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王爷来抢婚
字体: 16 + -

第161章 女皇说话也不好使

魏大人火了,一大群人簇拥着他远去,噪杂的声音离得老远都能听见。

同样被女皇陛下分配了审查降臣任务的四喜大人却没有人理睬,几个降臣想过来讨好几句的,只是看到这位四喜大人身穿锦衣卫的鱼鳞绣袍,迟疑了一下,还是追着魏大人远去了。

虽然锦衣卫是女皇陛下独创的机构,可这个机构的职责已经宣传的天下人皆知,负责监察百官和百姓的机构,一听就是所谓的情报机关,特务组织,是行走在阴影里的小人,是偷偷摸摸偷听别人谈话的小人,大家谁没有点不可告人的私密事啊,要是被人听了去,丢脸还是小事,丢了性命就更惨了,所以,锦衣卫这个机构一被女皇公开,就成了人人敬畏远之的特殊部门,平时门口都没有人经过,特殊的时候更是没有人会去了。

所以,四喜也不在乎别人会不会讨好他,能替女皇监察天下,这是多么大的责任啊,作为女皇父亲那一辈的老奴才,他只希望女皇陛下能开开心心的过完一辈子,所以,很多阴暗的事情,他就替女皇做了,不让女皇陛下担上那些污名。

魏德安素有才名,在江东也可以算是文坛上一颗闪亮的巨星,一声呼唤也能召集大批的追随者,这样的人女皇不能不用,免得落一个不识人才的恶名,所以在江东的官府倒台之后,魏德安还能成为华国六部的尚书,就是因为他的名声在外,女皇不能将他放在乡野当没这个人。

地盘大了,管的人多了,事情也就多了。

很多原来可以不去注意的事情现在都要注意了。

原来地方小,人口少,李淰萩可以穷兵黩武,几十万人口就敢弄出十万人当兵,敢大肆劫掠别的国家,敢抓别的民族做奴隶,可现在她的地盘百万平方公里,人口上千万,军队却不敢达到百万,只能尽量减少到不足五十万正规军的程度,这就是时移事异。

顾忌变多了,很多事情就不好堂而皇之的去做了。

比如,劫掠他国的事情就有很多人反对了,将别的民族的人当成奴隶对待也被人指责,甚至任用官员也需要考虑到原来西明和江东人的想法,要不然,李淰萩绝对不会任用自己不放心的人来当六部尚书,更别说斐文博这样的快入棺材的老家伙来当宰相,没有合适的人选的话,李淰萩宁愿空着,可是她现在却不得不委屈自己来迎合百姓的想法,毕竟自己真的忙不过来。

幸好斐文博这老头也算识趣,平时说的少做的少,很少违背女皇的意思,要不然,也不会有什么降臣审查的事情,既然要审查,就是要任用这些降臣了,要不然何必审查他们,直接都免为平民多好,那些为官不正的家伙只要没有了官职保护,不用李淰萩去审判,百姓也能将他们审判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地盘大了,不好管理,李淰萩需要很多官员来补充,所以这些降臣才有了这个机会。

为了保证自己的皇权不被分薄,李

淰萩才会单独将军队的事情提出来建立一个军部,用军部和内阁并立来限制文官们的权力,加上朝廷官员六部之中的兵部作为呼应,军部的权力已经很大了,这样才让李淰萩放心点。

特别是在这个要裁军的关键时期,李淰萩也担心会对军队有太大的影响,所以才急着将各地官府都建立起来,好接收退伍的士兵。

地大物博,地广人稀,这就是华国目前的现状。

东北的少数民族一直不甘心被奴役,反抗的战斗此起彼伏。

西北的月池国被华国打的苦不堪言,如今也秣兵厉马准备反攻。

一直就是战斗民族的鞑子国更是动不动就骑兵南下劫掠一番,虽然仗着武器先进,边城池深墙厚能将鞑子骑兵挡住,可毕竟边境线太长,很多地方都是无兵防守的,鞑子骑兵还是能南下几百里,找到一些没有迁移到城池里的百姓劫掠,要不是李淰萩派出的内应建立了不少匪帮将鞑子国也闹的无法全力对华国动手的话,天知道会打成什么样子。

华国内部也不稳定,军队要减员,要不然百姓养不起,而百姓多了也是一个大问题,地广人稀,小村落到处都是,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西明和江东已经灭了,有的村子竟然还以为当今天下依然是东唐的,这些人都需要尽量的迁移到城市附近,去耕种土质更好的农田。

原来西明和江东的官员要挑一批民愤大的杀,要挑一些有才干的重新任用,要将那些尸位素餐的家伙尽量的赶回家。

减员下来的士兵要妥善安置,没被减员的士兵要提高素质,武器要精良,科学研究不能停止。

边境的城池哨卡还需要继续建设。

国内的道路需要铺,河道需要疏通,水利工程需要建设。

商业活动需要加大加多,相关的法律税收也要加强。

到处都在要钱要人,可女皇虽然开着铸币厂也不能随意发钱,毕竟国家的实力在这里摆着,物价也在这里放着,总不能让一斤银子买不到一斤猪肉吧!

