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鼎归一
字体: 16 + -

第九十五章 廷斗

    蜀国大兴十七年皇帝轩辕兑崩。

    三天后,蜀国都城蓉都隆重发丧,向国人宣告国君病逝的噩耗,朝野震动。

    皇宫内外、蓉都四道城门插满了白旗,巨大的白幡随风招展,一时间举国上下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痛哭之声,响彻内外,人人身穿麻衣,头裹孝布。

    皇宫外的一条十里长的太安街上,两旁百姓整齐的排成两道厚厚的人墙,抬驾的士兵,太监,宫女都身着缟素,一脸悲痛的拥着巨大的棺椁缓缓向前移动,两旁百姓早已是如丧考妣,哭的死去活来,有的甚至晕厥过去。

    此时公孙浩也在这人墙之中,只是他不动声色,心中既是高兴,又是担心。高兴的是,这荒唐皇帝终于一命呜呼了,担心的时候以后时局如何变化。

    自从在越国被擒后,他被安全的送回了府邸,一路上那越国的人也算以礼相待,并没有难为他。只是他一再追问李元吉下落,这些人都问而不答。他是看到李元吉被人抓走的,十分担心他安危,在他一再追问下,那些人才隐隐透露,是李元吉请求越国皇帝将他们送回的。他想既然皇帝答应了李元吉请求,想必无事,心下稍安。跟着李元吉这些时日,他也是受益良多,将眼光也放在了国家社稷之上,这次皇帝驾崩,他便是来观察朝廷情况,他也想做出一份事业来,以后与李元吉再次相逢,也不能让他把自己看得太低了。

    虽然百姓哭的惊天动地,但是朝廷之上却又是一番模样,大部分人都不喜不悲,静观其变,有的还心中窃喜,只是不便表现出来,伤心的莫过于和皇帝关系十分紧密的陈太后一脉而已。

    皇帝驾崩,国不可一日无主,当前第一要务就是新帝登基。

    这是皇帝发丧后的第一个朝会,这次朝会朝廷重臣文武百官悉数在列,气氛异常凝重。而朝廷之外表面上风平浪静,实际是激流暗涌。

    陈太后一脸悲切的坐于帘后。

    太师常无常出列道:“我皇英明神武,勤俭爱民,然天不假年,不幸中途驾崩,了却尘缘。朝野万分悲痛。国不可一日无主,现今当务之急,应是立太子为新君,即刻登基,以安万民。”

    姚退之一言不发。这时成王也出列道:“国君关系一国之兴衰,当立明君,凡我轩辕一族中有才有德之士,都可为之。”

    成王一言顿时震动全场,虽然百官都有心里准备,但是事情来临,还是异常紧张。

    常无常早知道有异议,谁知道成王率先发难,怒斥道:“太子为一国之储君,现在皇上驾崩,太子为新皇,天经地义!成王为何出这大逆不道之言。”

    这时一个三十七八岁的亲王打扮的男人也站来出来,这人正是明王,明王朗声道:“天道无常,唯有德者居之。现在蜀国疲敝,兼赖皇帝失德,想我二十年前,我国何等繁荣,当时民富国强,官吏清正廉明,百姓安居乐业。然而轩辕兑继位后好大喜功,胡作非为,我国饿殍遍野,啼饥号寒,百姓朝不保夕,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因此,前车之鉴,不可不查,皇帝当立有德之君,才能保我社稷。”

    陈太后一声怒喝:“大胆!先帝尸骨未寒,你居然敢如此毁谤!来人!将明王拿下,押入大牢!”

    这时殿外突然暗暗震动,十几个御前侍卫呼啦啦、气势汹汹的小跑着来到殿中就要将明王索拿,也不知道这殿内殿外埋伏了多少甲士。

    姚退之出列道:“太后息怒!朝堂乃是论政之地,当畅所欲言,不能因言获罪,否则谁还敢说话,不能说话,朝会也没有召开的必要了。”

    此时刑部尚书滕子昂、礼部尚书顾振业等十几位重臣都道:“臣赞同姚太保之言,请太后息怒。”

    然后又是几十位大小官员也都附议。

    陈太后心中暗道,果然这姚退之已经和成王明王勾结了,现在出来说话的都算是姚退之的人,她在那帘后看了这些人一眼,现在朝争已经到了剑拔弩张、你死我活的境地,如果说以前是斗而不破的话,那么现在就是明枪明刀。

    姬孙吴道:“明王毁谤先帝,十恶不赦,罪大恶极,不可饶恕!”现在斗争已经摆在了台面上,不如先行拿下出头之人,以震慑反对者,为太子登基扫平障碍。

    成王冷冷的看了一眼姬孙吴,声音沉稳有力:“何为毁谤?明王所言句句属实!姬尚书难道分不清是非黑白吗?先前我蜀国国泰民安,而今日却民生凋敝,什么原因,难道大家不明白吗。为了我蜀国江山永固,当立明君。”

    这时,又听殿外传来整齐划一的惊天动地的步履声,片刻声音戛然而止,殿外已经聚集了密密麻麻的士兵,个个身穿铠甲,手执刀枪盾牌,一脸杀气,这是成王的亲兵。这群亲兵既然能顺利来到殿外,恐怕宫中局势已经被他等控制住了。

    此时殿中气氛鸦雀无声,紧张之极,那些胆小的官员已经冷汗淋淋,就怕一言不合,就在朝堂上大开杀戒。刀剑无眼,就怕殃及池鱼了。那准备拿人的十几个御前侍卫也停下来,不知所措,等待太后指令。

    常无常一声暴喝道:“成王!你想造反?”

    成王仰天大笑道:“什么叫造反?现在新君未立,造谁的反?朝堂之上,本该有不同政见,而陈太后一言不合,就要拿人,我等也不会束手待毙,难道我等自保还有错吗?”

    明王道:“我等还是如先前之言,新君应该是明君,人选只要是我轩辕氏都有资格,而不限于太子,具体是谁,朝堂共同决策。”

    明王再向前进一步,逼视帘后的陈太后:“太后,是否同意我等之言!”

    陈太后隐在帘后,身体微微发抖,手掌重重地落在椅头上,事到如今,现在殿中形式对她不利,只有做个缓兵之计,退朝之后再做打算,于是说道:“好好好,先帝刚刚驾崩,你们就想图谋不轨。那就依你等之言,到时候由人推举,众大臣共同决定!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