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刀
字体: 16 + -

第一百四十五章 臣有事

    陈修平在叹声之后,随即问道:“那你有成音的消息?”

    祝千摇头道:“我追出去之后不久就跟丢了,我也不清楚那人到底是不是赵成音,不过那人很落魄,衣衫褴褛的样子倒没有一点冠军侯小侯爷的威风。”

    陈修平嗤笑一声,冠军侯?摇了摇头。

    冠军侯除了赵成音之外并无子嗣,而他竟然选择在赵成音成年礼之上发动造反,说明他心中对赵成音的父子之情很复杂。

    甚至可以说,他已经后悔当年一事。

    成了他被人利用的弱点。

    “不提这事,说说你以后的打算吧。”陈修平问道。

    祝千的神情黯淡下来,有些沮丧道:“我没有打算,这些年我一直在被人推着往前走,我根本就没有机会说出自己的想法,甚至不能说一个不字。”

    陈修平的目光冷了下来,道:“自以为是的读书人!”

    确实,周天元这些人读书人从不会认为自己有任何过错。

    他认为自己永远是对的,所以主上应该按照他的话来做。

    祝千明知道陈修平的话说的不好听,一时间也不知道拿什么来反驳。

    陈修平看出祝千不想对此事做任何评价,遂也不再提起。

    从腰上解下一块玉佩。

    玉佩成一个半弧形,从形状来看,似乎是残缺的,它完整的样子应该是一个圆形。

    然后将它递给祝千。

    “这是?”祝千不解问道。

    “你拿着它,就可以成功出京。”陈修平说道。

    祝千还想问什么,可陈修平挥手打断了她。

    “我想你身边的那个天澜应该是懂易容的,等会儿你让她将你易容成男子模样,再拿着这块残玉,肯定能出城。”陈修平说道。

    天澜从小不仅是当婢女培养,更是当做客栈的碟子在培养,易容这种本事是必备的。

    祝千似是想到了什么,疑惑道:“那你怎么办?”

    陈修平笑着回道:“陈肃已经入京了,你以为我还会有危险嘛?”

    话是这么说,但祝千还是有些不放心。

    陈修平又道:“放心吧,那些庙堂的人也就是嘴上叫得厉害,真要是对上了陈肃,能稳当当的站在大殿之上都算他们有本事了。”

    陈修平对陈肃的自信不是无的放矢,陈肃在庙堂的杀性可是出了名的。

    要不然赵露思的叔叔也不会因为说错了话,死在陈肃手里。

    而赵露思的叔叔可是朝廷命官(第二章提到过,怕你们忘了,再说一次)!

    祝千这才紧紧的将残缺的玉佩握住。

    陈修平见状,这才放心,他之前还担心祝千不肯收下。

    不过陈修平还是有意隐藏了残缺玉佩的来历。

    要真是告知祝千此玉的来历,祝千说不定还真会当场摔了。

    “现在还不是离开的时候,等到天亮之后,你才可以离开。”陈修平补充一句。

    祝千疑惑得看向他。

    “因为天亮之后,朝廷的早朝才会开始。”陈修平幽幽道。

    而后面还有一句话陈修平没有说。

    “今天陈肃也会上朝。”

    祝千看向陈修平,点点头,心中有说不出的信任。

    兴许是因为这么多年来的相知。

    现在离天亮还有一些时间。

    祝千与陈修平二人停下脚步,两人待在一个角落。

    靠着土墙壁,缓缓的蹲下。

    两人皆以蹲姿,安静了好久。

    祝千打破沉静,道:“以后你还会回京城嘛?”

    “也许吧。”陈修平道。

    陈修平的语气包含着无奈,他不喜欢京城这个地方,他在这个地方经历过太多的阴谋诡计。

    在京城,他活得很累。

    “那你呢?”陈修平反问道。

    “也许吧。”祝千说道。

    同样的一句回答,祝千的语气却是低落。

    陈修平能明白祝千的意思,她带着使命出生,自然也要带着使命去死,她今天最好的结果就是回京。

    带着大军攻入京城。

    随后两人谁也没有再说话,静静的等着天亮。

    天澜与陈紫很是识趣,一直离那两人很远,未曾打扰他们。

    ......

    凌晨,午门城楼上的鼓咚的一声。

    大臣们排好队伍。

    过了一会,响起了一声钟鸣。

    宫门渐渐开启。

    排好队的大臣们,依次进入宫门。

    行走途中,官员队列整齐,步履稳重,没有出现一丝偏差。

    因为一旦出现事故,会被于是记录下,听候处理。

    但今天的大臣队伍行进的有些快了。

    让后面的大臣有些摸不着头脑。

    特别是武官那一列。

    可大臣们紧紧跟着,谁也不敢将心中的疑惑说出。

    过了一道桥,百官叩首。

    然后百官进入大殿。

    接着便是太监的一声尖细嗓音:“皇上驾到。”

    “吾皇万岁万万岁。”百官再次叩首。

    皇帝坐在纯金打造的龙椅上,一挥长袖。

    睥睨之势顿显。

    可百官中一列之首,却有一人未曾跪下,只是微微躬身。

    这人显得很是刺眼,而此人双鬓斑白,身着蟒袍。

    显然是位王爷。

    皇帝脸上不悦的神情一闪而过,接着道:“众爱卿平身。”

    百官起身。

    这时百官才发现,自己站的位置与往日有了些许偏差。

    按理说在大殿上,每个大臣的位置都是固定好的。

    即使临时出现变动,也会有太监去知会他们。

    怎么今日突然出了变故。

    再说今天队列的行进速度也与往日不同。

    这好奇之下,众大臣下意识的往前探头观看。

    只见其中一队列之首那位虎背熊腰,后背蟒纹刺眼。

    那个朝服似乎在朝堂之上还从未见过。

    众大臣一时间也心中茫然。

    能站在百官之首的人并不多,庙堂也不过寥寥几人。

    辅国公算一位,不过辅国公不是在那一列呀。

    曾经的内阁首辅杨言之也算一位,不过也不是在那一列呀。

    到底是谁呢?

    面对千变一律的早朝,百官们已经默然,这突然出了意外,他们心中顿时如猫挠的一般痒痒。

    想要交头接耳一下,可又不敢。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太监尖着嗓子道。

    这是句惯话,但要是哪位大臣真把这事情给当真了,那就是失了智。

    所以不管有没有事,不管是什么事。

    每次早朝都会有人启奏。

    这时,百官准备好的腹稿还没派上用场。

    百官队首的那位虎背熊腰的蟒袍男人便抢先道。

    “臣有事。”