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侠请留步
字体: 16 + -

第八十章 盐和船

    陈家村在东海县城以北大约五十里,是一个规模颇大的村子,足有上百户人家,村中户户都以煮盐为生。

    陈英就住在陈家村,且是村中的大户。因家中人口众多的缘故,宅院占地颇广,在村子中首屈一指。

    令狐一行人进了陈家村的时候已经过了晌午,除了一些老人孩童,村民们都去煮盐了。

    陈英的宅子在村中算是最好的,但也只是不算破旧而已。盐户们的辛苦加上贩卖私盐才堪堪换来温饱而已。

    “恩公和刘兄在这儿歇息一晚,明日一早再赶去县城如何?也好让陈某略尽地主之宜。”

    安顿好后,陈英盛情挽留,希望令狐两人能留宿一晚再走,杨平也在一旁帮腔。稍稍思虑了一下,令狐两人也就答应下来。若是现在就出发,赶到县城估计也快要天黑了,确实什么也做不了,反而可能会打草惊蛇,提前引起注意,不如第二天一早再走。

    一路上,令狐等人也曾商议如何暗访东海县。

    陈英曾主动请缨要带人去县城打探那些县衙官吏的底细,但被否决了。一帮子挣扎在温饱线上的穷困盐户,突然要去关心这些事,任谁都会怀疑,且对处于底层的盐户,那些官吏随意网罗个罪名说打杀就打杀了,到时候救人都来不及。还不如令狐和刘准去呢,有令狐的武力和刘准的身份在那,他们应该还不至于乱来。

    其实,要是按令狐的意思,直接打上门去,都抓起来来个一锅烩,何必费这么大劲。一番话听得众人瞠目结舌,这不就是杀官造反了吗?朝廷的威严对刘准他们还是深入人心的,一众人费了老鼻子劲才劝地令狐打消了这个念头。

    若是令狐和刘准入城的话,以两人不经意间留露出来的气质,一看就不是常人,肯定会引起注意,要不了几天便会让人识破,只能争取在摆明身份前,尽量多的收集到足够的证据,依法处置那些贪官污吏。

    令狐之后想起来这事来还是很感慨了一番,自己一个法治社会熏陶出来的现代人,竟然还没有古人遵纪守法?!看来拥有了没有约束的武力,自己有些失控了,心中暗暗警惕,今后要自律,不能失了本心。

    杨平还曾出过一个主意,被众人一致否决了,连考虑都没考虑。他竟然建议令狐两人换上他们那些破旧的衣服,乔装打扮的混进县城去。笑话,以令狐两人的样貌和举止,穿成那样进城,什么都不用干就能让人察觉出不对了,这不就成了秃瓢上的虱子——明摆着的吗?

    最终,令狐等人的商议结果还是由令狐和刘准大摇大摆的进城,进城后在悄悄的打探消息收集证据,等过两天陈英召集好人手后分散潜入城内,这时候令狐二人的作为差不多也引起那些人的警觉注意,到那时,再集结起人手摆明身份在武力和证据下,将那些人一网打尽。

    既然不急着赶去县城,刘准一看天色尚早,竟然动起了体察民情的念头,非要拽着令狐去看看盐户们煮盐。

    看着盐户们在深秋季节还仍然光着膀子辛苦忙碌,不停地将一罐罐盐卤架薪蒸煮,一个个汗流浃背。

    陈英在一旁介绍说:“现在煮盐越来越辛苦了,附近的树木都被砍伐光了,为了获取足够的柴草作为燃料,我们不等不派出大量的人手去远处收集。我们正准备跟平原上的农户们商量划出一片地来专门收集野草和种植一些树木来作为柴草的消耗来源,总不能大老远地跑到大雁山脉去收集不成?”

    刘准听得很认真,显然是在考虑上任后该怎么想法子解决这个难题。

    令狐突然插口道:“为什么不晒盐?”

    周围的人闻言都一脸诧异的看着令狐,就连门外汉的刘准看着令狐都一副不可思议的样子,令狐不知道自己说得有什么可笑的让他们这样一副表情,正欲再次开口,陈英出言解围了。

    “恩公之前不曾接触过制盐,故而有所不知,不说仅靠日晒的话耗时日久不说,而这一翁海水能提取出来的盐非常的很少,如此制盐的话根本无法解决温饱。”陈英说得很委婉,但令狐听明白了,说白了就是,指望晒盐的话早就饿死了!

    令狐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有再说出来。他当然知道晒盐法比煮盐法先进,但他不懂啊,只得暗暗记下来,待日后回到现代后查一查资料再说。

    一行人们一直逛到天黑才返回,晚餐已经准备好了。

    陈英吩咐人取来了当天新打上来的海鲜做了顿丰富的晚宴,一种令狐没有见过的海鱼,但是味道非常的鲜美,炖出来的汤和烤出来的各具特色。

    要打到这种鱼,要远离海岸,虽说不至于到达深海却也不是平常的小船能到达的区域。

    说道船,这里虽然临海,但打渔业却非常落后,大部分都是一种长不过五米宽只有一米左右的小船,就像是现代世界中游湖常见的那种划桨小船。

    像能打到这种海鱼的船,整个东海县都没有几艘。陈家村的这艘还是集全村之力打造出来的呢。听着陈英的描述,令狐心中吐槽,这不就是各游湖区中的那种大号的画舫嘛!

    要说这个世界的造船业,并没有低到造不出大船来,只是一来东海县的百姓太贫困,没有财力打造大船,二来还是因为这令人蛋疼的交通,打出来却运不出去能卖给谁?这些穷困的百姓能吃得起那些深海大鱼?故此,一来二去的临海的东海县却没有了打渔业,没了打渔业自然就没人打造大船,时间久了,东海县也就没有了掌握造船手艺的人。

    “你们说,我要是买艘大船打渔卖到外地去,再从外地买粮食运回来卖怎么样?”令狐身上有不少钱财,倒是可以买上一两艘大型的远洋船。

    “恩公,这可行不通。除了东海县,沿海的各地哪里不是打渔业发达,你在这里打了鱼,大老远的运到别处去能赚到什么?再说,这里是产粮低,地里种出来的粮食不够吃,但并在这里不是粮少粮价就高,这儿的人可买不起粮食,都是自种自用或者交换生活必需品,从来都是有多少吃多少,不够就硬挨着。我们贩盐回来从来不带银钱,都是拉着粮食回来的。”陈英无奈地苦笑道,在这里生活的百姓日子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