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净的摇滚
字体: 16 + -

第四章 音乐偏执狂与百年一遇的叫鸡

    fri feb 06 18:03:15 cst 2015

    然而他并不喜欢唱山歌,这与他不是土家族而是汉族无关,他从心底里只喜欢唱那种很有气势、很洋派的歌,那种唱起来就想蹦蹦跳跳的流行歌曲。镇里大多数人觉得这也没什么不好,因为但凡见过世面的人都不会觉得唱洋歌有什么不好。王晓武的妈妈虽然没见过多大世面,但好嗓音的她也支持儿子唱洋歌。

    王晓武不仅喜欢唱洋歌,还很喜欢那种唱起歌来沙声沙气的嗓子,那种仿佛歌手感冒以后还不停地唱了三天三夜的沙嗓子——这是他在看电视听摇滚音乐时被一个外国歌手“蛊惑”了的结果。这是显性的结果,还有个隐性的结果——它将王晓武的音乐爱好从皮肉渗透到心脏去了。

    被蛊惑了的王晓武从此不再追求音质的纯度,就是那种像从一根很纯的银管发出来的很纯的、银质般的声音——唱山歌就要求这种纯度;相反,他每天都要嘶吼,目的就是想将嗓子弄得沙沙的——对于这个撕嗓子的事,妈妈与他是有分歧的,反倒是爸爸觉得儿子那样唱也没什么不好,有男子的阳刚气。

    王晓武记不清是被哪个沙声沙气的哪国歌手的哪首歌给“蛊惑”的,那个时候他不到十岁,英语水平就是“哈锣”;所以他不认识那个歌手是谁,也不知道歌曲要表达个什么;但他觉得歌手的声音很好听,那种嗓音就像钢火最好的菜刀在沙质最细的磨石上轻来轻去的那种声音,又有点像伤风感冒时嗓子和鼻腔有些恰到好处的不对劲时的那种声音,他觉得那种嗓子特别富有感染力。他觉得自己的看法肯定是正确的,因为那个歌手演唱时,场内的观众听得都像疯了一般。所以他从那个时候起每天都要朝着对面的大山撕喊,喊得沙沙的、哑哑的,那感觉就来了。反正自听了那个歌手的那首歌以后,他就立志成为具有这种磁沙嗓音的歌手。

    ——王晓武成为音乐偏执狂与被沙嗓子歌手“蛊惑”有关。

    王晓武能够从小坚持唱歌的原因还有,他觉得自己嗓音很好,相当的好,而且认为邻居们也承认他嗓音好;因为邻居们都说他那嗓门比五斤重的大公鸡司明时的“咯、咯、咯”还要高亢,比八百斤的大水牛叫春时的“嚒——嚒——”还要烘人。

    那个能拉着二胡唱“这山没得那山高, 那山娇妹捡柴烧……”的张麻子就很是欣赏王晓武的歌喉。王家那只小公鸡嗓子百年难遇,他在业内逢人就这样夸赞王晓武,说很想收他做徒弟。

    张麻子乐队是黄水镇人民的娱乐工具,深受大家的喜爱;所以张麻子想收王晓武做徒弟的事,被普遍认为是“抬举”了王家那小子。

    可是,王晓武却不识抬举,他压根就看不上镇上“歌唱家”第一把的张麻子和第二把的李大姐,他觉得张老先生和李大姐唱歌就像老公鸭和小母鸭在“嘎嘎嘎”地嚷嚷;不过,他当面拒绝张麻子的理由是,他不喜欢他们的唱腔。于是张麻子喝了酒就嚷嚷,不拜我老张为师,王家那头小叫驴总有一天要变成被骟了的哑驴,不信咱们走着瞧!

    ——王晓武成为音乐偏执狂与自己是百年一遇的叫鸡公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