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物语
字体: 16 + -

111 插班生

清穿物语独家首发/111 插班生

金姆要求什么事?梅兰妮心里猜疑着,脸上带着笑,";瞧,阿姆说的.邻里之间相互帮忙,有什么好客气的.";

梅兰妮嘴上说着,心里有些吃不准,她的权利有多大,她自己知道.

金姆讲,";我听说你家有个学习班,我想让她们两姐妹也去你家的那个学习班上去,认两个字.";

";这事啊,";原来是要在她家学习班上放两个插班生.梅兰妮心里倒是愿意,她家的学习班上全是光头,都成了男子学校了,鉴与后世的办学经验,双性学校比单性学校更利于学习.但是对于古人来说,男女混合班还是很少见的,金伯金姆有这个见识,倒是要好好鼓励一番.

";女孩子学会认字,就能读书了,读了书,就知道天下的大道理,知道做人的规矩.阿姆,你和阿伯的这个决定很有见识.";

";阿梅,我和你金伯这两年看着,你家的孩子个个出色,男孩子就不说了,朵姐儿也不说了,那梅香这两年是怎么出息的,这都在我们眼皮子底下,一样的乡下女孩,识了字到底是不一样,所以,我想让这姐妹两也来识些字.";

";认字读书是件大事,得好好合计合计,这小姐妹俩愿意不愿意来学习呢?";

来弟站了起来,拉了一把阿囡,";华家姆妈,我们愿意来学习班读书.";

阿囡也站了起来,和来娣一起跪下了,就要磕头.

梅兰妮赶紧搀起两个女孩子,";要读书是大好的事,读书是件吃苦的事情,你们受得了吗?";

来娣说,";我过去在乡下,煮饭洗衣,养鸡喂猪,家里什么事我都要干,我不怕苦.";

阿囡蚊声道,";我也不怕.";

梅兰妮对金姆说,";我家这个学习班,是为了教那拨捣蛋鬼做规矩而建立的,每天认几个字,开年我还要教他们算术,两丫头来,就按照我家的规矩做.上午在你家干活.下午到学习班来,和他们一起学习,活动.你看怎么样?";

";阿梅,这样最好,只是这束脩...";

";我这不是正经办学,孩子们的学习经费大都是他们自己赚,让两丫头跟着他们自己赚学费,你俩老也不用操心.";

金姆直说谢谢,麻烦了.

正在此时,三胞胎进来了,见到金姆恭恭敬敬地,";阿姆,安好.";

";好,好,这三孩子越发好了.阿囡,来娣见过华家弟弟.";

梅兰妮笑道,";三胞胎年龄虽小,却是学习班上的夫子.";

来娣带着阿囡,";夫子们好.";

三胞胎回了礼,那两丫头见三个小子比自己年龄小,倒也不怕生,连阿囡都很很打量了他们一番.

梅兰妮把两姐妹带到学习班时,保安队的人正在练习写字.由于边峰带走了小乙和根发,教室里有三张桌子空着.

梅兰妮把阿囡和来娣介绍给了大家,齐逸带头鼓掌,";欢迎新同学.";

下面那帮小子惟恐天下不乱地把巴掌拍的震天响,这回连来娣都往梅兰妮身后掖了.

安排了两姐妹的座位,又讲了学习班的规矩,两姐妹和金姆回家了,临行前讲好第二日午后就来上课.

这边,梅兰妮让老乐去李木匠家里定一套课桌椅.再加上两套学习用品.安排了新生的事宜.

保安队的孩子们日常碰上的女孩子并不多,梅朵是他们的东家,梅香是他们的管理人员,这次要来的两个女孩,才是和他们平起平坐的.所以,几个人兴奋了,就此也有了些动静,有几个关心细节的,切切讨论着.另有几个故作矜持,虽不参加八卦,但是竖着耳朵听着.两个女插班生就象似在平静的池塘里扔进的两块石头,产生了一圈圈涟漪.

上学习班的事,对金家两姐妹是件大事,上课第一天,两姐妹回家后,不但金姆好奇,连金伯也在一旁细听.

来娣说,";今天是梅香姐姐教认字,识字班每天学六个字,已经学了一半了.梅香姐姐说,我和阿囡如果要赶上进度,就要每天多学几个字,今天他们学,‘地所生‘.这是我写的,姆妈爹爹看,我写的好伐?";

阿囡也把自己的字给家长看,";格是我写的.";

";好,好,老头子,看看,小姑娘写得蛮哉的.";

";识字班上,那帮男小囡安宁伐?";金伯终于也发问了.

";他们叫自家保安队,";来娣说,";梅香姐姐在教室里时,他们都不说话,梅香姐姐离开后,他们就象似开锅的水.";

";那帮小子没有欺负你们吧?";

";哪有啊,他们都不和我们说话.他们说的事,我们又听不懂,今天下午,他们只上一个时辰的课,就到屋外去活动了,梅香姐姐留了我们在教室学认他们认过的字,喏,这三个.";来娣拿出另一张纸,写着‘人之初‘.

