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王爷来抢婚
字体: 16 + -

第156章 大裁军

以二十万人的部队去挑战一国之力,李淰萩的这个想法如果放在三国时期,也许能让诸葛亮出一次祁山,也许能打一次淝水之战,结局还必须是以弱胜强的那种,不然都会死的很难看。

可如果这支部队装配了低等级的手雷和地雷,装备了堪称神器的只能发射十次八次的狙击枪之后,结局似乎就不同了。

对于缺马的西明来说,二十万大部分都是骑兵的部队确实是一个劲敌,而且这支部队里还配备了能远距离击杀敌将的奇怪武器之后,这支部队就更可怕了。

当你好不容易才将自己的部队准备好,拉开了阵势准备和敌人决一死战的时候,噼啪一声,你的元帅从马上掉下来死了。

大军都傻眼了。

怎么办?

蛇无头不走,人无头也不行啊。

命令不能乱下啊。

那好吧,元帅死了,还有副元帅,这个意外就当成意外好了。

副元帅接过令箭,刚要下达命令,噼啪一声,他也死了。

这怎么办?

好吧,我们当这支部队还有一个傻子好了,他站出来接过了帅旗,刚刚有了出人头地当家作主的扬眉吐气的快乐,然后又是一声噼啪,他也不瞑目的死了。

这下子再也没有人接过帅旗了,好嘛,谁接谁死啊。

没人下命令,大家都傻站着,然后眼睁睁的看着敌军冲过来,将自己这边一阵屠杀,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华国连败了三场,好不容易凑起来的几十万大军就这么崩溃了。

西明皇帝朱昊终于明白了一个真理,预感人人都有,他的预感特别的灵。

二十万华国大军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每占领一个地方就清理一个,将库存都搬走,将能带走的百姓都带走,能强征入伍的壮丁都抓了兵,这二十万人很快就变成了四十万,再变成了八十万。

没等变成一百六十万,西明就投降了。

朱昊是百般不愿意投降,可他这时候已经说的不算了,手下的将领无兵可用,大臣们天天上书要求和,等到华国部队变成八十万之后,大臣们就不上书了,因为这时的西明全国都召不到八十万的部队了,没有了部队就没有资格与敌人谈判。

求和已经不可能,剩下就只有投降一条路可以走。

早投降还算是立功,等被人打的投降就什么也没有了。

大臣们一合计,干脆绑了朱昊献城,亏了皇帝一个,幸福万万人嘛。

历时六个月,从夏季打到了冬季,西明建国十五年,华国建国五年,西明灭国。

华国向南一直扩展到了海边,向东也到了海边,地域面积何止千万平方公里,国内人口第一次超过了原来的东唐人口,达到了将近千万。

这时的古代是不能和李淰萩的上辈子国家十几亿人口相比的,纵观历史,就算是盛唐时期,人口也没有达到一个亿,而东唐这个国家虽然比较强盛,却也是多年战乱,周围的国家虎视眈眈,边关总有战事,人口消耗还是比较大的,人口最多的时候也不过是八九百万而已。

华国占领的部分除了原来东唐的地盘外,只多了一部分东北方向的蛮族地盘,而东北蛮族的人口一直也不多,几十万就不错了。

这几年李淰萩也打了不少仗,每次战争消灭的人都是以万计算的,要不是李淰萩一直注意人口问题,每次打仗都要求将当地百姓掠夺回来,华国根本就不会有这么多人。

就算如此,华国的现在也是多民族混杂,月池人、鞑子人、华国本地人、蛮人、西明人、江东人,甚至海外胡人都有,堪称是目前最复杂的多民族国家。

在这么多民族当中,原来烟云十八州的本地人跟随女皇的时间最久,自然有一种最上等人的骄傲,其次是西明人,虽然他们归顺最晚,可毕竟和女皇算是老乡,然后是江东人,毕竟都是汉族的居多,大家的语言文字习惯也大多相同,接受起来没有什么隔阂,月池人和鞑子人就要相差一些了,他们大多都是女皇抢回来的奴隶,虽然少数人在朝中得到重用,却无法为他们整个民族代言,至于东北的蛮人就更差了,不过好在东北蛮人武力值比较高,人也单纯,女皇对他们还是比较照顾的。

国仇家恨交织在一起,华国内部的纷争不断,奴隶的起义此起彼伏,加上别有用心的人暗地里支持,更是没一个消停的时候。

李淰萩从来没有治理过一个如此大的国家的经验,她上辈子最多的时候也不过是几千小弟就被枪毙了,这辈子好不容易才进入了帝王家还是一个公主,脑子里那点东西早就不够用了,要不是她一直紧抓军权,以军队的暴力镇压一切反对自己的意见,原来的那个华国都可能会崩溃,就别说现在比原来的华国更大了三倍的新华国。

