半了。

日子瞧瞧的进行着,天还是时不时的下一场小雪,让这雪一直都无法融化,倒是让霍明珠看这雪景有些腻味了,心里想着,这都开春了这么久,雪还不融化,却对这么顽固的老天无可奈何。

眼看着素缕出嫁的日子要来,这太阳却开始威猛起来,堆积的白雪也开始有了融化的迹象,枝头的嫩叶,也隐约有了发出的迹象,春天已经来了。

到了素缕出嫁的这天,雪已经融化掉了,到处都像是洗过的一样,焕然一新,就是树枝上的嫩叶,也窜出来好几片了,四处都洋溢着春的气息。

在一个春日明媚的日子里,素缕出嫁了。

霍明珠就像是她的长辈一般,在出嫁这一天,给素缕一些嘱咐,只是,她自己都还是个大姑娘,如何嘱咐她,便只好让跟在她身边的李嬷嬷来好好教导一番素缕为人妻子之后的事情。

看着穿着喜气洋洋的素缕,霍明珠感叹万分,总算,素缕这一世没有像上一世一般,落个悲惨的命运,她的心中甚是安慰。

素缕当然不知道霍明珠的想法,只是,这就要离开霍明珠身边成为将军夫人,也是意味着她的奴籍将会除去,以后,她便是贵族,这天壤之别,让素缕还是有些不安的,不过,对上霍明珠的笑颜,素缕便安心了许多。

这段时间跟着霍明珠,看着霍明珠用如此手段对付了霍正德和霍怀玉,她的单纯已经被冲淡了许多,也懂得了一些事情,因此,在霍明珠让她安心成为方夫人的时候,素缕的信心增了许多。

霍明珠赐给方铁衣的府邸,便是往日的国师府,虽说有些人反对,认为方铁衣一介小将军,不适合如此大的府邸,霍明珠却是不理会,倘若如今她连一个府邸的分配权力都没有,这太后做得还有什么意思?

而且,没有出霍明珠所料,这出言附和她的举动的人,当然是百里宗律,霍明珠没有掺合进去,看着百里宗律三言两语就将那个反对的官员说得改变主意,霍明珠也没有说什么,只是维持一贯的淡笑神情。

那反对她的官员,还不就是百里宗律的马前卒,霍明珠看百里宗律自导自演的戏码很是过瘾。

元宵节,在大雍来说,也是个热闹非凡,不容错过的节日,这一天,许多的小姐公子都会到花灯节上面去猜字赏灯,去年的花灯霍明珠没有机会参加,这一年,霍明珠更是没办法参加,她已经是一朝皇太后,到花灯节上去凑热闹,十分不妥当,霍明珠便在宫中设了个花灯节宴。

这一举动,倒是让这上京城的商家们迎来了有史以来第一个惨淡的元宵佳节。

元宵过后,霍明珠的计谋已经开启了。

首先是骆国公,这个老顽固,因为霍明珠成了皇太后,架空了太皇太后的权利,将骆家放在了无关紧要的位置上,骆家的一些子弟手中的权益也因此遭到了分放,因此,原来骆国公手中的权势滔天,到了此刻,却让平阳侯林丛越处处压了一头。

这当然不能让骆国公心服,以至于在上朝之时,总是和霍明珠对着干。

一开始,霍明珠没有心思去收拾他,没有了太皇太后的撑腰,骆国公也无法蹦跶出什么浪花出来,而且,要处置一个大臣,就得将他处置得有些影响力,能有杀鸡敬候的用处之际,才可动手。

今日,说到百姓们税收一事上,霍明珠主张维持现状,也就是维持新皇登基以来的税收状态,而骆国公却要求回到先皇时代的税收状态。

百里景麒在双方对峙的时候,保持了中立——他一直都是如此,若不是说听太后吩咐就是众人再议,一点都没有自己的主张。

反正霍明珠没有打算靠百里景麒,只不过,即使霍明珠听政,可皇上还是百里景麒,很多事情都需要百里景麒点头才作数,那些大臣们也是知道的,因此,便时常有百里宗律那一派的人和霍明珠对上,最后却不是百里景麒出来调和做出最后的决断,而是百里宗律出来。