";这么说,他们一天三个字,你们一天六个字.";金伯对学习班的情况很有兴趣.

";他们的一个时辰也不是全在认字,还有讲..讲..";

";讲评.";阿囡帮她说.

";对,还有讲评时间,反正是说他们谁做的好,谁做的不好.";

";什么事情做的好和坏?";金伯继续道.

";多啦,吃饭啊,干活啊,寝..就是房间啊,识字啊,很多很多.教室后墙上的表上,就是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后面是小红旗,小黄旗,和小蓝旗.";

";哪种旗子是好,哪种旗子是坏?";金伯追问道.

";这---";来娣有些犯难了,她看着阿囡.

";红旗最好,蓝旗最差.";阿囡帮着补充道.

";谁的红旗最多?";金伯兴趣盎然地.

";这---";阿囡说不上来,";我不识他们的名字,反正是最上面那个红旗最多.";

不说金伯每日对学习班的事很有兴趣.梅朵这行人到了农庄.

放下行李,吃了午饭后,秦炼和梅朵就去建筑工地上视察工作去了.农庄二期工程是打谷场和谷场周围的建筑群.其中最重要的是谷仓.梅朵曾经参观过美国中部的农场,那里的圆型谷仓给了她很深的印象.所以她提议在自家的庄子上建圆形谷仓,她说,";这样可以用最经济的材料,建造最大的使用空间.";

梅兰妮对于洋货有一种由衷的热爱,所以没有任何异议.

可是,楚源说,";圆形谷仓算不得外转内,我国汉代就有圆形谷仓了,这在后来出土的陶瓷谷仓就有了实物证明.";

无论如何,这圆形谷仓在清朝的江南可能是独一份.说到圆形建筑,清朝人民可能很少见到,可是他们这起穿越众大家都知道,北京的天坛就是一个例子.小林当然没有可能看见天坛的建筑,但是,苏州园林里圆形的小亭子还是有的,而且,华家的人还用麦秸做了个小模型给他参考.

所以,小林的工程还是进行的很顺利.

申老农已经搬到新房子里了,那排旧房子已经拆了.申老农带着梅朵去看搭建的鸡棚和鸭棚.老农知道这位朵姐儿的花头很浓的,就是鸡鸭棚她都是有要求的.

朵姐儿果然没有辜负他的所了,给他提了不少改进意见.如鸡鸭棚在使用前都要消毒,通风要好.村里人养鸡都是搭个小窝,白天放出来,晚上收进去,谁讲究鸡鸭住的地方还要通风.可是,梅朵说,";人家养鸡不过十只,八只的,我们打算养上百只的,如果,鸡舍条件不好,鸡生病了,一死一大片,那才叫血本无归.";

老农一听这话,对鸡鸭棚的设施也重视起来.

他又问,";姐儿这次带来了这么多玉米芯子为了什么?";

";这玉米芯可是好东西,你赶紧让人把它弄碎,放水封在缸里让它发酵.";

";那东西可以吃?";老农表示强烈怀疑.

";当然不能吃,我要用它来育秧的.";

";说起育秧,姐儿,咱家来年的秧地你放在哪里?";

";我让你拌的那些土,你拌好了没有?发到村子人家做的长方竹扁做了没有?";

";土到堆那了,竹扁还在做,只是不知要这么多干什么?";

";育秧啊.";梅朵见老农被震住的神情,接着说,";如果,把秧育在了地里,你到时候还要派人去拔秧,把秧直接育在竹扁里,把秧一层层起出来,你不是省了拔秧的功夫了吗?再讲,我嬢嬢想出了一种插秧机,那秧直接让机器插了,还省人工了.所以,这育秧的土要弄好了.";

";姐儿,照你怎么说,我们庄子上是不需要这许多人.";

";需要的,我们还有茶场,要养鸡鸭,要养大牲畜,养猪,这些都是要人工的.你知道,为什么那冬麦要条播?那时为了明年种棉花的,收了棉花,纺纱织布,再拿去买,这不都要请工人?";

";哎呀,姐儿,照你这样说,来年我们庄子的收入五百两都打不住啊.";

";过几年,庄子上的收入你就往几千两上想吧.";梅朵望着那湖弯,那是天然养珍珠的好地方.养珠业是当年梅家湾的支柱产业之一.

梅朵见老农满脸的震惊和兴奋,";牲畜院应该是建好了,我们去看看?";

老农说,";那养畜处也弄的太考究了.给人住的地方都还没这个好.";

华家庄子的牲畜养殖处和住宅区隔路相望.因为有华家不易居的养殖院的建造经验.所以这个建造的版本很容易为小林理解,出粪道,下水道,进水管什么的,这个牲畜院的进水管还没有接通.可以说,整个建筑工程的水塔还没有建好,所以,目前要靠人工挑水.

梅朵一进养牛养骡驴的地方,眉头就皱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