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鼎归一
字体: 16 + -

第七十二章 舌战孔儒

    次日一大早,李元吉便扶着花庭诗出了客栈,魏无忌早已等候在门口了,今天他特意换了一身干净衣服,见了李元吉等人忙起手见礼,于是三人一起前往孔子学院。

    魏无忌道:“李兄,你此去报仇,非常凶险,我这里有一物可为你防身,以前墨家欠我父亲魏千禾一个人情,特意送给我家,这物叫做雷霆暴雨针,只要按动机关,就可以从口子里面射出成百上千的梅花针,威势锐不可当,非到万不得已不能用。”言罢,拿出一个圆形的壳子,又示范如何使用,然后交给了李元吉。

    李元吉也不客气,接了雷霆暴雨针后,向魏无忌躬身行礼:“魏兄厚爱,李某无以为报,只能说一声多谢了。”

    魏无忌忙扶起李元吉道:“李公子大智大勇,让人佩服,只是我又不会武功,如果勉强参合,不但不能帮忙,还会成为李兄的累赘。”

    三人一路走一路说,不久便来到孔子学院,只见门口外塑着一个大大的孔子像,双手行礼,面容恭敬,旁边立着一面大旗,上书一个“儒”字。门口牌面用小篆写了“孔子学院”四个大字。

    三人进来,只见诺大一个会客厅,足以容纳千人。堂下熙熙攘攘已经有两百余人,大多是布衣青年,也有一些达官贵人在此,都是当世名士。前面堂上有七八位老者和十来位或中年或老年的人。中间坐着一个须发皆白的布衣老者,这人态度如同孔子塑像一般,恭敬慈祥,而且将那“温良恭俭让”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人便是孔子学院的掌院,与岳麓书院钧鸿子齐名的需仁子。

    那堂上之人见了魏无忌前来,都脸有怒色,看来这魏无忌是经常到此,和这孔子学院的人有过口舌之争,而且并不吃亏。魏无忌只是笑笑,并不介意。

    过了片刻,见已无人进来,需仁子缓缓说道:“人性善恶之论,诸位还有疑虑么?今日可以再辩。”

    堂上一布衣老者道:“人之初,性本善。人兼有仁、义、礼、智四德。孟子曰,人兼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堂下之人也纷纷鼓掌,叫好之声不绝于耳。

    这时魏无忌起身哈哈笑道:“此言谬矣。在下认为人性本恶。人性本恶,何以为善?恶乃人之本性,善乃人伦教化为之。天下之人,生而好利,是以有争夺;生而恶毒,是以有盗贼;生而有耳目欲望,是以有声色犬马。人皆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好声色、乐犬马以满足耳目之欲。你看这现今天下,官匪勾结,作威作福,鱼肉百姓,难道不是人性本恶吗?”

    这魏无忌本就不受孔门弟子欢迎,但是都来旁观学习,时而提出不同意见,但是有言之成理,也拒绝他不得。堂下人又从传来一阵喝彩声。堂上之人也微微变色。

    堂上另外一位布衣青年起身道:“食、色,性也。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也。”

    李元吉看了看花庭诗,起身道:“性犹湍水,水无分于东西,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流西。人性之无分善恶,犹水之无分于东西!”

    在场众人一时愣住,本来是辩论人性善恶,现在却又出了一个人性不善不恶的论点,倒是十分吃惊。但是他又言之成理,不由起身对李元吉刮目相看,魏无忌也是惊得目瞪口呆,花庭诗面露微笑,神态安然。

    布衣青年不甘示弱,大声道:“水即使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头,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

    李元吉笑道:“正如君之言,然也,人性本无善恶,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

    布衣青年顿时面红耳赤,他本来想以水比喻人性之善,后来却说人能越过头顶,驰过高山,不是水的本性,乃是形式环境为之,反而帮了李元吉。

    李元吉又道:“性犹杞柳(一种树木);义犹桮棬(木做的饮器)。以人性为仁义,好比以杞柳为桮棬。人性无善恶,善恶是对人的道德评鉴,毫无意义。人性本私才是根本,人性本私,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性本私,才有为了利益作奸犯科,为了利益才日夜操劳。你看那天地万物,哪个不自私,哪个不为利,哪个不是弱肉强食?所谓优胜劣汰,物竞天择是也。”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李元吉朗声说道。

    此番言论犹如石破天惊,又如晴天霹雳,劈得在场人一时无法反应。但是他说得句句在理,居然无法反驳。

    半响之后,魏无忌躬身跪拜道:“李兄,就凭刚才言论,为千年历代争论不休的人性善恶做了一个了结,善哉!。而人性无善无恶,人性本私恰好击中要害。李兄今日之言,当浮一大白!“

    儒门中人哪里会服气,有人怒道:“孔子乃千古圣人,尔居然敢逆圣人之言,真是狂妄之极!“

    李元吉笑道:“孔子,圣人乎?畏天命,图复辟;固贵贱,分尊卑;恶劳动,懒四体。反民权,媚权贵;任司寇,大索礼;暴发户,摆阔气;食要精,脍要细;酒无量,裘袍衣。结同党,杀异己。欺女子,骂小人;会荡妇,好女色。骂儿朋,用杖击;羞学生,弃师德;失官位,心着急;投叛党,丧天理。游列国,四碰壁。“

    此言一出,顿时场面炸了锅,这是孔子学院,在孔子学院列出孔子劣迹就好像在别人家中做客,却去刨祖坟一样。众儒生气愤填膺,恼羞成怒,如何忍受得了。有人暴跳如雷,甚至想拔剑武斗,将李元吉斩杀于当地!需仁子也神情激动、脸色大变。顿时辱骂之声,不绝于耳,场面一度失控。孔子学院从创建以来哪里有这么大逆不道的言行!

    魏无忌朗声道:“你们儒门想学孔子诛杀少正卯,不过这也却是符合你们的一贯作风。李兄,不对,现在李兄当得起一个李子称呼了。李子言之有理,持之有据。为何你们就这么恼羞成怒呢。“

    “《述而》记载,一直宣扬要维护周礼的孔子,竟罔顾事实为鲁昭公娶同姓吴国公主为妻这一违背周礼的行为掩饰。诸位不是不知。“

    “我就为你等儒生列举一二你们口中的圣人是什么样的吧。”

    “其一、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其二、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其三、孔子为鲁摄相,朝七日而诛少正卯,列起罪状曰:心达而险,行辟而坚,言伪而辩,记丑而博,顺非而泽。你们口口声声的讲仁的孔子孔圣人,就是这么杀害异己的。“

    “其四、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其五、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其六、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魏无忌还待说下去,堂上需仁子怒发冲冠,大叫道:“够了!“

    在场人都明白,魏无忌所言乃是典籍所记载,句句属实,其他人还罢了,儒门弟子此事如斗败的公鸡,个个垂头丧气,如丧考妣,心中伟大圣人的形象顿时倒塌。本来好好的盛会,被李元吉和魏无忌这么一闹,辩论盛会输赢倒是无所谓,他儒门根基都被人连根拔起,祖坟都被挖了,这才是最大的损失。

    李元吉与魏无忌见场面已经失控,也无心呆下去了,两人一示意,李元吉便扶着花庭诗走出了大门。在场人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一时神情复杂,既有愤恨,但是更多的却是佩服,两人年纪轻轻居然有此学问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