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字体: 16 + -

第54章 谁家又添新痛

第54章 谁家又添新痛(1/3)

此时不过正午,阳光暖洋洋的照在身上,贾杜若忍不住生出一种昏噩之感。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曾莱城本倚靠大山,食材大都取自山中,城东也着实算是野味之家。

两个人并辔而行,顺着熙熙攘攘的人群,终于是来到了冥歇给了银子的那家野味店。贾杜若翻身跃下了马,脚步将将站稳,便听见身后一阵嘈杂的声音响起,人群被分成两股,分别站在路的两遍。

冥歇和贾杜若本就是最爱凑热闹的人,来不及将马拴好,抻着脑袋在人群中挤出一条缝隙往路中间张望着。中间行过一辆牛车,那老牛泪眼婆娑,弓着背缓步往前走着,时不时昂起头发出一声“哞~”。

再望去,牛车上拉了“一坨”不知何物的东西,上面盖了条素色麻布,只等那牛车由远及近,渐渐驶过,两人才望见牛车上那两只没有被裹住的脚。

车上是人!

死人!

朱红的枫叶簌簌的飘落下来,摇摇晃晃落在那张白布之上,又被赶牛车的人给拂了去。这时贾杜若才注意起那位赶牛车之人,他一身素缟,眼神混沌,身体还算精壮,看起来不过是二十多岁的精壮大汉,可在此时瞳孔中的绝望却像是看破红尘的古稀老人。他全然不顾周围人的议论之声,仿佛已经置身事外,视周围人为空气。

他提起胳膊有一下没一下儿的朝牛身上抽,一只手放在一侧的筐子里抓起一把纸钱朝空中撒去,牛车缓缓在人们的注视下往前行进。

贾杜若不觉在心中默哀,本是丰收的好季节,这家却添了新痛,日子也不觉得好过了。

冥歇最没心没肺,他拍了拍贾杜若的肩膀,惊奇的说:“杜若姐姐,这算曾莱的民间习俗吗?去下葬连个棺材都不备,难不成是要生埋吗?”

贾杜若一个白眼还没有甩出去便听闻身边几位大娘的议论之声。

“可不就生埋吗?”一

个妇人揣着袖子挤在他们身边,脸上微微露出些怜惜之色。

贾杜若顿时好了奇,一扭头也加入到她们的队列,冥歇也不甘示弱紧跟其后。

“哎,真是可怜了这个孩子,年纪轻轻就丧了妻,以后一个大男人要如何照料自己啊。”

她抬头望向声音的源处,说话者是一位约摸着近五旬的妇人,她句句感慨,眼角有温热的**流出,身边的人也跟着感慨,丢给她一块手绢。

冥歇凑过脑袋,望着那位妇人说:“年纪轻轻可以再续弦啊,难不成这汉子还是个情种。”

“可不就是个情种!”那个妇人受了手绢,叹声说:“当初他俩还是我做的媒,李跃是个乖孩子,从小就继承家业在城东头开了家打铁铺,小生意做着,与灵秀又是情投意合,可谓是一双璧人。

只可惜啊,灵秀自幼身体弱,成亲都五年了,还未曾给李家添个一男半女。李跃的娘那可不是个省油的灯,仗着儿子做生意有了俩钱非嚷嚷着娶个妾为李家延续香火。

灵秀自知无能,从没有反对过,倒是李跃因此差点与亲娘闹翻。可娘啊毕竟是娘,她说的话总归要听。他便纳了个妾,却从不沾染她。

他娘晓得,便觉得是灵秀在李跃耳边吹了枕边风。整日里指桑骂槐不给好日子过。灵秀性情好,从不计较,可哪个女人受了气还能旁若无事。”

说到这那妇人沉沉的叹了一口气,又从怀里掏出手绢来擦拭着眼泪。虽然她的表现显得有些做作,可这事儿说的却让人揪心。贾杜若忽然庆幸与自己成了寡妇,若真的嫁到白家,还不定是什么模样呢。

“赵阿娘,你又逢人再讲那个事,当心卢氏再找你麻烦,朝你家门前泼粪!”一声尖脆的音响彻在他们耳边,贾杜若回过头去望,但见一两个妇人正看笑话般看着那位赵阿娘。

而他们口中的卢氏大约就是李跃的娘了。

赵阿娘眼睛一瞪,厉色道:“我还能怕她不成,李跃和灵秀当初可是你们称赞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此般来笑话我,还倒不如一起连自己也笑话了去。”

那两个妇人听着她这话,脸上的笑意顿时烟消云散,甩了一甩衣袖,别过头去专注路中间的架着牛车的李跃,又眉间又挂上的看热闹的笑意。

贾杜若不由得感慨人世冷暖,赵阿娘应当算是这些人当中少数的同情者了。

赵阿娘面着贾杜若想继续说,却也忌惮了方才那两个人的话,努了努嘴,终是没有再发出声音。她却想继续听下去,于是开口问道:“那后来呢。”

“后来~”她朝那两位妇人的方向望了两眼,声音也压的低了许多,神色兮兮说:“后来不就那样了吗?”

她挑眉往路中间示意,贾杜若心中了然,这牛车上躺的便是她口中的灵秀姑娘,是个被婆婆气死的可怜女子。

“灵秀郁结在心,一病不起。卢氏不许李跃为她请大夫,他是一跪几夜呀,才获了卢氏的准许。可是这心病自然要心药医,单单是吃药调理怎么能够,这不,李跃为她耗尽了家产也没能留住。他一气之下将纳的妾赶出了家门,整个人像疯了一样呆在家中不吃不喝,卢氏是好劝歹劝才将他劝了出来。”

贾杜若咂舌,眸色深深望向道路中央,原来戏折子里的故事竟真实上演过,这一对有情有义的苦命鸳鸯竟被顽固不化的亲娘给活生生拆成了阴阳两隔。

一阵狂风而过,席卷满地的枫叶,直冲牛车上吹去。那漫天的枫叶飘飘晃晃都落到了灵秀身上覆着的素布上,火红的枫叶正好盖住了白布没有遮住的双脚之上。

神了!真是神了!

顿时人声鼎沸,路人都侧耳议论,惊叹着惊奇之事,贾杜若扭过脸望向一边,那被唤作赵阿娘的妇人又拾起了帕子在眼睑上擦拭着还没有滴落出的眼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