幸好这种事情还不会出现,毕竟银子的出产是有数的,李淰萩就算真想将银子大量的发出去也需要国库里有银子才行。

幸好还有一年的时间才会将奴隶制全部废除。

李淰萩将目标再次盯在了奴隶的身上,这一年已经决不允许滥杀国内的奴隶了,不过还可以将目光放在国外,大量的财富还在等着李淰萩去拿回来。

作为唯一的一个几十年上百年没有打过仗的国家,月池国这么长的时间里积累下的财富已经无法计算了,李淰萩上一次不顾世人的辱骂,悍然出兵月池国,几乎打到了月池国的国都,抢回来的粮食和钱财人口让李淰萩这么大规模的战斗都没有消耗光,可见月池国的富裕已经达到了什么程度。

这一次李淰萩又无法掏出足够的钱来完成国家建设了,于是,在各种内忧外患还没有平息的时候,她再一

次下令出兵月池国,同时向着全国征集百万民夫,她要打下月池国的国都,搬空月池国的国库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这一次不同于上一次对月池发动的战争,上一次是抱着抢劫的目的,不是对月池的灭国战,遇到对方的大股部队之后,华国的军队就撤退了,由于撤退的太快,很多东西都没有带回来,毕竟当时也没想打那么远,抢够了就回来了,而这一次不同,虽然也是抢劫去的,可目标却是人家的国都,这等于是发动了灭国战一样,对方肯定会拼死抵抗的,而华国军队这一次不会轻易撤退,因为不打下对方的国都就搬不走人家的国库。

李淰萩的这个圣旨很不讲道理,我需要钱,你不给我就打你,你抵抗我就灭你的国!这比强盗都强盗。

圣旨一下,军部立刻就召集部队,修理装备,准备马匹车辆,可圣旨到了工部让召集民夫的时候,很多官员都反对冒然发动对月池国的战争,旨意受阻了。

工部尚书邢开博是原来西明的官员,他为人朴实,善于创新发明,他发明的九连射强弩比李淰萩研究出来的十二连射弩也没差哪去,而李淰萩却是从后世的市场上见过实物照搬过来的,邢开博却是真正的发明出来的,只是他的发明没有得到西明的重视,因为华国已经有了十二连射弩,比九连射弩要强,于是他的发明就被人冷藏起来,可当华国攻破西明的京城之后,这一张图纸就被送到了女皇面前,引起了女皇的重视,才有了邢开博成为工部尚书的旨意,而邢开博是一个先行的科学家研究者,却不是一个合格的官员,他依然觉得西明好,对华国女皇能成为皇帝很是不满,而他的态度也影响了一些从西明而来的工匠,当女皇的征召劳工民夫的旨意下达到工部的时候,百万民夫的数量顿时引来了邢开博的强烈不满。

“这是干什么?一百万的民夫?陛下知道不知道这是华国十分之一的人口?我到哪去征召百万民夫?而且这么多人如果都到了京城,吃什么?住哪?陛下不能随随便便一拍脑袋就胡乱下圣旨!而且还要召集上千的工匠随军出征,女皇可知道这一千工匠几乎就是我们工部所有工匠的总和?这道圣旨我完成不了,请陛下免了我的尚书职位吧!”

邢开博的话让许多工部的官员都纷纷点头,和邢开博一样,工部的官员很少有人擅于钻营拍马,大多都是务实的研究者和某些方面的专家,他们也不认同女皇陛下的圣旨,虽然觉得不接受圣旨不怎么对,可也没有想太多,做不到的东西接下圣旨一样是做不到,这样糊涂昏庸的圣旨不接就不接吧。

等传旨的小内监将工部尚书邢开博不接受圣旨的事情传回宫中的时候,这件事已经流传了出去,在某些人别有用心的宣传下,街头巷尾都已经有人传言了。

女皇的旨意还是头一次被人给挡了回来,这件事女皇陛下如何处理就成了大家的焦点,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引发很严重的后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