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邪术怪谈
字体: 16 + -

第42章 诡异死亡

第42章 诡异死亡

那边那两个男子这个时候已经越过了第三道壕堑,又继续向前走去,不过他们越往前走,脚步是越慢,在到了那没被火焰蔓延到的山林边缘,他们几乎是每走一步就要停下来歇一

歇。

过了一段时间,他们终于还是走进了山林里,很快就不见了踪影。

他们两个人进了山林后,山林那边依旧是一片寂静,不闻一点声音,那两人也似就此消

失了一般,迟迟不见一点回音和动静。

张士贵和营长他们见时间一点点过去,很快就要到半个小时之期,也有些焦急起来,那

营长也在默默考虑着过了半个小时后自己到底是该撤军还是命令士兵强攻上去。

突然,前面山林里传来闷哼,闷哼之后又是一声惨叫,叫声凄厉无比,带着无尽的恐惧

和绝望。

这边等着的张士贵他们包括营长听到那叫声都不由打了个冷颤,如坠冰窟,那叫声有如

勾魂一般,似乎一下子将他们带到了幽冥地狱之中。

不过那惨叫声很快就嘎然而止,似乎叫声的主人突然被掐住了脖子一般,山林那边也重

又陷入死寂。

张士贵和营长面面相觑,猜测着山林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也担心着进去的两个人是否

陷入了危险,甚至已经牺牲。

又过了一会,张士贵又有些等不及了,正要请示营长要不要派人上去侦察一下或者全员

直接强攻上去,那营长心中也忐忑犹豫不已,想着该怎么办时,山林里走出了两个人影,正

是先前进去的那两个男子。

只是走出来的两人却互相搀扶着,或者说是由那年轻男子搀扶着中年男子,那中年男子

已不复先前的俊朗和精神,双目紧闭,面如死灰,虽然身上没见什么伤口,人却似陷入了昏

迷之中,整个身子几乎都瘫在年轻男子身上。

不过年轻男似乎倒无大碍,他看去瘦瘦弱弱,力气却是颇大,这样扶着中年男子快步走

了回来,比进去时快了不知道多少。

到了营长跟前后,他对营长点了点头,也不说话,便扶着中年男子准备离去。

“先救人!”那张士贵早等急了,大叫一声,准备和三连士兵一起冲上去。

年轻男子刚跨出几步,却突然停住,转头冷冷喝道:“别救了!他们都死了!”

或因年轻男子声音听去比眼神更冷,也或因他说的话本身,张士贵和战士们不由愣在了

那里,停在原地,眼里除了疑惑,也带着惊诧,等反应过来后便化成了无尽的悲痛和愤怒。

年轻男子自顾转回头,继续向下走去,幽幽地丢下了一句话:“他们早死了,最好不要

碰他们,就地掩埋吧。还有树林里也有两具尸体,你们更不能碰,用火烧了。”

张士贵他们包括营长冲上去后发现果真如年轻男子所说,先前那些倒下去的战士都

已气绝,脸色乌黑,只是身上却不见一点伤痕。

营长也照年轻男子留下的吩咐,自己和警卫员留下来打扫这里的战场,命令张士贵带着

三连战士们加紧时间拿下152高地,而他和警卫员进了森林后也果然在一棵大树下发现了两具尸体。

这两具尸体一具是一个瘦小干枯的人儿,身上衣服破烂,脸上长满了瘤子状的疙瘩,极

其丑陋,他虽然已死,一双眼睛却是大睁,眼角以及口鼻等处还挂着黑色血痕,看去分外狰

狞!

他旁边另一具尸体却并非是个人,而是一条全身火红,粗如小孩手臂,长却大约只有一

米的蛇。

更让营长瞠目结舌的是,这红白肚子朝天早已断气了的火红小蛇头上竟然长着一块鸡冠 花状的红冠,而腹上也长有两只鸡爪一般的小脚!

资料再没有下文。

我看完后深吸一口冷气,这就是一份没有任何佐证的封禁档案。

底下标注:具体人物,不详。地点,谅山的巴外山外围某山坡。环境:丛林密布,壕堑纵横,外加天空雨雾弥漫,视野狭窄看不清方向。

真的假的?

我扭头问烨磊:“这份文件,你怎么看?”烨磊还在发愣,我敲了他一脑袋。

烨磊一怔,这才表情凝重道:“我觉得真有可能。中越战争后,中国对这些宗教信仰之类的问题就减退了很多。国家并不支持但也不反对了。国家只是让百姓不要迷信。但是对那些和尚,道士之类的并没有赶尽杀绝。我想就是因为在某个战争中,国家真的看到了法师确有其事,所以不再进行打压了。老拓,你说呢?”

老拓若有所思:“其实知道这件事这件事的人已经不多了,战场上是经常出现稀奇古怪的事情的。不过当年战场上出现妖精这件事的确是离奇的很,当时很多战士都吓得得了精神病,被送到后方医治,后来,这些事还成了军方机密。”

我惊愕道:“额,这么说,老拓,莫非以前你就研究过此事?”

老拓道:“这件事说远也不远,就三十几年前。八十年代我还年轻时,我有个同行跟我提起过这件事情,曾经有一张黑白照片,这是当时越南记者拍摄的,拍摄的也是当时的一五二旧时高地出现的不明物体,只是因为这个照片是黑白的,这上面显示的它的皮肤是灰色,所以无法从这个照片看到它真正的皮肤的颜色。”

老拓目光投到远处:“据知情人回忆,它的皮肤是粉红色的,头发是金色的。因为见到的人少之又少,所以我也不敢确定。不过,当时有一份文献标题为‘中越灵异大师斗法’,内容说造成中越地边境区出现大量的妖魔鬼怪,影响了当时和越南的作战,这份文献曾经风靡一时,后来又不知道怎么慢慢销声匿迹了。”

离初晴道:“不然,我们去谅山那边,问问有没有一些年纪比较大的越南本地人,听闻过当时的逸闻。”

我说:“这可能有点棘手,毕竟是两国战事,话题很**。找当地采访的话,我担心会出什么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