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武山河
字体: 16 + -

第四十五章 神经病

    顺安路。

    一座二层的小楼立于顺安路最繁华的地段,一根竹竿从顶楼挑了出来,挂了面旗帜,迎风招展着。

    上面普普通通的写了“真武轩”三个大字,也无甚稀奇之处。

    卫寒望了一眼,心中便知这是昔日铁衣帮的产业,不过当日之战后,转而落入了武殿手里。

    成王败寇,倒也正常。

    真武轩的大门还虚掩着,看不到里面是何布置。

    杨清和一个卫寒只觉得脸熟,但又叫不出的名字的武殿中人站在门外,外侧还环了两圈大汉,将人山人海顶在了真武轩的三丈之外,看起来都是练家子。

    卫寒运起‘铁山峦意’,一身肌肉骤然硬如铁石。一路将周遭其他的武林中人顶开,惹来片片叫骂之声。

    他只当做没听见,欺身挤了进去。

    顺安路作为天水城贸易最繁华的街道,本是可一并通行六辆马车的,但卫寒转头四望,只觉得密密麻麻都是簇拥的人群,前面的人被武殿的人顶在外围,后面的人个个伸长了脖子,都想看看真武轩的门开了没有。

    还有一些机灵的江湖人爬到了周围几家店铺的屋顶上,惹得店家在下方大骂,但又可奈何。随之越来越多的人也学了他们,一个个运起轻功“嗖嗖”的往上飙,哪里还管那么多。几个店家眼看今日的生意做不成了,气的“砰”一声把门掩上,来了个眼不见为净。

    对面的一家酒肆也是两层格局,一眼望去,二楼的游廊上黑压压挤满了人。甚至有几个身子探得太出的,被后面的人推搡的从二楼摔了下来。

    好在都是会武功的,皮实的紧,摔在地上屁事没有。只是揉着屁股站了起来,嘴上一直骂骂咧咧的不肯罢休。

    卫寒此时就站在靠着真武轩最近的位置。边上都是武功内力超出了一般江湖人士,才挤到此处的“同道中人”。

    一个长相粗陋的大汉骂道:“妈的,人来了这么多,还不开门,都快热死老子了。”

    此时将近入秋,山城的天气早已没有之前那般燥热。但经不住人挨人,肩比肩站了这么多人。

    卫寒的额上也冒出了几颗汗珠。

    又一人说道:“咦,你不是王德顺吗,以前在铁衣帮混的风生水起的,现在怎么投到武殿下当差了?”

    包括卫寒在内,听到这话的几个人齐齐望去。

    只见一个四十左右的中年人挤在略前一点,紧靠着维持秩序的人圈,对挨着的那人说道。

    那武殿之人细细一看,笑道:“原来是张老哥。你有所不知,我在铁衣帮中是分属年尧长老管的,如今年长老归顺武殿,我自然也是跟随着去了。”

    “这武殿的戚长空也太屈才了,你王德顺一手五虎断魂刀,放在我们整个天水城也是小有名气的,居然让你到这里来守门?”

    王德顺大笑:“张老哥莫要这么说,如今我还不算武殿的人,只算作编外人员。一周之后,天华山剑道一开,届时只有踏过完整剑道的人,才能算作武殿门下。”

    “剑道?这又是武殿弄出的什么把戏?”

    王德顺道:“此事本应在一天之后才放出消息。不过年长老也与我们说了,殿主说此事不用保密。我便早一天告诉你罢。”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向这王德顺,一时之间这周遭十几米倒是稍稍安静下来。

    “咱们武殿在天华山西面开辟了一条山道,足有三千六百阶。殿主说了,只有在两个时辰内走完此道的人,才能正式算作武殿门下。”

    这王德顺一边说自己不算是武殿的人,一边又口口声声说“咱们武殿”,可见他对拜入武殿倒是抱有很强烈的愿景。

    “两个时辰,三千六百阶,对我等习武之人来说再轻松不过。看来武殿是要广收门徒了。”

    王德顺苦笑道:“王老哥千万不要这么以为,殿主已让人作了阵法,踏上剑道的人,一身内力是使不出来的。”

    “天下居然有如此奇阵?”

    “到时王老哥一试便知。”

    “嘿,我倒想试试……”

    这二人正说着,身后不知谁喊了一声:“未时到了!快开门!”

    果然,王德顺和其他守卫往边上站开了,真武轩的门也“吱呀”一声敞开来。

    “冲啊!”众人一并喊道。

    所有人都死命往里面挤去,卫寒只觉得自己好像被卷入了一道洪流之中,两只脚都腾到空中离了地,什么都不用做,就被这股人流自然而然的带进了真武轩之中。

    真武轩不大,卫寒进入后立马扫视了一圈。几个书架大抵分做了几类,主流是剑法、刀法,侧面则是拳法、枪法之类。大都是些三流武学,偶尔间杂了几本二流武功。

    与那些激动的不能自已的江湖人不同,得了“铁山峦意”的卫寒对这些武功兴趣缺缺。即便在前不久,他的“寒雨枪法”也只能算进二流中等。

    身后已有几人为了抢几本二流的秘籍,打成了一团。被武殿的杨清领着几名守卫丢了出去。

    他摇摇头,第一个走上了二楼。

    眼前倏然一亮。

    第二层的布置比起一楼还要简单许多,只有三个书架。

    每个书架中间都有一个阁间,用几近透明的釉瓷罩着,分别装了一本书册。

    从左到右,依次是“补天剑诀”,“铁山峦意”,“风信掌”。

    “风信掌!”

    卫寒急步上前,就差脸贴着瓷面了。心中讶道:这掌法当是西北一带,江湖人称“风信子”风无涯的独门掌法,怎么也会流入武殿之中。武殿殿主戚长空,果然手眼通天,让人看不出深浅。

    他站起身子,左右望了一眼,果然瞧不见“易筋经”。

    心中憾意一闪而逝,又马上火热起来:“我练了十几年枪法,转修‘补天剑诀’已不再适合。可如果能拿到这传闻中能开山裂石的‘风信掌’,配上‘铁山峦意’以及‘寒雨枪法’,三年一度的百晓生排行榜怎么可能没有我卫寒的大名。再者,一周之后剑道一开,我拜入武殿门下,只需十个月便能获取‘易筋经’……”

    这三旬大汉插着腰,站在二楼地面上仰天大笑起来。

    楼道上刚好有另外一人探出脑袋,准备上来,看到卫寒嘴边的哈喇子不禁吓了一跳,暗道:“这真武轩的二楼怎么会有个傻子站在这里。”

    警惕得望了卫寒一眼,双目扫了下距离自己最近的书架。

    “‘风信掌’?这是哪来的武功,没听说过,这真武轩不会弄些莫名其妙的功夫以次充好吧。”他嘴里嘟囔了几句,又往周边看去。

    “‘补天剑诀’,‘铁山峦意’!”

    这人瞳孔迅速放大,呆了半晌,也插着腰大笑起来:“哇哈哈哈,看来江湖上注定要多我这么一个武林高手了!”

    此时又有两人从楼道探出脑袋,看来卫寒与另一人一同仰天大笑,不禁对望一眼:“怎么会有两个神经病在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