这一日,又是如此,骆国公道:“太后娘娘,如今新皇登基,国库未曾充盈,若是不将税收恢复,怕是无法经得起消耗。”

“如今我大雍一派祥和,即使国库未满,却也足够,倘若如今增加税收,百姓们的生活无法得到改善。”这便是霍明珠反驳的理由。

百里景麒说道:“太后所言极是。”

“皇上,太后心慈,体察民情,体恤百姓劳作辛苦,但是,倘若大雍士兵无法做到顿顿饱腹,又如何能做到保卫大雍?皇上,莫要得了百姓的心而伤了士兵们的心啊。”骆国公转过去对百里景麒如此说道,就是在逼着百里景麒做最后的决断。

霍明珠当然不会让他如意,这多收的税粮真的都入了国库了吗?怕不竟然,至少霍明珠就是不相信的,而往年一直在管理这一块的骆国公,收刮了多少的民脂民膏,怕是也算不清楚。

霍明珠算过了,若是维持如今的税收,国库虽然不充盈,但是也没有办法多出太多,想要从中收刮民脂民膏的,也没办法太过猖狂,难怪骆国公会如此坚持。

霍明珠却觉得,骆国公坚持,还真是帮了她的大忙呢,还真没有想到如何将这骆国公也拔掉,如今这老匹夫自己就撞了上来,若她还放过,就真的太不对不起骆国公了。

“骆国公所言极是,先皇手中的税收都是如此,倘若在咱们皇上的手里也恢复到如此也不是什么要紧的大事,可是,哀家如此坚持,是有理由的。”话说到此处,霍明珠顿了顿,扫视了一圈群臣。

群臣小声嘀咕了一下,有些大臣也占了好处的自然是一脸不快,想找机会帮骆国公说话,如今听见霍明珠如此说,他们便安奈了性子,先听听霍明珠的说法。

霍明珠微微一笑道:“这全国有多少田地,倘若真去细算,怕是没有办法算出个大概,只不过,即使没办法记个全的,大概的数倒是有的。”霍明珠的话说道此处,便有两个太监将一个小木箱子抬了进来。

待那两个小太监将那箱子打开之际,霍明珠继续说道:“此处,便有今夏在上京城内的税收账本,哀家命人整理过一次,其中的账目一目了然,诸位大臣不妨看一看,看过之后,再来和哀家说,往后的税收如何进行。”

骆国公脸上精彩万分,他盯着那个箱子里面整齐放置好的账本,这么看过去,足足有数百本,光是这一夏,便有如此多的账本,却还是少的,只是上京城的税收账本,倘若全国各县的账本都放在一起,怕是连一个国公府都不够放的。

霍明珠让诸位大臣去看一看那账本,倒没有人愿意去看,当然不是不愿意,也是不敢。

若是去翻看了那账本,不就是在质疑霍明珠的话么,霍明珠坚持减税,如今就只有骆国公坚持恢复先皇税收,可如今霍明珠拿出了账本。

虽说很多人相信,倘若真是从地方官手中拿来的账本,是看不出哪里有漏洞的,可是,霍明珠如今敢拿出这账本说话,那这账本就的确存在着问题。

这看也不是,不看也不是,注定要让骆国公吃哑巴亏,更主要的,就是骆国公往常所吞下的,指不定比缴入国库的还要多呢,要知道,九王爷手中要养私兵,那粮食从哪里来?不就是靠着骆国公这边的么。

如今让霍明珠这么一搅合,眼看着手中的私军都要饿肚子了,骆国公心中当然是愤恨之极,却又不想如此简单的松口。

于是骆国公道:“太后娘娘,眼下虽说没有鞑子来犯,可若国库不充盈,怕是不妥当啊。”

霍明珠当然知道骆国公会如此说,她便笑道:“骆国公此事倒是真的不需要操心,哀家亲自到国库看过,国库还算充盈,倘若真的有鞑子来犯,国库足够抵挡得了,若到时候真的不够,再增税也来得及。”

霍明珠的样子相当镇定,让群臣看在眼里,都知道,此事霍明珠做了完全的准备,怕是改变不了了。

就在此时,百里宗律说道:“太后娘娘,微臣觉得,怕是不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