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王爷来抢婚
字体: 16 + -

第134章 关系破裂

“人心不足蛇吞象!”朱昊用力拍打着面前的桌子,上好的实木桌子都被他拍出了裂缝,可见他已经被气到了什么程度。

“皇上息怒,王爷虽然和皇上生分了,却还是没有对皇上不利,如果皇上要惩罚王爷,恐怕会引起国内恐慌啊!”

身边的近臣苦苦劝着皇上,生怕他一不高兴就下旨将朱刀夺爵,那时候可就真的无法挽回了,万一西明国内的民众得知此事,会以为华国要攻打西明,真的会恐慌的。

这次出来,朱昊不能只带和自己说不上话的卫士,也要带几个能解闷的亲近臣子,这敢开口劝皇上的大臣就是最近才得宠的一个文臣,叫秦豪,不过因为跟皇帝的名字近音,他改名为秦富。

陪同前来的近臣还有一个叫朱明远的,这个人原来是朱家的家仆,长的相貌堂堂,从小聪慧,能言善辩,很会讨好朱昊,等朱昊登基之后,也赏了他一个小官,这几年靠着溜须拍马,竟然也在内务府混的风生水起,升到了五品司库的职位,只是内务府属于皇帝的仆人,不管官级多高也逃不脱皇帝奴仆的名号,和正经的朝中大臣是两回事,朝臣虽然敬让几分内务府的官员,实际上却不怎么看得起内务府的官员。

除了这两个近臣之外,还有几个服侍朱昊起居的宫女内监,和一千多卫兵。

为了减少华国的注意,这一千多人是分批进入华国的,也分散的住的各处,在朱昊身边的就是十来个护卫和几个下人,包括这两个近臣也在其中,总共不过二十人。

朱昊今天一时兴起去和朱刀见了一面,回来就气呼呼的在房间里生气发脾气,秦富和朱明远向跟着朱昊进军营的几个卫士打听了一下,猜出了几分,八成是朱刀和皇上又闹别扭了,这朱王爷自己得罪不起,也就只能顺着皇帝说好话开解,要是换做别人,他们早就下绊子将那个得罪皇帝的人弄死拉倒,可疏不间亲,自己和皇帝的关系再近也比不过亲兄弟,只要朱刀一天没有露出反意,他们就不能落井下石,免得朱昊疏远他们。

然得罪不起亲王,可秦富还是在话里给朱刀下了绊子,他对朱刀深得圣宠早就羡慕嫉妒恨了,能将朱刀在皇帝心里的印象拉低一点也好。

“恐慌?现在还不够恐慌的吗?他还想怎么样?难道皇帝都让给他来做?”朱昊一听秦富这么说话就更生气了,连连拍着桌子,大声吼了起来。

“皇上息怒,皇上息怒。”秦富诚惶诚恐的劝着皇帝,可他的眼里的一丝得意却是快要满溢出来了。

“皇上,喝碗莲子羹吧!”朱明远从外面端进来了一碗热粥,看到皇帝还是那副气哼哼的模样,而秦富在一旁轻声劝慰,那股得瑟的劲头别人看不出来,可他却是一眼就看出来了。

朱昊的气平息了一下,拿过不冷不热的莲子羹喝了一口,清香甘甜的热粥下肚,他的心情总算是平静下来。

“皇上,我们出来好几天了,也该回去了。”

朱明远低头劝着皇帝,眼角扫过秦富,却是冷冷的看了他一眼,同为宠臣,都是靠着拍马屁上位,可朱明远却比秦富更明白一点,他是朱家的家仆,世代都是,没了朱家自己就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所以,朱家不能倒,这是他的底线,可对于秦富不一样,秦富是彻底的小人,离开朱家或许还有李家张家可以宠信他,所以,秦富是没有底线的,他只想往上爬。

秦富发现了朱明远的目光,也低下了头,嘴上不说什么,心里却对朱明远有了恨意,同行本来就是冤家,何况这个人和自己同样得宠,一山不容二虎啊!

朱昊也玩够了,他虽然任性,却也知道自己的地位如何重要,万一有什么事情发生的话,真的会引发动荡的。

这一次亲眼看到了华国的情况,朱昊的心里对华国的威胁有了直观的了解,华国看起来处处不设防,可处处都是陷阱,一个穷国根本就不怕别的国家入侵,只要军队主力不损失,胡蝶可以随时东山再起,而和华国军队主力作战却是对各国来说都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至少朱昊没有把握对付那些层出不穷的狠辣武器,万

一胡蝶的手里还有别的没有出现过的东西,自己冒然翻脸可就要吃大亏的。

“走,回去。”朱昊下定了决心。这次出来也不算白出来,不但得到了华国的很多情报,也知道了朱刀彻底和自己翻脸了,虽然不知道最后他为什么会放过自己,可想到是因为那个军官进来说了什么,朱刀才让自己离开的,朱昊就知道可能自己到华国这件事没瞒过那个不知深浅的女皇。

不管什么时候,王都不应该见王,除非灭国被俘,那就难免了。

朱昊一行人匆匆离开,很快就进入了西明的边境,有着边防军的接应,他们安全了。

朱刀远远看着朱昊离开,心中感到一丝失落,这份亲情曾经是朱刀最珍惜的东西,哪怕朱昊对他是各种提防,朱刀也忍受下来,就是因为这个亲兄弟是他在世上最后一个亲人了,可是到了如今,他已经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美貌强势的妻子,他的心里对朱昊的依恋就变少了很多,这一次直接翻脸也证明了他和朱昊之间的亲情断绝,虽然最后朱刀放过了朱昊,却也难以挽回两人之间的感情了。

“驾!”朱刀调转马头,向着新都的方向跑去。

华国和西明之间的边境很快就加强了防备,虽然都是一些普通士兵,却也不容易再让人悄悄的溜过去了。

两国的关系似乎降低到了冰点。

官方的关系如何,对于两国的老百姓来说并不重要,华国的赋税低,工作多,待遇好,各种宣传早已经深入民心,西明的能人志士纷纷前往华国,而华国也全部接受,按照才华品德安排职位,这对于以家世亲情来决定是否为官的西明是一股难得的清风,吸引了不少不得志的才子。

一边大力吸收西明的才子,一边将月池国和鞑子国的粮草马匹掠夺回来,人才和财富如同一支强心剂,让华国爆发出了耀眼的光芒,强大的速度仿佛吹气球一样膨胀起来,从几十万的人口很快就超过了百万,逼近了千万大关,同样也给本来就不够完善的国家各方面都带来了难以承受的压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