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王爷来抢婚
字体: 16 + -

第62章 女人和大兵

“西北是重中之重,是我朱家发源之地,绝对不能有失,尔等的荣华富贵都系于此地,希望尔等能尽力拼杀,将鞑子赶出去,待尔等功成回返之日,朕为尔等把酒!”

皇帝朱昊的声音似乎还萦绕在耳畔,而粼粼的车马却已经出了京城,蜿蜒向着西北而行。

前军早已经看不见身影了,陈友恩一出京就快马加鞭奔赴西北,虽然只提前一日出发,却在胡蝶出京的时候就在百里之外了,只能远远看到天边那滚滚而起的尘烟仿佛云朵一样指引着路途。

中军的速度并不快,朱刀也不急着赶路,虽然军情说西北那边已经很急了,不过这里距离西北边陲还有上千里路,也不急在这几日。

圣旨上说朱刀为元帅,实际上朱刀也知道自己的本事如何,单打独斗的话,朱刀谁也不惧,可是带兵打仗他是门外汉,真要是将自己当成名将来指挥部队,结果只能是一败涂地,派他为帅也只是因为他的身份够高贵能压制住那些西北桀骜不驯的将领,毕竟他是亲王,除了皇帝他就最大了,皇帝不能亲自出征,就只能派他来,其他任何人都不可能压制住西北那些将领的。

胡蝶作为监军自然是跟在朱刀身边的,虽然说一个女人想要参加这么大的战争显得有点另类,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朱刀对别的人来当监军都有反感,除了胡蝶之外,朱昊也不知道能派谁去当监军不会被朱刀杀掉,万一朱刀真急了,杀一个监军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所以,虽然军方对一个女人来当监军不以为然,却也没做出什么激烈的反对,毕竟一个监军是不对军队的任何行动有指挥权的,除非主帅造反,不然监军没什么作用。

当然,作为监军的待遇还是不错的。

胡蝶一直跟在朱刀的附近,她的护卫也都转成了她的亲卫营,从郡主府的护卫变成了大军一员,只要能立上几个军功,回去之后提升一级就是板上钉钉的事。

不过,胡蝶不一定就会让这些人回去了,她

这次去西北可是为了自己的军工厂,只要建立起属于自己的部队,她就有了说话的实力,日后万一有什么事情发生,也有一个退路和帮手。

这些护卫都对胡蝶比较忠心,又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军事训练,可以说是比较合格的低层军官了,以这些人为基础,胡蝶很快就能拉起一支数千人的队伍,再配置上超出这个时代的兵器,以数千人击败数万人也是很可能的事情,那时候就可以堂而皇之的建立自己的基地。

以后就可以躺在**舒舒服服的混吃等死了。

四喜已经跟在了胡蝶的身边,对外宣称是胡蝶请来的幕僚兼任亲卫营的统领,实际上已经等于胡蝶的总管,玉萤和容嬷嬷都没有跟来,京都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她们去处理,在胡蝶身边伺候的是两个宫里分派来的宫女,为人很老实,话很少,胡蝶身边的一些事情就由她们来处理。

亲卫营的豪杰们天不服地不服,对四喜这个突然冒出来的郡主心腹自然也是不服的,也不知道四喜用了什么手段,很快就收服了这帮汉子,一个个见到他都跟老鼠见了猫似得,老实的不得了。

一路向西,大军虽然只有五千人,可也浩浩荡荡,声势浩大。

朱刀的亲王架子也摆的很大,两百人的亲王护卫个个都是精壮的汉子,这是独立于大军之外的力量,只属于朱刀一个人,加上伺候朱刀起居的几十个内监,幸好朱刀没有带宫女来,要不然不能作战的人数更多。

虽然后军没有跟来,在中军里还是有一部分运输粮草的后勤部队的,这几千人的吃喝都要靠后方运输,沿途的州县也能解决一部分,更多的粮草器械还是要到了西北边境的集合地才能获得,这也是国家控制部队的一种方式,不会让部队携带太多的粮草的。

一路无事,沿途的州府官员奉献了不少土特产,等到了西北集合地阴山的时候,胡蝶都收了数万两银子,可见这些官员们的孝心还是不错的。

陈友恩已经召集了

附近的边防军一共八万人,将营地已经建立好了,朱刀一到就可以入驻。

而朱刀到了之后也毫不客气地将军权接收过来,升帐点名,安排收复失地的作战计划。

而胡蝶却将四喜派了出去收集情报,要找到一个可以设立军工厂的隐蔽地方,还要召集能工巧匠打造兵器,还要建立军队来保护军工厂,还要设立一个据点,以后好发展成基地,很多事情都需要一点点的进行,所以,胡蝶也很忙,忙的都没工夫去监视朱刀了。

朱刀也没死抓着军权不放,等到杨明堂也到了之后,他就将陈友恩和杨明堂都派了出去打仗,他自己坐镇军营,整日里就是吃喝玩乐,要不是军中不让饮酒的话,他肯定是每天醉醺醺的,现在也是每天跑来跑去的不见踪影,谁也不知道他到底忙什么。

朱刀跑来跑去还有回来的时候,每天晚上是必定会回军营居住的,而胡蝶却是一走就是几天,在附近的地形都探查遍了之后,又去了更远的地方,而这其中也见到了这个时代贫民的生活是多么的艰苦困难。

胡杨村还有一个名字叫九十里铺,这里距离阴山的边境守卫据点有九十里,不是在西明的国境内九十里,而是在深入鞑子刺模国的国境九十里。

在边境线十里之外就不是西明的控制范围了,何况是九十里之外。

这个胡杨村只有几十户人家,算是方圆百里之内最大的村落了。

在村子旁有一条小河,河边是茂密的胡杨树林,而在树林外面的沙土地上,稀疏的种植了一些番薯苗,这些番薯就是村里人生活必须的粮食。

村子里的房子都是用胡杨木搭建的,古朴结实,简陋。

虽然这里的人不多,可这里竟然有一家兼营客栈的酒馆,是方圆几十里唯一一个可以让客人休息灌水补充饮食的地方。

风沙满天,酒馆的房门被人推开,一行人出现在了酒馆里所有人的视线里。

“谁是老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