疆土千万里,带甲兵士上百万,人口近千万,李淰萩开创了一个李家历代祖先都没有达到的最高境界,可是在这最光荣的时候,也是华国最危险的时候。

华国养不起百万部队,十个人就需要供养一个士兵,而且还有国家的官员,连年征战,百姓已经到了穷途末路,再也活不起了。

现在需要做的就是休养生息,让百姓缓上三年五载,好好的种粮,生儿育女。

可国家现在到处都需要钱,都需要劳力,处处都需要建设,没有了赋税之后,李淰萩怎么养活这么多官员,没有官员又谁来管理百姓?

李淰萩早就知道穷兵黩武的开战会带来无穷的恶果,只是她那时候别无选择,不打就只能去死,为了自己不死,李淰萩只能先下手为强。

于是,恶果越来越大,现在想停止已经来不及了,李淰萩只能默默的吞下恶果,还要装出一副笑脸来安抚民心。

幸好李淰萩对这种情况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一边将军队当中素质不高的兵卒放回家种地,一边将这几年抢回来的财富用来刺激消费和创造,老百姓是最善良的,只要有一口吃的,有一个活下去的希望,很多人都是愿意吃苦受累节衣缩食去为自己的未来打拼的。

李淰萩终于下发了废除奴隶制的圣意,所有的奴隶想要重获自由只需要等到第二年的秋天粮食收获的时候,就可以恢复自由身。

为什么非要等到明年秋天?

因为这样奴隶们还能给女皇干一年的活,也可以节省大量的钱粮,而且废除奴隶制也需要时间来处理那些购买了大量奴隶的人如何赔偿的问题。

女皇的工作很多,却不至于用几十万上百万的奴隶去无休止的工作,那些在战争中被抓来的奴隶很多都被卖给了国内的商人地主土豪,换来的钱粮又投入到了军队战争之中,这几年已经渐渐形成了一条商业链,幸好废除的早,如果再过几年这条商业链更牢固之后,恐怕女皇也废除不了。

这世间最让人动心、最让人贪婪、最让人无视生死的就是利益二字,当初国内的世家豪门和女皇作对,是因为利益,而今这奴隶制其中的利益更是巨大,一本万利,女皇是最大的奴隶主,下面的官员们也在其中获取了不少利益,如今都要停下,很多人都会不满,甚至会让军队里的人也产生动荡。

军队的思想教育工作一直是李淰萩的重中之重,而这次,她决心废除奴隶制,让那些辛苦工作了好几年的奴隶们感恩戴德,却让军队的不少将领有了不满,而且这一次女皇还要裁撤大量的兵卒,更是触动了军方的很多人的利益。

百万军队需要裁撤一半,只留下五十万的常备军,而且这五十万人还将有三十万转成边防军,二十万是京城的禁军。

裁撤下来的五十万人将一半转成城卫军,也就是保护城池安全看守城门之类的地方军队,待遇与一线军队自然相差不少。

剩下的二十多万人将有一部分成为衙门的捕快衙役之类的地方官吏,这部分人需要的不多,恐怕有个万八千的就不错了。

挑了好几遍之后剩下的二十万左右的壮丁将回家成为农民,虽然说会发放种地所需的物资和少量钱,却成了自谋生路的人,他们的不满是最大的。

为了让这次裁军公平公正,尽量减少不满,李淰萩特意将自己的旨意发放到了各个部队,宣读给每个士兵听。

想成为禁军,你必须要成为那顶尖的百分之二十,想成为一线边防军,你必须成为第二等的百分之三十。这样有一半的机会你还留在原来的军队里,你要是比不过别人,那就别抱怨了。

第三等自然是城卫军,这是百分之二十的机会。

第四等是衙门的捕快衙役,这还有百分之一到二的机会。

最后是百分之二十的解甲归田。

也就是说,李淰萩将第一批裁军的人数限定为了百分之二十。

也就是二十万人需要离开部队,成为农民。

八十万人还需要国家来供养,而整个国家的人口不过是一千万多点,还是十几个人养一个兵,这样的比例还是很高,不过李淰萩却不能一下子都裁撤了,那样真的会哗变的。

将所有的规则都公布之后,兵卒的怨气顿时消散不少,原来的华国部队只有三十多万,如今大部分兵卒都是后来从西明俘虏而来的,他们本来就是后进入军队的,受到的训练都比不过原本的士兵,除了少数士兵受伤退伍之外,大部分被从军队转成农民的都是西明的士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