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阙
字体: 16 + -

第189章 归朝

第189章 归朝(1/3)

朝廷与瓦剌的战争已经持续了一年多, 敌人从燕京一路被赶回了草原。在燕京防卫战中,军队中涌现了许多改良的先进火器,使得原本一边倒的战争状况发生了反转。

改良后的大炮,每门大炮里塞满了鸡蛋大小的石头,容量大约一斗,一次发射出去,炮石散开,杀伤范围可达到方圆数十丈,可以大量杀伤对方的人马,比之前的单个炮石杀伤力陡升。

而另外一样东西的研制成功,在守城战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那就是双头铳,有别于之前研制的火铳存在严重的缺陷。

因为火铳在射击之后,枪手要重新填充火药,而这么一耽搁,敌人的军队就顺着攻城器械冲上来了,枪手们却还在填火药,又害怕火药炸裂,伤及枪手。

因为以前的火从只能单放,而这种两头铳却可以装几枚弹药,一次射出数发子弹。并且可以转换铳头,连续射击。

而这些重要的改良都源自于一位临时被征召入军队的匠师——陶成道,他本是一位富家子弟,却不喜功名,沉迷于炼丹与研究器械。而应征入伍后,因为受到大将军班背的器重,完成许多火器改革工作。

也因此,在通过班背举荐后,于军器局供职副使。

“将军,再过几个时辰,我们就能抵达京城郊外。”一位副将对着队伍领头的魁梧将军禀告道。

“终于班师回朝,让传令官先行通报京城的戍卫军。给弟兄们安排好落脚的地方。”将军看着身后磅礴逶迤的队伍,忽然感到一阵恍然:“当初二十万弟兄出京。而我的部下如今却只有不到半数能够平安归家。我这个将军不称职啊!”

“将军,为国捐躯,弟兄们死得其所,还请莫要再自责了。”副将听着主将的话语,看着身后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泪水竟不自觉浸湿了眼眶。但却忍着悲意,劝解起自己的上司。

“子明,你不必多说。我比您更明白这些。如果不是逼不得已,谁又愿意当兵打仗,背井离乡?”

班背感慨地说道:“我所经之地,四处兵匪横行,烧杀抢掠。黎明百

姓,不得不弃家逃亡。兴亡之间,苦的终究是百姓。”

“即使是为了天下苍生,也当灭了瓦剌这群背信弃义之徒!”副将愤然而言:“弟兄们绝对不会和他们和谈的。”

“我入陇地以来,一路沿途所见,皆是白骨森森。即使是中原地区,为了伐瓦剌,强征壮丁,妄动国政。常常也是百里荒野不见人烟。以至于耕地荒废,饥荒肆虐。用民不聊生来形容再恰当不过?”

班背所说的一切,几乎是帝国的现状,也等同于默认了和谈的选择。其实这些子明都清楚,但他还是无法接受。

“难道,那些战死沙场的兄弟,就白死了?一切就这么算了。”

“连年灾荒不断,兵戈不止,百姓已经无力再支持我们的军队继续作战了。况且他们的牺牲并非白费,和平永远不可能只依靠谈判。如果没有他们的英勇奋战,我们连选择和谈的机会都不会有。”

班背看着自己身边这位年轻的副手,劝慰着说道:“难道你就愿意看到大明的百姓,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落为路边枯骨,野狗食粮?你要明白,百姓其实并不在乎,是谁拥有天下。”

“他们在乎的,是自己明日是否能饱食足衣?否则,要这天下又有何用。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百姓受苦,当政者穷兵黩武,若真是如此,这样的国家,让他亡了有何不可。”

班背说出这句话时,副将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从自己的主帅口中说出的话语,但却又明白,对方似乎说的并没有什么错误。

只是身为武将世家,从小受到忠君爱国思想的熏陶,对如此危言耸听,甚至是诛心之语,一时之间无法接受。

“我知道现在的你,恐怕很难明白,等你到了我这个年纪,也许就会懂得我说的是什么了吧?”班背看着迷惑的副将,若有深意地说道:“当人甚至都不如猪豚狗彘之辈,任何谈论天下,谈论大义之事,都是可笑而无意义的。切记莫要一叶障目,视而不见。”

“将军所举之事可用于比喻前朝,彼时奴役百姓,封锁权力,当人畜生。而瓦剌若

入主天下,恐怕比前者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我等才应当挽救黎明百姓,临阵杀敌,书一腔热血,以报国家天下。”

子明在激烈的内心斗争之后,最终还是屈服于忠君爱国的思想。

“很好,很好,朝廷有你这样的年轻人,作为中流砥柱,必当大有所为。我这老一辈的家伙,也许是时候退开了。”虽然副将的观点与自己相左,但是班背却觉得十分欣慰。

至少,比起弄权干政的宦官王振之流,这样的爱国志士,才是国家真正需要的。而观点的不同,往往并不妨碍为同一个而奋斗。

“班背将军今日将班师回朝!估计到时会从西门而入,淘大人,据说您与将军交情匪浅,是否会去一同迎接边军归朝。”说话者乃是军器局大使李公明,素来与空降于此的陶不合。

“李大人,大将军乃三军之主,归京必当通禀朝堂,入朝叙职。又岂能在此刻顾及私交,乱了朝廷的规矩,落人以口实。”陶成道面对眼前这个是自己为眼中钉者。

一概采取不听,不信,不议。因为他知道自己的位置本是因班背举荐而得,若出了什么差池必然连累对方。所以面对这种无关痛痒的试探与暗中嘲讽,大多是再三忍让。

“听说瓦剌主力兵败之后,内部分裂,如今已经决定和朝廷和谈。使节团不日就会来京。”李公明在那扯东扯西,不知目的何在。

“是和谈也罢,继续战争也罢,只希望朝廷能尽早平息这场动乱,否则天下的百姓,恐怕等不了那么久。”陶成道话刚出口,便有些后悔,面前这人,可算不上一位好的交谈对象。

“陶大人看来十分关心民生疾苦呀,此番话语若是让朝中那些争论是和是战的大臣们知道,足以自愧不如。”李公明之话犹似诛心之语,显然是在指责对方妄议国政之错。

“属下不过一介匠人,怎敢与朝中大臣相论,李大人切莫穿凿附会,无中生有。”陶成道稍顿之后,暗讽着说道:“前几日听闻李广太大人纳妾,李大使赠了一双金龟,倒是羡煞旁人的大手笔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